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圆桌对话实录 | 战新产业如何穿越周期,基业长青

0
分享至

9月28日,“聚势向新,共创未来”NEXWAVE2025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生态链接大会在深圳圆满收官。其中,圆桌对话环节大咖云集共话战新产业发展,精彩碰撞、干货满满,小新今天为您带来的是圆桌对话《战新产业如何穿越周期,基业长青》精彩内容。



论坛主持人:

吴宪战新会会长、沃特股份(002886)董事长

论坛嘉宾:

马蔚华深圳经济特区40年40人、战新会荣誉主席、招商银行原行长

叶 青深圳经济特区40年40人、建科院(300675)董事长

薄连明战新会监事长、深圳明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

崔俊锋深圳柏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创始人

李颖锐深圳翱翔锐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以下为圆桌论坛实录:

01



吴宪:很多时候企业家群体当中在聊,说我们深圳的企业家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是深圳的建设者和价值贡献者,特别我们台上有两位40年40人,见证和推动了深圳的整体的发展。

提到周期,大家现在可能都面临这样的过程。如果从朱格拉周期来讲,我们可能经过了3次或者4次周期,但是从康波周期来讲,我们可能还没有面临这个过程。据可靠的数据,在135年的跨度,全球范围内营收5千万美金到5亿美金区间的中型企业存活度为零。企业要通过5千万美金到5亿美金的区间,只有三个选择:第一,跨越这个周期的陷阱,超越这样的规模;第二,卖掉;第三,死掉。我想我们在座的企业家包括我都在这个过程中,所以今天把这个主题给大家讨论。

现在每一位可以用2分钟的时间,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及如何认识穿越周期这件事吗?



马蔚华:我们各个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都经历过周期,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周期和过去不一样。这个不一样有三点,第一个决定周期的力量,推动周期变化的力量发生变化,过去是供给和需求,然后加上政策调整,今天由于新的技术革命、全球化的结构、地缘政治,多种原因确定现在的周期和这过去不一样了。比如说产业链过去以效率为主,现在特别是西方强调安全,比如说产业链拉长了,但现在并没有断裂,税收壁垒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些都构成了我们新的推动周期的力量。

第二变化是企业的竞争模式发生深刻变化。过去我们叫增量的竞争,是扩张带动增量竞争。今天是科技创新带来的技术的竞争、智力的竞争、质量的竞争,特别是最近中央强调反内卷、扩大统一大市场,你再去靠低价竞争,已经没有市场

第三是调控,中央调控周期的方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过去是周期出来,用逆周期对冲的方法来平衡问题,今天叫跨周期的调节,预见性的管理,政策更需要有稳定性、预见性。



叶青:我理解这个周期这事,别焦虑,就像人总归会生老病死的,活着的时候就好好活着,老想着长生不老,最后就让自己很憋屈。我觉得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一个企业对社会、对时代有贡献、有价值,它一定能存在。不同的周期,实际上就是你的价值贡献变化。当下社会需要你有更多新的价值的时候,你跟不上,这个时候你就会被淘汰,所以遵循好真正存在的价值,才能有发展和未来存在的可能性,而不是说为周期、为跨越而跨越。所有的东西都是有规律的。

第二,我自己的想法,没有理论,没有验证过,仅供参考。我觉得现在的周期跟过去最大的不同是我们现在在文明的迭代期,是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过去的周期都是工业文明300年发展当中,在一个文明区间内的周期,所以它还有规律可循,它还可以有波段,可以去找寻。现在是文明的迭代,文明的迭代本质上就是人类发展到未来的时候,对于在地球生存的意义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那我们到了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时代的觉醒、平权,在这个周期里如果还想一股独大,还想多了还要多,要了还要要,老想做强做大,大概率过不了这个周期。它应该是一个平等的生命间的交流,包括企业跟企业之间,包括企业里的不同身份,从给任务、给指标,组织走向人的自驱力;合作伙伴甲乙方之间,从压榨供应商到携手的生态伙伴。对自然,把科技用来发现自然、索取自然的能力,变成敬畏自然,重新契约。

人和自然的契约经历了五个阶段:原始社会我们被自然契约,自然让我们活就让我们活;农业文明的时候是敬畏,我们敬天畏地,所以有那么多民俗让土地给我们产生种子。工业文明的时候,我们机械征服,种子、果子变成房子,到了资本后工业文明的时候就成了票子,我们就毁约,所以到生态文明的时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新契约、数字平权。所以用产生问题的思维方式去找解决答案,我们还想征服,还要通过规模产生而产生效益,那么我们就困在工业文明周期的低谷里面。心力的上升才能让我们不卷,到生态文明的时候其实是微而联,万物互联心相随,相亲相爱,一家人活着就好,才能永久。谢谢。



薄连明:我觉得我们每个人和每个企业都是活在周期里,谁都逃不过。我们最近了解很多企业家,现实的体感是不确定性越来越强,不仅仅是不确定性,而且都带有动荡性。这个动荡性到底怎么来的呢?早几年领导人就提出,我们现在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时听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我们还不太懂什么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两年以来我们感受是越来越深刻。现在从周期来讲,我觉得真的是全球三大周期叠加在了一起,而且叠加在一起之后还形成了共振的效应,所以让我们感觉动荡性越来越强。

这三大周期,一个是中美脱钩,这是政治周期,中美过去那种友好的时代,估计在我们这一生当中很难再看见了,这是第一大政治周期。第二我们经历过全球化的这个美好时刻,现在又是逆全球化的经济周期,现在考虑去出海,要在逆全球化的环境下考虑。第三,由 AI 的革命、智能革命所带来的技术周期,所以这三个周期叠加在一起,是至少在我们在座的有生之年、有生的世界里都没有遇见过的。

实际除了这三个周期之外,每个企业都不一样,每个企业又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自己要不属于刚刚发展期,要不就成熟期,要不属于衰退期。所以前个三个周期再叠加到自身的生命周期,这种震荡的效应比过往来的更加强烈。我们所说的穿越周期这个概念,严格意识来讲,宏观周期穿越不了,无论康波周期、产业周期我们都左右不了。我们左右的是什么呢?能左右的还是自己的生命周期,所以我自己的观点,穿越周期是在穿越自己的生命周期,只有以自己的确定性才能应对整个社会变化的不确定性。我觉得没有其他的办法,这是我的观点。



崔俊锋:柏垠生物2021年10月份成立的,从上海来到了深圳。我们的创始人钟超博士,是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研究所的副所长。我们能够起步这个企业,也是前期经过各方面的调研研究、实际考察后,认为深圳是最适合创新企业落地的,所以2021年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深圳。幸运的是2020年深圳这边也把合成生物产业政策,包括后续把合成生物定位未来产业的行业标杆,所以我们在过程中就是顺着政策的。

我们是属于AI加合成生物的一个创新平台,作为创新型初创企业,如果说从周期的角度来看,实际上属于刚刚起步的一个阶段,但是我们服务的这些客户,确实是一些相对来说非常卷的客户。

我们的客户消费品赛道的,有化妆品的客户,也有医疗的客户,也有食品端的客户,这些客户越到消费端越卷,实际上现在卷得有点近似于非常残酷的程度,但就是在这种环境里,作为初创型合成生物技术企业,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用我们创新和我们现有的传统客户结合起来,给我们和客户赋能,通过我们自己的创新技术手段,创新的分子和原料,给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

在以往这是不可想象的,在一个全球化工业的范围里面,一个初创型的企业,靠着创新的分子能够进入到全球化的行业头部,比如像欧莱雅、雀巢,想进入到他们工业体系是非常难的。但是在这个现状下,在逆全球化、在竞争越来越激烈情况下,我们能看到大家都要求思、求变、求突破,这时候作为一个弱小的初创型企业,我们的机会就来了,以往我们是不可能有这种机会参与到这个全球化的竞争里边的,所以我们认为我们能去穿越的唯一手段和方法就是坚定地扎根在这种创新沃土里边,依托国家的政策,对新兴产业、对未来产业的支持,锲而不舍地做好科技创新,做好人才的积累,把我们的核心团队建好,把我们的管线扎得更扎实,才能服务到我们全球化的行业头部客户,这样才能够真正穿越短暂的痛苦,给我们的客户带来更多的增值。



李颖锐:我是从西安来到深圳的,我们是西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这得益于最早深圳在我所从事这个行业有非常丰富的产业链配套,以及非常高的政府效率,以及营商环境和融资环境,所以我毅然决然地来到了深圳,同时我们西北工业大学在深圳还有一个深圳研究院,所以在深圳研究院以及南山政府的扶持下,我们到了这里。我的企业是做新一代的碲锌镉半导体辐射探测器。辐射探测器听起来非常小众,其实核探测、医疗影像这些都离不开辐射这个大概念。

谈到周期,我想讲的观点是我们这个项目原来在西北工业大学历史上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积淀,在20年前没有人知道放射性材料干什么用的,到了近几年,包括刚才提到的政治周期,这个材料突然就变成了一个非常稀缺的、非常有用潜力的材料。现在包括GPS这些都用这种材料去打造先进的设备。

作为最早从事这一行业的高校转化出来的企业,就是站在当前这个周期浪潮上的浪花,所以我们作为一个有历史积淀,并且年轻人在往前冲浪的一个角色,其实这两年来对我们的成长和挑战也非常多,我理解的第一个就是我们首先得先坐得了冷板凳,耐得住性子。在一个厚积薄发的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我们先把自己调整好,把企业调整好,去做一些迎风借风的事情,我们没有办法在一个短周期环境中很快创造一个新周期,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这个周期中顺利成长。就像那稻盛和夫原曾经讲过的一句话:企业的这第一使命就是要生存。我们现在阶段不应该追求利润。

02

吴宪:想问一下马行长,作为金融方面的大专家,从资本的角度您怎么样去看待如何给战新产业输血,如何理解耐心资本?

马蔚华:资本这个词现在很时尚,从金融的角度,耐心资本就是一种追求长期价值的投资资本形式。但是耐心资本不仅仅是长期持有,有两个方面:第一个耐心资本应该是对企业、产业的认知,耐心资本投哪个产业,是对产业的深刻认知和对价值判断的一种战略陪伴,长期陪伴。陪伴的基础是懂得这个产业的前景,懂得价值判断;第二个是基于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价值创造长期的赋能,这个叫耐心资本。耐心资本本质上是长期资本,是一种价值资本,是一种责任资本。因为说它是责任资本,必须先从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ESG 这方面考量。它不追求短期利益、风头效应、风口效应,追求长期效应。

那么对于战新企业,我觉得耐心资本是最有意义的。战新企业一般来说是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特别是在低周期的时候,可能面临资金的问题,风险很大。只有耐心资本才能认识你,才能对你的长期价值判断,对你的产业规律有认识,对你产业的未来有信心,这样他能在逆周期支持你,避免你科技创新没有形成的时候夭折,也避免在商业的动荡里你失去资金的支持,所以从这个角度耐心资本是支持战新产业的强有力的力量。

吴宪:想请叶院长讲一讲,刚才你说天道也好,还是绿色建筑也好,因为在顺周期的时候,我们可能有很多的想法,我们有很多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因为现在叶院长建筑设计大师,跟建筑相关的产业近两年也发生了很多问题,我们讲一个产业它是否发展得好,可能有50%是选赛道,可能这个赛道决定了你的50%,30%是宏观环境,20%是企业内部战略和企业自我健康管理。所以在生态当中,在今天这个时段,叶院长您的绿色建筑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您又怎么样恪守理念继续前行呢?

叶青:很多人误解绿色建筑是高成本的,所以过去周期利润多时是锦上添花,今天成本控制很重要,所以是不是干不成了?绿色建筑和传统工业文明的建筑、建造方式,本质是价值观的差别,是把钱花哪儿,用什么样的价值观来做建筑。人类从自然界获得资源的50%产生50%的废弃物,全部是因为城市建设活动,以每天75个物种灭绝为代价,碳排放量高居不下,都跟我们建筑城市化非常有关。

所以过去我们的建筑是大规模、快周转,然后就千城一面、千楼一面,其实建筑是城市的山,我们看山哪里有两座山一模一样,世界上两片叶子都没有一模一样的,为什么我们楼都会一样呢?把它当成冷冰冰的禁锢人的机器,变成居住的机器,割裂了跟自然之间的关系,然后用空调、采暖、人工采光来创造一个室内环境。但是我们人对于自然界的认知其实远远没有达到全部,我们可能用人工环境获得合适的温湿度,但是你永远造不出空气中的微生物种群,它只有自然风里才可能有,只有土地里面才会有。过去背井离乡为什么要拿一抔土?实际上他就是到异乡之后,他用这个土泡水喝,重塑体内的微生物种群。

我们把建筑当成财富的标志、身份的象征,把它变成了房子,变成了票子,当做金融工具来交易,而不是用来住的。黄金用来交易,但它从来没办法吃,危难时候你还是要粮食、水,而不是黄金。所以建筑在现在这个时期,实际上它是冷静下来,归属它原来的属性——人住的。

绿色建筑是用最少的资源、对环境最少的影响,创造对人更健康的高质量建筑。它是新系统、新观念、新价值观。新系统算法不同,模拟机变成智能手机,你还用自模拟机的思路说,不就是接个电话吗?不就是收个短信吗?它是不一样的。绿色建筑跟人的连接,人和自然的连接,还有数字化时代,万物互联,建筑会成为生命的充电宝,城市电网的组成部分,甚至是都市农业,它能够产粮食、产蔬菜,40分钟新鲜蔬菜、水果到口中,15分钟生活圈是新的生活方式的标志。

北上广深的白领平均路上通勤时间 2.7 小时,钟摆式的这种交通,然后建筑里面明明我们跟自然的接洽是有机会的,我们却是开着空调在跑步机上跑步,却不愿意在公园里走路等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应该是会更便宜的,因为我们是更少的使用资源,但是为什么今天会贵?它就是一个产业,它该减的地方没减,拼命做加法,我们不断的加设备、加材料,玻璃幕墙没取消,我们再加个太阳能板,再弄个电池就更贵了。所以它本质是思想的变化,把精力、金钱放到什么什么地方。

吴宪:薄老师您做过很多企业的咨询,这些企业可能都在各个周期的不同阶段,我想听听您在帮助企业穿越周期的过程当中,觉得普遍性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跟大家分析分享一下,谢谢。

薄连明:现在接触的企业家坦率讲都比较焦虑,这个时代不焦虑的人比较稀有,为什么焦虑呢?大致来讲我认为都焦虑增长,今年的收入不增长了,利润不增长了,市场规模不扩大了等等。所以做企业来讲不增长就死,增长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就像骑自行车一样,骑起来哪怕快它不会倒,如果一旦停下来就不太稳。

但是在企业中我还发现一个现象,增长的来源到底是什么样的?是市场机会给你的,还是自身能力所带来的?所以在我的观念当中,我认为增长不代表成长,只有成长了才有可能支撑起持续增长

增长是果,成长是因。为什么同样的环境,人家企业做的还是挺好?大环境都一样,都在这种周期里,都在这个行业当中,为什么人家发展好,我就没发展好?是因为人家在成长,支撑了增长,所以我觉得与其焦虑增长,不如把功夫放在成长上来。增长是果,成长是因,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我觉得战新产业既然定义成战新产业,一定跟别的产业有它本质的区别。我不断地呼吁战新产业的企业家们要坚持好三大主义,第一个叫价值主义,你要满足别人没有满足的需求,不是从竞争出发,别人做的好,我比他做的更好,那叫竞争,不叫价值主义。价值主义是什么呢?满足别人没有满足的需求。第二,要坚持技术。我不反对商业模式创新,但是技术主义是我们大湾区战新企业有别于其他靠商业模式创新企业的本质区别,我们敢于领导创新技术。第三,长期主义,不能太短期,要敢于坐十年冷板凳,深圳市战新产业经常有这种企业,十年不冒头,十年冷板凳,突然一冒头,你发现这家企业存在 10 年了。这十年干什么去了?都在长期主义,都在潜伏,都在积累研发,我觉得作为战新企业,价值主义、技术主义、长期主义三大主义是我给企业的一些建议。

吴宪:想问一下崔总,您在合成生物,我们听到很多的专家都说这个好像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但是确实特别重要,像我也是搞材料的,做了将近30年,我们也希望如何用我们大自然当中的材料来取代我们原有的石化基材料,这是一个方向,但是您怎样去解决当下的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问题。刚才我们提到了耐心资本,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耐心资本,最终还是需要创业者的战略定力。对此你是怎么去解决的?谢谢。

崔俊锋:我们说合成生物在干什么?现在有的时候过分被夸大,也会被曲解,但确实合成生物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已经诞生了一些非常好的案例和企业,像一些石化基的材料,我们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法,通过菌株改造的方法实现它的工业化生产。之前是动物来源或者植物来源的,需要种植、提取,需要污染环境、浪费大量资源,现在可以通过菌株的改造,通过细胞工厂实现生产,例子已经越来越多。

我觉得作为初创的高科技企业,本身自己要有耐心,要有定力,要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这样你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耐心资本。这个对很多创始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考验,你有没有想好要做的事情,并且矢志不移的、坚定不移地相信一定能做好,这方面的初心就一直不能去变,你才能真正找到耐心资本、耐心的合伙人。

第二点我们说耐心在于哪?耐心在于客户本身,中国很多企业往往会说,哎呀,做欧美的大客户太难了,三五年的时间有可能才能做下来。确实是,为什么这样子?因为它对于一个东西的认知,有他的高标准要求,你这种认知以往如果只是做下游供应的时候,那你的可替代性很强,但是我们能提供的什么,是一个高价值的,能够给他带来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

比如说我们做一些创新的分子,这种分子有可能商业化了,但是我们这种创新的分子作为最基础的原料,最终的成品里面能够实现产品价值成十倍、百倍放大的话,那就是我们创新科技企业能够提供的价值,也会找到合适的认可这种价值的客户。

吴宪:请李总简单说一下,您这个企业的核心价值点是什么?

李颖锐:核心价值点就是我们希望把中国碲锌镉材料核辐射探测器做到国际先进的头部品牌,然后赋能于中国广大的核电系统、核医学系统以及医疗影像系统。对于我们公司如何去平衡生存和压力呢?简单说就两条,一个是短打快拳。我们基础壁垒稍低的、成熟的、能快速到市场的,我们先打一仗,形成市场的认知。第二个是慢拉长弓,这个弓拉的越耐心越有劲,后面给我们的一个力量就越大,所以现在我们积极在借风,和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共同把这个高端系列以大家集体的力量打造出来。

03

吴宪:

最后每个人用一句话来提一下,对我们战新会有什么期待?我们战新会能为大家做哪些事情?

李颖锐:

振兴企业,我认为就是敢闯敢干、敢长期,守正出奇。

崔俊锋:

我们合成生物是属于未来产业,我们的发展的下一步也就是希望成为战新的产业的一员,所以我觉得作为战新会在这边扮演的角色就是能够更好地帮助像我们这种未来产业的一员,能够走向崭新产业的下一步,同时能够更加助力我们走向更大的社会价值的认可。

薄连明:

我觉得尤其做我们战新产业来讲,只有生态性发展,才有可能健康发展,才有可能长远发展。所以这个战新会来讲是一个生态链接的平台,我也希望大家借助这个战新会的平台,在这个生态当中都找到自己合适的生态位。

叶青:

最有爱的地方,心与心相连,手与手相接,然后跨界融合,突破认知。未来是认知的竞争,没有人可以超越认知。

马蔚华:

面对我们现在新的周期,要有跨越周期的战略眼光,坚守产业的战略定力,紧跟时代的科技创新,战胜逆境的组织韧性和具有长期主义的价值取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战新会
战新会
架桥梁,配资源,办实事
75文章数 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