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突然抛出一句话:“是中国逼我的。”
这句话一出口,不仅让采访现场气氛一度凝固,也让外界重新聚焦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几乎同时,美国主流媒体又开始炒作,说中国周边已经有两艘美军航母到位,渲染出一副山雨欲来的架势。
眼看11月1日的关税大限越来越近,特朗普这番话到底是实情,还是一场政治表演?而美军的航母又是不是真的在预示一场更大的动作?整件事背后,其实并没有那么神秘,但也绝不简单。
![]()
特朗普的压力
实际上这次采访,记者提到了全球都很关注的一个点,那就是即将到来的关税提升,他要问问特朗普是否真打算给中国关税加到100%,但特朗普的回答并没有明确承诺什么,而是先说“这事持续不了太久”,然后话锋一转,把责任推给中国,说“是他们逼的”。
能看的出来,现在特朗普现在是“又怂又嘴硬”,不过仔细分析来看,恰恰是这种态度,让外界难以看透特朗普到底在打什么牌。
他知道自己这次推出来的关税政策争议极大,不仅国内经济界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响,连不少共和党内部的人也开始犹豫。而他本人也清楚,这样的强硬政策如果真落地,影响最大的,其实是美国消费者和企业。
![]()
从现在美国部分民众对特朗普的不满意情绪来看,特朗普这时候需要一个“外部敌人”来转移注意力。经济不好怪中国,物价上涨怪中国,工作机会减少也能怪中国,这样一来,他就能把自己的政策风险往外推。
说到底,这种“甩锅”方式,是他一贯的做法。这次他说“是中国逼的”,不外乎是想告诉美国人:我的政策没问题,美国不能“再次伟大”,要怪就怪中国。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并没有在近期释放出什么特别激进的贸易信号,反倒是美方一直在不断加压。从关税威胁到技术封锁,节奏一个接一个。特朗普说“是被逼的”,更多像是一种掩饰:他知道这政策未必真能落地,但话必须得说出来,姿态必须得摆出来。
![]()
航母出现在中国周边,美媒炒作又来了
就在特朗普话音刚落,美国媒体又开始发力了,在接下来的报道中指出,目前已有两艘美军航母进入中国周边海域,其中“华盛顿”号原本部署在中东,现在转向印太,而“尼米兹”号则据称早已在相关水域活动。
这条消息一出,立刻被不少西方媒体当作“中美局势升级”的证据,渲染得像是战争随时可能爆发。但真正了解美军部署节奏的人都知道,这种航母调动其实并不罕见。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一直都很密集,航母轮换部署属于常规动作,不是突发情况。
更重要的是,美军并没有宣布任何战备升级的信号。没有公开演训通知,没有战斗编队集结,也没有调动空军配合。这说明,这次航母的调动更多是象征性的,是一种“存在感表达”,而不是实质性威慑。
![]()
值得一提的是,中美之间的军事沟通机制并未中断。即使双方在多个海域存在摩擦,但高层之间的热线通话、沟通渠道一直保持开放。这说明,尽管表面上看起来紧张,但双方都在刻意避免擦枪走火。
所以,美媒这波炒作说白了就是老套路。每当中美关系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把正常的军事活动放大,制造一种“危机感”,既能吸引点击量,也能给国内政治加点戏剧化成分。而对懂门道的人来说,这种“热闹”看过就好,别太当真。
![]()
经济脱钩喊得响,现实操作却很谨慎
特朗普的这波操作,其实和他过去几年的做法一脉相承。关税、技术封锁、供应链调整,全都围着一个目标转:让美国在对华关系中占上风。他试图通过不断加压,让中国在贸易谈判中让步,甚至希望借此重塑全球产业链。
但现实却并没有完全按照他的设想走。
比如这次加征关税的计划,一开始就遭到不少美企的反对。从制造业到零售,从科技公司到农业出口商,都在担心这会带来新一轮成本上涨和市场流失。尤其是一些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企业,已经连续几个季度出现营收下滑。
![]()
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也多次对外释放出“不会与中国完全脱钩”的信号,强调两国经济联系的复杂性。这种说法虽然听起来有些矛盾,但其实代表了美国内部的两种态度:政治上要硬,经济上要稳。特朗普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嘴上喊得很凶,实际动作却小心翼翼。
他现在的做法,是一边用强硬话术对外释放压力,一边为自己留下转圜余地。如果中国在某个时间点释放出愿意谈判的信号,他就可以说“我的策略奏效了”;如果中国不表态,他也有理由继续施压,说“我已经尽力了”。
说到底,这种“半推半打”的策略,其实是特朗普风格的一种延续。他不是想真打破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而是想用这些手段逼出更多的谈判筹码。只不过,这种策略的代价越来越高,效果却越来越有限。
![]()
中美关系拉锯升级,但底线依旧存在
从今年年初到现在,中美之间的互动虽然不断出现摩擦,但整体上还是维持在“有冲突、无摊牌”的状态里。这种状态很微妙,既说明两国之间确实存在深层次的矛盾,也说明双方都还没准备好彻底摊牌。
特朗普这次抛出“是中国逼的”,看似是情绪化发言,其实是他为下一步谈判制造舆论铺垫。他知道,这种言论可以为政策找借口,也能为自己留后路。如果中国做出回应,他有理由说“看,他们怕了”;如果中国不理会,他也可以说“他们不配合,我只能加码”。
而美媒的炒作,则进一步放大了这种氛围。航母的出现、军事的紧张、外交的冷淡,都是在营造一种“中美彻底翻脸”的印象。但这种印象并不等于现实。从双方的实际操作来看,沟通还在继续,底线仍在维持。
![]()
中美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可避免,但是否真的会走向全面对抗,还远未定论。关键在于,两国都清楚,一旦彻底撕破脸,代价将非常高昂。对中国来说,这是稳定发展的外部压力;对美国来说,这是国内经济和全球形象的双重风险。
所以我们看到,哪怕表面上剑拔弩张,实质上还是在控制节奏。包括这次航母部署,也是在“可控范围内”的动作,既能满足内需,也不会真正触碰对手红线。
信息来源:中美刚定下谈判时间,美军双航母突然前压,直接开到了中国家门口——新浪财经2025-10-19 19:4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