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娃
![]()
杨绛先生说:“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烦恼是用自己的过失来折磨自己,后悔是用无奈的往事来摧残自己,失意是用自制的牢房来禁锢自己,所以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及时放下。”
人要学会翻篇,不依不饶是画地为牢,要学会放下,关上过去的大门,过好当下和未来的每一天。
想想看,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常常陷入这样的困境:别人一句无心的话,能让我们耿耿于怀好几天;自己一次小小的失误,会反复在脑海中重演;过去无法改变的决定,成了心中永远的刺;对未来的过度担忧,让我们画地为牢。
这些负累,看似来自外界,实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发怒,是最得不偿失的情绪消耗
当别人做错了事,我们勃然大怒,仿佛这样就能惩罚对方。可真相是,那个犯错的人或许早已忘却,唯独我们自己在愤怒的火焰中备受煎熬。
夜深人静时,你因他人的过错而辗转反侧,对方却安然入睡。这样的愤怒,伤的到底是谁?
愤怒来时,不妨深吸一口气,问问自己:三年后,这件事还重要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又何必让它占据此刻的内心?
烦恼,是自己织就的蛛网
我们都曾为自身的过失烦恼不已——说错的话、做错的事、错过的人。这种自我折磨不会让事情变得更好,只会让心灵蒙上更厚的尘埃。
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待过失的态度。
若能从中吸取教训,过失便是成长的阶梯;若一味沉溺在烦恼中,它就会成为前进的绊脚石。
后悔,是对过去的无尽索取
往事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可我们总希望从过去索取不同的结果。这种奢求,让我们不断用“如果当初”来折磨自己。殊不知,生命是一条单行道,没有回头路可走。
你当时做的决定,已经是那个情境下你能做的最好选择。以今日之明,断昨日之事,本就不公平。与其在后悔中消耗当下,不如接纳过去,与曾经的自己和解。
失意,是自制的牢房
人生难免有低谷,但失意久了,就会变成自己建造的牢房。我们在里面自怜自艾,把暂时的挫折当作永恒的定局。
可你忘了,这牢房的钥匙,始终握在你自己手中。推开门,外面阳光依旧。失意不过是生命中的一个季节,寒冬过后,必有春天。
老子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里的“损”,何尝不是一种放下的功夫?我们要减去的,不仅是外在的执着,更是内心的负累。
放下,不是懦弱的逃避,而是勇敢地认清真相后的释然;不是不负责任,而是明白有些事强求不得的智慧。
如何放下?
首先,学会宽恕。宽恕别人,也宽恕自己。别人的错误,不值得你用余生来计较;自己的过失,允许其发生并从中成长。
其次,活在当下。过去已逝,未来未至,唯一真实的是眼前的这一刻。专注于此时此刻,你就没有多余的心力去承载过去的包袱。
最后,练习转念。任何事情都有两面,试着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失去的同时也在获得,结束的同时也是开始。
人生路上,我们都需要定期清理内心的行囊。丢掉那些发怒、烦恼、后悔和失意,才能轻装上阵,走得更远。
真正的聪明人,不是没有负面情绪,而是懂得适时放下。因为他们知道,心若被困,天下处处是牢笼;心若安处,柴米油盐皆是诗。
愿你我在纷扰的世间,都能修炼一颗懂得放下的心,于繁华中守得自在,于寂静中生出欢喜。
这一生,我们最终要学会的,无非是:与过去和解,与当下共处,与未来相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