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两月,两类人或将“集中返乡”,原因现实请早做准备
火车站的广播刚报完开往县城的车次,候车厅里就多了些拎着帆布大包的身影——有的包里塞着叠得整齐的工装,有的装着给孩子带的文具,裤脚还沾着没洗干净的水泥印。工地宿舍的铁架床渐渐空了,餐馆后厨的灶台少了熟悉的忙碌,就连老乡群里都开始刷屏“谁买了11月中旬的票?搭个伴”。离春节明明还有俩月,这股“提前返乡潮”却悄悄起了头。打听下来才知道,主要是两类打工人在收拾行囊,背后的原因既有行业规律推着,也有现实需求牵着,还藏着不少官方政策的“隐形支持”,早摸清门道才能少走弯路。
![]()
一、哪两类人在提前返乡?行业特性藏答案
这波集中返乡的人群,可不是随便凑的,全是跟着行业节奏走的“熟面孔”,一类在工地干活,一类在餐馆超市打拼。
第一类是工程建筑类打工人,比如钢筋工、木工、外墙施工员。他们返乡可不是“偷懒”,是天太冷没法干活了。住建部早有规定,北方地区低于-5℃时,室外混凝土、抹灰等作业必须停工,这就是行里说的“冬歇期”。像北京、天津、山东这些地方,11月中旬就有工地陆续清场,今年有了电子围栏监测系统,违规施工一抓一个准,工地更不敢拖沓。人社部调研显示,近60%的工程类农民工会选在工地停工后立刻返乡,不会硬等春节前的高峰。
第二类是餐饮零售类打工人,服务员、收银员、导购占了大半。他们提前走,是撞上了行业“过渡淡季”。中国烹饪协会的数据显示,12月全国餐饮门店的用工需求会下降15%-20%,不少老板干脆“弹性放假”,让员工早走早回。刚过了双11,春节还没到,大家出门消费的少了,店里活儿不忙,再加上老家催着“回来腌腊肉、灌香肠”,自然就动了返乡的心思。
二、为啥非在这俩月走?政策、现实全凑齐了
提前俩月返乡,看似“不赶趟”,实则全是精打细算的现实考量,还藏着政策给的“便利buff”。
先说政策托底给了底气。交通运输部每年11月底就会启动“春运前期保障”,加开返乡专列、开通农民工包车,去年还联合人社部搞“点对点”运输服务,直接把人从工地送到家门口。对建筑工人来说,政策还管着“钱袋子”——停工1个月内要全额发工资,超1个月的按当地低保标准给补助,比如沈阳就给到1480元/月,不用怕欠薪没法回家。
再算现实账太划算。建筑工人早走能避开春运:春运前20天是购票高峰,火车票抢破头,提前走不仅车票好买,火车还不挤,到家还能帮着收冬菜、修农具。餐饮零售的打工人更精明,12月走正好赶在老家“囤年”的节点,既能帮家里办年货,又能躲开春节前的运输高峰,省下来的路费都能给老人买件新衣服。
还有个隐性原因:家乡的机会多了。现在各地都在搞“归雁工程”,四川就靠着创业扶持政策,回引了4.96万名农民工返乡,新增产值91.9亿元,还办招聘会提供6000多个岗位 。不少人提前回去,是想趁着农闲考察项目,毕竟国家给了1593亿乡村振兴衔接补助资金,重点支持农村电商、文旅这些新产业,早下手早占坑。
三、提前返乡有啥影响?个人、家乡都有变化
这波“早归潮”不光改变了打工人的行程,对老家的节奏也有不小影响,既有甜头也得提前准备。
对个人来说,省钱又省心。春运时一张硬座票可能要加价买,提前走不仅票价便宜,还能少受奔波罪。建筑工人老李算了笔账:“提前一个月走,火车票省200多,在城里租房、吃饭每天省50,里外里多剩小一千,够给孙子买个平板电脑了。”更关键的是能避开“年后找工难”,四川、河南等地的人社部门会在12月搞“返乡人才对接会”,提前回去能先挑岗位 。
对家乡来说,活力和压力一起到。好的是,返乡潮带旺了乡镇消费,超市的年货、农资店的种子都卖得快了,还能补上本地的用工缺口——不少乡村企业就等着这批有经验的工人回来干活。但也有“小麻烦”:短时间回来的人多,镇上的住宿、菜市场供应可能紧张,家里的老房子也得提前收拾,不然住得不舒服。
四、早做准备不慌神?个人、家乡都有“攻略”
不管是要返乡的人,还是在家等亲人的家属,提前做好准备,才能让这趟“早归之旅”更顺畅。
对返乡人:3件事必须提前办
1. 算清工资再动身:跟老板核对好工资、加班费,确认“冬歇期补助”到账时间,要是有欠薪情况,直接打12333投诉,人社部门会介入督办。
2. 查好政策领福利:想创业的先查当地补贴,四川、浙江都有返乡创业贴息贷款,商务部还在培育农村电商直播基地,符合条件能领启动资金 ;想找工作的,在“人社服务平台”APP上填好求职意向,老家的招聘会信息会主动推过来。
3. 备好物资少折腾:带老人常用的药、孩子的学习资料,提前跟家里说清返程时间,让家属帮忙通通风、晒晒被子,要是打算住久点,可提前网购些生活用品寄回家。
对家乡和家属:2点要提前安排
1. 盯紧“衣食住行”:家属提前去镇上菜市场问清楚供货情况,要是人多不够买,可联系商贩预留;村里可组织志愿者帮独居老人收拾房屋,对接卫生院做好健康问诊准备。
2. 用好“人才资源”:村两委可以趁这俩月开“乡情恳谈会”,问问返乡人有啥创业想法,对接县里的“乡村振兴项目库”,把在外的技术、资源引到村里来 。
说到底,这波提前返乡潮,是打工人跟着行业走、跟着政策动的聪明选择,不是“被迫无奈”,而是“主动规划”。不管是收拾行囊的游子,还是在家等候的亲人,提前备好、想透,就能让这两个月的相聚更踏实,也能为来年的日子攒下好底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