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2日,感恩节。
著名艺术家韩美林邀请11位中央美术学院的老教授,来家中一聚。
其中,年龄最小的81岁,还比韩美林小一岁,最大的已有99岁,是韩美林的恩师周令钊。
聚会上讲起青葱岁月的记忆,82岁的韩美林突然情难自已,扑通跪下,给周令钊连磕三个响头。
他还将自己曾获得的奖牌,挂在周令钊脖子上,“周老师,这些荣誉都是属于您的!”
![]()
(82岁韩美林跪谢99岁恩师周令钊)
![]()
韩美林不止一次说过,周令钊影响了他一辈子,这也不是他第一次给周令钊下跪。
他与周令钊的师生情,还得追溯到1955年,19岁的韩美林刚考入中央美术学院。
在考上央美之前,他只上过三个月初中,他知道人不可一步登天,所以他当时本准备先试水央美附中,之后再冲刺中央美院。
结果,中央美术学院教务长庞薰琹看到韩美林的作品,让他别浪费时间,直接报考中央美院,“这么好的苗子别错过了。”
周令钊当时就是他的班主任,也是水墨课老师。
师生俩的入学之路,说来有些异曲同工之处,周令钊的初中也是空白的,小学毕业后他跳过初中,直接考华中美专。
在韩美林即将出生,16岁的周令钊参加了武昌艺专的补考。
刚画完一幅头像写生,前来巡视的唐校长瞄了一眼,说不用再考了,当场录取了他。
![]()
(前排右三是17岁周令钊、左一是校长唐义精)
在韩美林考上中央美院的年纪,周令钊已经参加了著名黄鹤楼壁画《全民抗战》的绘制。
这是是抗战以来第一幅大画,长50米,高10米,因为大,创作难度也更大。
当时,19岁的周令钊每天要被悬在半空中,耍杂技似的攀着木梯子作画,一手拿颜料盘,一手画。
画完这处,就要荡着梯子去另一处,没做任何安全措施,玩的就是心跳。
站在脚手架的同时,中途尚能上下走动,喝口水上个厕所,周令钊不能,一挂就是一整天。
8月的武汉简直要把人的真身晒出来,周令钊一口水没喝,顶着烈日洗澡,不远处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像在给他作画配乐,他越画越起劲。
周令钊没有惧怕这场烈日的炙烤,墙壁上的数十万民众也不怕。
烈日似乎又为他们手上的火炬添了把火,冼星海唱着《太行山上》,与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交相辉映,合力粉碎了炮火声、爆炸声。
![]()
可惜的是,这幅波澜壮阔的画,最后只保存了一个月。
一个月后,日寇攻占武汉,黄鹤楼下的这幅画也在硝烟中化为乌有,敌人费了很大的劲儿,才把这幅画全部销毁。
画难毁,人更难摧毁,中国人的精神更是坚不可摧。
与当时许多画家选择一样,从那之后周令钊也踏上了作画宣传抗日的路。
参加抗敌画会,为焦菊隐导演的进步剧目画海报、设计舞美,还加入了叶浅予、张乐平的“漫画宣传队”,他负责舞美和广告设计,还去滇缅慰问中国远征军。
能者多劳,这句话在周令钊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
1949年,距离开国大典还有20天,周令钊被委以重任,负责天安门广场上的主席画像。
当时,周令钊刚结婚三个月,婚礼还是在徐悲鸿的家里举行的。
徐悲鸿不仅出场地,自己担任证婚人,还亲手创作《双马图》祝福二位新人。
接到任务,周令钊连忙带着新婚妻子陈若菊一同上场,他们俩每天自带馒头咸菜,拎着暖水壶上去天安门,早上出发,披星戴月下来。
终于赶在开国大典前完成了,结果第二天就要大典,大半夜周令钊又被喊起来了。
领导觉得,画像底下的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不加更好,到时候挂上去,距离远又看不见,远看蚂蚁般大小,反而不太庄重肃穆。
![]()
当时,周令钊住在五老胡同,再次披星戴月爬上天安门,又再次趴在梯子上,在天安门半空中摇摇晃晃忙活。
梯子很软,城门洞又是镂空的,稍有不慎,周令钊很容易踩空,危险系数比他19岁黄鹤楼作画还高。
但他的心很热,热到可以让他忘记脚下的危险,“我们都很兴奋,非常愿意为一个新的中国去做事情。”
等他把那五个大字遮掩妥帖,天都亮透了。
他当时一夜没合眼,就站在广场东侧,听着那一声嘹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响起,礼炮冲天响,国旗迎风抖落百年尘埃,周令钊的泪突然砸在衣襟上。
明明他才30岁,可当时他流下的泪,却是衰老的,也是,这一颗颗承载着无数年轻烈士生命的眼泪,又怎么可能不衰老呢?
![]()
开国大典刚过,周令钊再次收到任务,与张仃、张光宇,和梁思成带领的清华大学小组一起,设计国徽。
国徽原本的版本,上面只有一颗星,是周令钊提出,最好与国旗的五颗星保持一致。
国徽过后,人民币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的设计工作,又落到了周令钊头上。
![]()
这份工作必须保密,周令钊连妻子都不能告诉,刚接到任务不久,他就被秘密送进印钞厂,一个星期只能回一次家。
有时候,周令钊甚至把这少得可怜的一次回家机会,用去逛故宫、颐和园,到处寻找人民币设计灵感。
当时受限于印钞设备,在设计第二套时,还得交由苏联去印制。
但对方处处设防,周令钊一行人过去,连他们的车间都进不去,印刷出了问题,中间沟通都够扯皮个把回了。
从第三套开始,国家干脆把印刷权拿了回来,面值设计、印刷等环节,从头到尾都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人民币的设计,对无数国人来说至关重要,但这,只是周令钊众多惊艳之举中的一项。
![]()
1958年,周令钊在人民大会堂穹顶设计的点睛之见,让当时还是学生的韩美林大开眼界。
那时,人民大会堂建设开工,但吊灯承重的问题成了重中之重,周总理为此组织了“诸葛亮会”,召集大家一同商量。
结果,谁能想到,人还没到齐,问题立马就解决了……
当时,周令钊和学生先到,韩美林也是其中一员,他回忆,周令钊老师只问了周总理一个问题:今天要开什么会?
周总理刚说完,周令钊就有想法了,提笔就在纸的中间画了颗五角星,以其为圆心层层向外辐射,瞬间勾勒出穹顶的脉络。
![]()
周总理拿过来看了看,就把这张纸揣兜里,大手一挥说,“可以了,告诉他们不用来了,散会!”
其他还没到场的“诸葛们”,懵逼地来,又懵逼地回去,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亲眼目睹全过程的韩美林,就暗下决心,以后也要成为像周令钊老师一样厉害的人。
“也正是这个想法,让我在日后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故时能够坚持、再坚持!”
而周令钊的厉害,远超常人难以想象的境界。
据不完全统计,周令钊建国以来参与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大会堂的大礼堂设计、开国三大勋章设计、共青团团旗设计、少先队队旗设计、第二、三、四套人民币设计、五一国际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的群众游行大军形象设计、国家邮票的设计......
也难怪女儿周容说,儿时父亲留给她的,永远是忙碌的背影,只有他的祖国和学生能看见他的正面,“他太忙太忙了。”
![]()
周令钊被誉为“国家形象设计师”,相当于门面担当。
但实在太多了,很少人能知道他全部成就,连他的女儿周容,都只能知其七八,甚至周令钊自己,也没法参透所有。
周容说:“父亲到底设计创作过多少艺术作品,他自己都没有概念,也从来没有统计过,以至于只有再见时才能想起。”
她曾经跟父亲一起在长沙街头走着,突然周令钊指了路边商铺招牌的“中茶”标志,说那是他的设计。
周容吓了一跳,她当时已是清华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的教授,上课多次拿着这个标识作为范本,但她从未想过,这可能是父亲的杰作。
![]()
黄永玉曾说:“他(周令钊)搞了许多重大的事情,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从不张扬。如果换成有的人,能参与其中任何一项,都可以‘吹嘘’一辈子了。”
而周令钊不语,始终如一座沉默的山峰,藏起自己的锋芒,甘愿为日月星辰作陪,静立于时代的光晕里。
他很抗拒别人称他为“艺术家”,什么大师、泰斗,这种帽子他更是敬而远之,他始终坚持自己只是教员、是老师,仅此而已。
2011年,周令钊默默地将自己60多年80幅作品捐献给中国美术馆。
这一年,周令钊生平第一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展,92岁的他,豪情壮志道,“我才92岁,来日方长!”
他谦虚地说:
“国家、人民养育了我的一生,草木也会成为有用之才,在我这棵树上的年轮,有过曲折,有过艰辛,好在有坚强的生命力。
身处盛世,国家昌盛,人民幸福,我还要为美化国家,美化人民生活,继续工作。”
![]()
从19岁开始,到104岁结束,周令钊这条为国家奉献自我的路,走了85年。
对于父亲的长寿,女儿周容透露,这可能与他的作息习惯有很大关系。
周令钊95岁之前,每晚不到十点就睡了,后来脑缺血,八点就已经在床上了,每天还能写写大字。
不良习惯一概不碰,不抽烟不喝酒,但茶是一定要喝的,偶尔听听音乐,出趟小远门。
除了这些,周容还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亲从不怨怼人生。
她跟在父亲身边,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
“要想过幸福的生活,自己要作出贡献才行,自己要努力才行。要高高兴兴的工作,不怨天尤人,你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不向境遇低头,也不对命运蹙眉,怨天者无志,怨人者心穷。
勿以有限的身体,去供养无尽的愁苦,知足常乐,尽人事听天命。
如此,便是幸福最本真的模样。
参考资料:
1、中国艺术报|中国艺术设计大师周令钊去世,享年104岁
2、韩美林艺术基金会|韩美林:痛失恩师周令钊
3、韩美林艺术基金会|韩美林今天携四代学生,动情感恩百岁老师周令钊
4、韩美林|我为什么跪谢恩师周令钊
5、湖北美术学院|周令钊:回想武昌怀念艺专
6、曾庆龙|近读大家周令钊
7、蒋爱勇|悼念周先生:写在周令钊先生百年寿辰的回忆录
8、湖南省圆点美术馆|圆点专访——周令钊老先生的女儿周容:父亲的长寿秘诀
周令钊作品欣赏:
![]()
![]()
![]()
![]()
![]()
![]()
![]()
![]()
![]()
![]()
![]()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