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位小学老师聊天,他讲到现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不是先学基础的ABCD这些单词,而是先从句子开始,让小学生直接背句子,这着实让我有点震惊。
因为从传统认知来说,我们应该从基础开始学习,对吧?小学生还什么都不懂,我觉得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的教育制度再不改革,想成为世界第一真的很难,甚至可能连旁边的日本都比不上。人多是没用的,中国人口确实很多,但我们需要的是人才。所以,我们现在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看当前的实际情况。
你看,美国拼的是什么?美国讲究前沿科技,拼的是创新;日本拼的是专注,比如发动机造得好,钢铁也很厉害。那我们拼的是什么?
我们拼的是哪个家长能扛,谁能把小学扛过去,谁就是厉害的;再把初中、高中扛过去。我们现在小学生学习的课程也比以往多了很多,大家有没有感觉?现在拼音基本上靠自学,包括小学的一些笔顺,和我们那时候也有很多不一样了。
数学题里面还夹杂着很多生字,不认识就看不懂题目。那问题来了,现在的孩子到底是在上学,还是在参加高配家庭的“赛课赛单”?
更离谱的是,三年级的英语直接跳过26个英文字母和音标的学习,上来就让背课文、背句子。孩子连ABCD都不认识,怎么学?听天书吗?自学成才吗?像慧能一样顿悟?不可能的,对吧?所以说,现在我们的教育是否符合当前的实际,我觉得应该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那么这个教材到底是谁编的呢?是不是默认每个孩子都有良好的家庭条件,都能享受早教、上幼儿园、有外教?是不是把70%的普通家庭都排除在外了?
家长如果不补课、不报班,孩子根本搞不懂。但你有没有注意到,现在的教育节奏,是把教学的主战场从课堂直接推给了家长。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很少,家长得回去给孩子讲、给孩子补,补完还要打卡、签字;孩子不会写,家长还得陪着。前提是你家孩子得听话、得乖、得配合,这样才行。
学校说是减负了,但家长的任务呢?我认为“双减”之后,家长的任务并没有减轻。所以说,问题根本不是孩子不行,而是现在的教材压根没考虑过普通孩子该怎么学。我不反对素质教育,但也不能跳过基础,对吧?我们不怕陪练陪读,但也不能永远靠家长来兜底。那些小学、初中文化水平的家长怎么办?他们怎么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所以说,别再内耗了,真正应该改的是我们教育的节奏和教材的设计,而不是每个家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