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周翼
10月18日,在凉山州冕宁县泸沽镇,凉山拳击39周年暨首届乡村拳击文化节·泸沽站系列活动,在乡村拳击擂台赛的激烈对决中拉开帷幕,组委会正式发出“村拳冠军之夜”邀请,呼唤所有从泸沽走出的拳击运动员回归赛场,以赛聚友,共同为凉山拳击的下一代传递经验与精神。
![]()
史光雄与小运动员 受访者供图
作为凉山拳击的发源地,泸沽镇自1986年在教练史光雄带领下,至今已发展拳击运动39年。据统计,泸沽镇培养的运动员共斩获省级以上金牌253枚,其中包括国家级金牌56枚、国际级金牌7枚。从这里走出了1名全运会冠军、3名国际健将、12名国家运动健将,以及106名国家一级运动员,58名运动员凭借拳击特长通过特招考入大学。
文化节现场,身着专业拳击服与护具的小将们迅速进入状态,直拳、勾拳、摆拳轮番出击,攻击、躲闪、移动衔接流畅。世界中学生运动会拳击冠军、14岁的彝族少女罗林,以及从“格斗少年”成长为四川省冠军、国家一级运动员的吉依阿杰等凉山拳手,首次在家乡父老面前献上表演赛。
![]()
11岁彝族双胞胎兄弟首次同台竞技 受访者供图
“阳光冠军计划是由凉山州教育基金会联合基层体育老师、凉山拳击队退役运动员发起的公益项目。”发起人王海禄介绍,该项目核心是为凉山乡村青少年运动员提供训练、营养、装备等多方面保障,“我们采用‘体育+文化’双轨支持机制,让金字塔尖的孩子有条件冲击金牌,冲击2032年奥运奖牌,而更多的孩子则通过拳击专长备考大学”。
泸沽中学拳击队教练李显刚表示,拳击队始终以“奥运争光、登上奥运舞台”为目标,从小学到大学持续培育运动员,“这次比赛既能让孩子们增长见识、锻炼心理,也能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