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千万销售经理到门卫|他没有认命|反而用三年时间收购了公司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陈经理,人事部让您下午三点去一趟,说是有重要事情通知。」

秘书小刘站在门口,语气有些犹豫。

陈建华抬起头,透过老花镜看了她一眼,笑着点点头:「好的,我知道了。」

他继续整理着手头的客户资料,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安。

这个月公司来了新领导,很多事情都变了,他能感觉到,暴风雨可能要来了。



01

陈建华今年49岁,在恒达食品公司工作了整整25年。

从一个普通的业务员做起,一步步成长为华东区销售经理,管理着十几个经销商,年销售额超过八千万。

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张张与经销商的合影,那是他二十多年来积累的人脉和信任。

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这些年来,陈建华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七点半准时到公司,泡一杯茉莉花茶,然后打开电脑查看各个经销商的销售数据。

他对每个经销商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谁家的仓库在哪里,谁家的孩子在读大学,谁家最近资金紧张需要账期延长。

「老陈,今天数据不错啊,你负责的江苏片区这个月又超额了。」

财务经理老王路过他办公室,探头进来说道。

「还行吧,主要是经销商们给力,我就是做做服务工作。」

陈建华谦虚地笑笑。

其实他心里清楚,这些业绩都是自己一趟一趟跑出来的。

有一次,苏州的经销商老张因为家里出了变故,想退出不做了,是他连续三天开车往返,帮忙处理库存,协调资金,最后又介绍了新客户,这才稳住了局面。

还有一次,南京的刘总因为竞品价格战受到冲击,销量直线下滑,陈建华亲自去帮他做市场调研,重新制定促销方案,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扭转了局面。

这些经销商跟他,早已不是简单的生意关系,更像是多年的老朋友。

上个月,公司空降了一位新的营销副总,姓马,今年38岁,据说是从外资企业挖过来的高管。

马总一上任,就提出要「优化组织架构,提升管理效率」。

他召开了几次高层会议,会上多次提到要淘汰老旧思维,引入新的管理模式。

陈建华参加了其中一次会议。

马总在会上说:「我们要打破传统的人情化销售模式,建立标准化的客户管理系统。」

「销售不能只靠个人关系,要靠制度和数据。」

陈建华听了心里不是滋味,但他什么也没说。

他知道,时代在变,年轻领导有年轻领导的想法。

只是,他隐约感觉到,自己这种老派的做事方式,可能不太受新领导待见了。

果然,上周五的例会上,马总点名批评了他。

「陈经理,你负责的华东区虽然销售额不错,但是利润率在全公司是最低的。」

「你给经销商的账期太长,返点太高,这样下去公司的现金流会出问题。」

陈建华站起来解释:「马总,华东区的市场竞争激烈,我们的经销商都是多年合作的老客户,适当的账期和返点是维护关系的必要手段。」

「维护关系?」

马总冷笑一声,「公司要的是利润,不是关系。如果经销商不能接受新的政策,那就换掉。」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陈建华坐下来,脸色有些难看。

他在这个行业干了二十多年,深知经销商的重要性。

换掉?说得轻巧,那些经销商跟了公司这么多年,一句话就换掉?

会后,几个老同事私下安慰他:「老陈,别往心里去,新官上任三把火,过段时间就好了。」

但陈建华心里明白,这不是三把火的问题,这是新领导在树立权威,而他,可能就是那个被杀鸡儆猴的「鸡」。

下午三点,陈建华准时来到人事部。

人事经理李姐是他的老同事了,两人进公司的时间差不多,平时关系不错。

「建华,你先坐。」

李姐的表情有些为难,「公司决定对部分岗位进行调整,你的情况比较特殊。」

陈建华心里一沉:「什么意思?」

「公司认为你现在的年龄和工作方式,不太适合继续担任销售经理的职位。」

李姐递过来一份文件,「所以决定调整你的岗位,具体的安排都在这里了。」

陈建华接过文件,手有些发抖。

他快速扫了一眼,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调任后勤部门,负责公司门卫和安保工作。」

门卫?

他是销售经理,管理着八千万销售额的区域,现在让他去看门?

「李姐,这是不是搞错了?」

陈建华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知道你很难接受,但这是马总和董事会商议后的决定。」

李姐叹了口气,「公司的意思是,你可以选择接受调岗,或者...办理提前退休手续。」

「提前退休?我才49岁!」

陈建华几乎是喊出来的。

「建华,你冷静一点。」

李姐压低声音,「其实马总的意思就是想让你主动辞职,调岗只是一个台阶。」

「如果你选择调岗,工资会降到基本工资,大概三千五百块,其他补贴和提成都没有了。」

三千五百块?

陈建华现在每个月的收入是一万五,加上年终奖和提成,一年能拿到二十五万左右。

一下子降到三千五,这不是逼他走人吗?

「为什么?」

陈建华艰难地问道,「我哪里做得不好?销售业绩不是一直很稳定吗?」

「这个...」

李姐犹豫了一下,「据说是你的管理方式跟马总的理念不合,而且...公司想换年轻人上来。」

换年轻人。

陈建华明白了,这就是嫌他老了。

49岁,在很多行业已经算是资深老员工,但在这家公司,竟然成了被淘汰的理由。

「给我两天时间考虑。」

陈建华站起来,声音很平静。

「好的,不过公司希望你尽快做出决定。」

李姐把文件递给他,「你先拿回去看看。」

走出人事部,陈建华感觉腿有些发软。

他回到办公室,关上门,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发呆。

窗外的阳光很刺眼,照在他的脸上,让他觉得有些晃眼。

二十五年。

他把最好的年华都给了这家公司,现在却落得这样的下场。



02

晚上七点,陈建华才离开公司。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停车场,而是选择步行回家,想借着走路让自己冷静一下。

路上,他的手机不断响起。

都是几个老同事打来的,显然,他被调岗的消息已经在公司传开了。

「老陈,听说了吗?太过分了!」

「建华,你可千万别想不开啊。」

「陈哥,要不咱们去找老板谈谈?」

陈建华一一应付着,心里却说不出的疲惫。

他想起刚进公司的时候,意气风发,每天骑着自行车跑市场,一家一家地拜访客户。

那时候,公司还只是一个小作坊,产品也不多,但他凭着一股拼劲,硬是开拓出了华东市场。

后来公司越做越大,他也从业务员升到了经理,带出了一支队伍,培养了一批经销商。

这些年,他错过了多少个孩子的家长会,多少个结婚纪念日,多少个春节团圆。

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希望公司能发展得更好,自己也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给家人一个保障。

可现在呢?

公司发展起来了,他却被踢出局了。

回到家,妻子王芳正在厨房忙活。

「回来了?洗手吃饭吧,今天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

王芳探出头来,笑着说道。

陈建华勉强笑了笑,走进书房换了衣服。

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两鬓已经斑白,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深。

是啊,自己确实老了。

吃饭的时候,陈建华一言不发,王芳察觉到了异常。

「怎么了?今天遇到什么事了?」

王芳关切地问道。

陈建华犹豫了一下,还是把白天的事情说了出来。

王芳听完,沉默了很久。

「那你打算怎么办?」

她放下筷子,认真地看着丈夫。

「我也不知道。」

陈建华苦笑,「接受调岗?工资只有三千五,这点钱连房贷都不够还。不接受?那就是主动辞职,连补偿都拿不到。」

「可是,让你去看门,这不是摆明了羞辱人吗?」

王芳有些激动,「你在公司干了二十五年,就这么对你?」

「资本家的眼里哪有什么情分。」

陈建华端起酒杯,一口喝干,「他们只看利润,只看数据。」

「那咱们就走!」

王芳突然站起来,「大不了重新开始,你才49岁,还能干!」

陈建华看着妻子坚定的眼神,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是啊,他才49岁,凭什么就这样被淘汰?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王芳坐回来,握住丈夫的手,「你是担心咱们家的开销对不对?房贷还有十年,孩子明年要考研,父母的身体也不好。」

陈建华点点头,这些都是他的顾虑。

「但是,你更应该考虑的是尊严。」

王芳认真地说,「如果连尊严都没了,挣再多钱又有什么意义?」

「你说得对。」

陈建华深吸一口气,「我决定了,不干了。」

「明天我就去提辞职,反正他们不就是想让我走吗?我成全他们。」

「不过补偿金,一分都不能少。」

王芳补充道,「你在公司干了二十五年,按照劳动法,至少得赔两年的工资。」

陈建华点点头,他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吃完饭,陈建华回到书房,打开电脑。

他的电脑桌面上,有一个名为「客户资料」的文件夹,里面存放着所有经销商的详细信息。

从最初的合作协议,到历年的销售数据,再到每个经销商的个人情况,事无巨细,全都记录在案。

这些资料,是他二十多年心血的结晶。

他想了想,把整个文件夹复制到了U盘里,然后删除了电脑上的所有记录。

接着,他打开手机,看到了公司的几个微信工作群。

「华东区销售团队」、「经销商交流群」、「恒达管理层」...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停留了几秒钟,最后毫不犹豫地点击了退出。

一个接一个。

每退出一个群,他的心就放松一分。

当最后一个群也退出后,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从此以后,他和这家公司,再无瓜葛。

手机突然响了,是华东区最大的经销商老张打来的。

「陈总,听说公司要换人负责我们这边?」

老张的声音有些焦急。

「是有这么回事。」

陈建华平静地说,「我已经不在公司了,以后你们的业务会有新的负责人。」

「啊?你不干了?」

老张明显吃了一惊,「怎么回事啊陈总?好端端的怎么不干了?」

「一言难尽。」

陈建华苦笑,「总之,以后我们各走各的路了。」

「那不行!」

老张急了,「陈总,我们这些经销商都是冲着你才跟恒达合作的,你走了,我们也不干了!」

「老张,别冲动。」

陈建华劝道,「生意还是要做的,换个业务经理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可不一样!」

老张坚持道,「陈总,你等着,我明天就去公司找他们领导谈。」

挂了电话,陈建华的手机又响了。

这次是南京的刘总。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陈建华接了十几个经销商的电话。

他们的反应出奇地一致:如果陈建华走了,他们也不干了。

陈建华心里五味杂陈。

这些年,他对经销商们确实用心,但他没想到,这份情谊会在关键时刻得到回报。



03

第二天早上,马总还没到公司,就接到了老板李董的电话。

「小马,你马上来我办公室一趟,有紧急情况。」

李董的声音听起来很严肃。

马总心里一惊,匆匆赶到公司。

李董的办公室里,人事经理李姐已经在那里了。

「什么情况?」

马总问道。

「陈建华昨晚退出了所有公司微信群,今天一早,已经有五个经销商打电话来,说要终止合作。」

李董的脸色很难看。

「什么?」

马总愣住了,「怎么会这样?」

「我也想问你,怎么会这样。」

李董盯着他,「陈建华被调岗的事,你为什么不提前跟我商量?」

「李董,这是正常的人事调整,按照公司的规定...」

「规定?」

李董打断他,「陈建华在公司干了二十五年,负责的华东区占公司总销售额的30%,你说调就调?」

马总有些理亏:「我以为...」

「你以为什么?以为经销商都是公司的?」

李董愤怒地拍了拍桌子,「这些经销商,百分之九十都是陈建华一手开发的,他们认的是人,不是公司!」

李董说得没错。

在食品行业,经销商制度是主流,而经销商往往对业务员的忠诚度远高于对公司的忠诚度。

尤其是那些合作多年的老经销商,他们看重的是业务员的为人和服务,而不是公司的品牌。

陈建华这些年,靠着真诚和用心,建立起了自己的客户网络。

这些经销商,很多都把他当朋友,有些甚至比亲戚还亲。

「李董,我马上去联系这些经销商,做好安抚工作。」

马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来不及了。」

李姐递过来一份名单,「刚才又接到三个经销商的电话,加上之前的,已经有八个表示要终止合作。」

「如果这些经销商都走了,华东区的销售网络会彻底瘫痪。」

马总接过名单,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些经销商,都是华东区的核心客户,年销售额加起来超过五千万。

如果他们真的集体退出,公司的损失将是巨大的。

「小马,你是从外企过来的,我知道你的管理理念很先进。」

李董缓和了一下语气,「但是,中国的企业,尤其是我们这种传统行业,不能完全照搬西方那一套。」

「人情,在我们这个行业里,比制度更重要。」

马总低着头,不敢说话。

他确实有些想当然了。

在他之前工作的外企,员工流动性很高,客户关系都记录在CRM系统里,谁走了都能无缝衔接。

但在恒达这种传统企业,很多东西是没法数字化的。

比如,陈建华和经销商老张的关系。

两人是在十五年前认识的,那时候老张刚开始做生意,资金紧张,陈建华帮他垫付了第一笔货款。

后来老张生意做大了,一直记得这份恩情,每次进货都优先选恒达的产品。

这种情分,能录入系统吗?

再比如,南京的刘总。

他儿子三年前出车祸,在医院抢救,陈建华知道后,二话不说赶到南京,帮忙联系专家,垫付医疗费。

虽然后来刘总把钱还了,但这份情谊,已经超越了生意本身。

这些,都是无法用数据衡量的。

「现在怎么办?」

马总问道。

「去找陈建华,把他请回来。」

李董斩钉截铁地说。

「可是...他已经退群了,电话也不接。」

李姐说道。

「那就上门去!」

李董站起来,「我亲自去。」



04

上午十点,李董带着马总和李姐,来到了陈建华家楼下。

他们按了门铃,过了好一会儿,陈建华才开门。

「李董?」

陈建华有些意外。

「建华,打扰了。」

李董笑着说,「我们能进去聊聊吗?」

陈建华犹豫了一下,还是让他们进了门。

王芳给他们倒了茶,然后回到卧室,把空间留给他们。

「建华,昨天的事,是我们考虑不周。」

李董开门见山,「我代表公司向你道歉。」

陈建华没有说话,只是端起茶杯,慢慢喝了一口。

「陈经理,昨天的决定确实太草率了。」

马总也开口了,「是我对情况了解不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陈建华放下茶杯,「文件都发下来了,我的办公室也被清空了。」

「那些都可以撤销!」

李董急切地说,「建华,公司不能没有你,华东区不能没有你。」

「今天早上,已经有十个经销商打电话来,说你走了,他们也不干了。」

陈建华心里一震。

十个?

他昨晚只接到了八个经销商的电话,没想到今天又多了两个。

「李董,我知道您是来挽留我的。」

陈建华叹了口气,「但是,有些话我必须说清楚。」

「你说。」

「我在公司干了二十五年,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陈建华的声音有些哽咽,「可是,公司怎么对我的?说调岗就调岗,让我去看门,这是把我当什么了?」

「建华...」

「让我说完。」

陈建华打断了李董,「我知道,公司有公司的难处,新领导有新领导的想法。」

「但是,我也是一个有尊严的人,我不能接受这样的安排。」

「所以,我决定离开。」

办公室里陷入了沉默。

李董看着陈建华,这个跟了自己二十多年的老部下,此刻满脸的憔悴和失望。

他忽然意识到,这些年,自己忽略了太多东西。

「建华,是我的错。」

李董真诚地说,「我不该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调岗的决定,我现在就撤销,你还是华东区销售经理。」

「而且,我答应你,以后任何涉及你的人事调整,都必须经过董事会讨论,不会再有任何人能随意决定。」

陈建华摇摇头:「李董,不是职位的问题。」

「是信任的问题。」

「这次的事,让我看清了很多东西。」

「公司不是家,员工只是工具。」

「当你有用的时候,你是宝;当你没用的时候,你就是草。」

这番话说得在场的人都沉默了。

马总低着头,不敢看陈建华。

李姐眼眶有些发红。

李董叹了口气:「建华,你说得对。」

「但是,我希望你能再给公司一次机会,也给我一次机会。」

「不只是为了公司,也是为了那些经销商。」

「他们跟了你这么多年,如果你走了,他们的生意也会受影响。」

陈建华沉默了。

他不得不承认,李董说的有道理。

那些经销商,很多都是小本生意,如果换了公司,重新建立渠道需要时间和成本。

而且,有些产品线是恒达独有的,换了公司就没得卖了。

「李董,您要我怎么相信公司?」

陈建华问道。

「我会重新调整组织架构。」

李董想了想说,「华东区独立出来,你直接向我汇报,不受马总管辖。」

「工资和提成,按照去年的标准上浮20%。」

「另外,公司会给你配备助手,帮你处理日常事务,你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客户关系维护上。」

这个条件,不可谓不优厚。

但陈建华还是犹豫。

「建华,我知道你心里有气。」

李董站起来,走到陈建华面前,「但是,请你看在这么多年的情分上,再考虑考虑。」

「我给你三天时间,你好好想想。」

「这三天,我会亲自去拜访那些经销商,听听他们的意见。」

说完,李董带着人离开了。

陈建华送他们到门口,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电梯里。

王芳从卧室走出来:「怎么样?」

「李董开出了很好的条件。」

陈建华把刚才的对话告诉了妻子。

「那你打算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

陈建华坐在沙发上,「一方面,我确实对公司失望了,不想再回去受气。」

「另一方面,那些经销商都是跟了我多年的老朋友,我不能不管他们。」

王芳想了想:「你打算自己出来干吗?」

陈建华愣了一下:「你是说...」

「对,自己创业。」

王芳认真地说,「你手上有资源,有人脉,为什么一定要给别人打工?」

「这些年,你帮公司挣了多少钱?现在回报你的,却是一纸调令。」

「不如自己干,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

陈建华心动了。

确实,这些年他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客户资源。

如果自己创业,未必不能成功。

但是,创业需要启动资金,需要承担风险。

他今年49岁了,如果失败了,还有重来的机会吗?

「你害怕?」

王芳看出了他的顾虑。

「是有点。」

陈建华苦笑,「毕竟年纪大了,不像年轻人,输得起。」

「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你回公司,还能干几年?」

王芳分析道,「按照公司的退休政策,你最多还能干六年。」

「六年后,你还是要面对退休的问题。」

「与其那时候被动离开,不如现在主动出击。」

陈建华沉思着。

妻子说得对。

无论如何,他都要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

「而且,你不是孤军奋战。」

王芳继续说,「那些经销商,都愿意支持你。」

「老张、刘总他们,都是做了十几年生意的人,眼光和资源都有。」

「你们可以合作,一起做新的事业。」

这个想法,让陈建华眼前一亮。

是啊,他不是一个人。

他有十几个铁杆经销商,他们既是客户,也是朋友,更是潜在的合作伙伴。

如果能把这些力量整合起来,何愁大事不成?

「我再想想。」

陈建华说道。

下午,陈建华约了几个核心经销商见面。

他们在一家茶馆包间里碰头,老张、刘总、还有无锡的赵哥、常州的孙老板,都来了。

「陈总,我们都听说了。」

老张开门见山,「恒达太过分了,这么对待你!」

「就是,我们这些人都是跟着你干的,你走了,我们也不干了。」

刘总附和道。

「各位,先听我说。」

陈建华摆摆手,「今天找你们来,是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什么想法?」

「如果我自己出来干,你们愿意跟我吗?」

陈建华问道。

包间里突然安静了。

几个经销商对视了一眼,然后老张率先开口:「陈总,你是想自己创业?」

「有这个打算。」

陈建华点点头,「但是还没有完全想好。」

「我跟!」

老张拍了拍桌子,「陈总,我跟了你十五年,从来没有后悔过。」

「你要是出来干,我第一个支持!」

「我也支持!」

刘总说道,「陈总,我们都知道你的为人,跟着你,我们放心。」

其他几个经销商也纷纷表态。

陈建华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这些年,他对这些经销商的付出,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各位,如果真的要干,我有几个想法。」

陈建华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笔记本,「首先,我们不能再做单纯的经销,要做品牌。」

「我这些年在恒达,看到了很多机会,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现在的食品市场,大品牌垄断,小品牌求生存。」

「但是,在细分市场,还有很多机会。」

他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市场调研数据。

「比如,健康食品这一块,现在增长很快,但是真正做得好的品牌不多。」

「我们可以从这里切入,做一个新品牌。」

「你们负责渠道和销售,我负责产品开发和品牌运营。」

「利润,大家按照投资比例分。」

这个想法,让在座的几个经销商都眼前一亮。

他们做了这么多年经销,说实话,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如果能自己做品牌,利润空间会大得多。

「陈总,你说得对!」

老张兴奋地说,「我们这些年也想过要做自己的品牌,但是缺少一个带头的人。」

「你要是愿意带我们干,我们都支持!」

「启动资金方面,我们可以一起出。」

刘总说道,「我可以先投一百万。」

「我也可以投一百万。」

其他几个经销商也纷纷表态。

陈建华算了算,如果这几个核心经销商都参与,启动资金至少有五百万。

加上他自己这些年的积蓄,启动一个新品牌,足够了。

「各位,这个事情还需要仔细规划。」

陈建华说道,「我们先别着急,我回去做个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到时候大家再讨论。」

「好!」

几个经销商都点头同意。

散会后,陈建华心情复杂地回到家。

王芳看到他,问道:「怎么样?」

「经销商们都愿意跟我干。」

陈建华说道,「启动资金也不是问题。」

「那你还在犹豫什么?」

「我在想...」

陈建华坐下来,「如果真的自己干,我就和恒达彻底决裂了。」

「李董对我有知遇之恩,我这样做,是不是有点不厚道?」

王芳看着丈夫,柔声说道:「建华,你要记住一件事。」

「什么事?」

「李董对你有恩,这是事实。但是,恩情不等于卖身契。」

「这些年,你为公司创造的价值,早就还清了这份恩情。」

「现在公司要赶你走,你还要考虑什么厚道不厚道?」

陈建华点点头。

妻子说得对。

他这些年,对得起公司,对得起李董。

现在,他应该为自己考虑了。

「我决定了。」

陈建华深吸一口气,「我不回恒达了,我要自己干。」

「好!」

王芳握住丈夫的手,「我支持你!」

当晚,陈建华给李董发了一条短信:「李董,谢谢您这些年的栽培。但是,我已经做出决定,不会再回公司了。祝恒达越办越好。」

发完短信,他关掉手机,沉沉睡去。

这一觉,他睡得格外踏实。



05

第三天早上,李董看到陈建华的短信,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陈建华是真的要走了。

而且,从经销商们的反应来看,陈建华很可能要自己创业。

这对恒达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小马,你去查一下,陈建华最近和哪些经销商见过面。」

李董对马总说道。

马总点点头,立刻去安排。

很快,消息传来:陈建华前天下午和几个核心经销商在茶馆见了面,具体谈了什么不清楚。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在密谋什么。

李董的心沉了下去。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