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赵祖乐
近日,在眉山市妇女联合会的统筹指导与眉山市彭山区妇女联合会的具体部署下,眉山市彭山区社会治安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妇联干部维权实务与心理健康专题培训。全区各乡镇、村(社区)70余名妇联干部及基层调解员踊跃参与,培训创新采用“法律实务+心理干预”双模块授课模式,精准聚焦基层反家暴工作痛点难点,全方位助力参训人员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为筑牢基层家庭和谐防线注入强劲动力。
法律赋能:夯实维权实务基础
本次培训首阶段特邀“万家无暴”项目负责人万飞主讲。万飞深耕法律领域三十载,不仅深度参与反家暴立法工作,更累计经手4500余家家暴干预实战案例,兼具扎实的法律理论功底与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授课中,他围绕基层妇联干部维权工作核心需求,系统拆解《反家庭暴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的关键条款,重点解析行政处罚、治安调解、家暴告诫书出具等实务操作流程,并结合典型案例详细说明妇联干部在不同场景下的职责定位与工作方法——从如何协助受害者收集证据,到怎样精准对接司法、民政等部门资源,再到强调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的重要性,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同时,他反复叮嘱参训人员要始终秉持“以妇女儿童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动引导当事人学习法律知识、增强维权意识,真正成为妇女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娘家人”。
心理护航:掌握干预核心技巧
培训第二阶段,眉州监狱教育科科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罗勇结合自身多年从事监狱亲情帮教与罪犯心理矫治的工作经验,带来“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专题分享。他从如何通过言语、行为、情绪等细节辨别受害者或施暴者可能存在的心理困扰,到针对不同心理状态人群的沟通技巧,再到共情倾听、认知重构等实用干预方法,罗勇均通过生动案例进行演示教学,让抽象的心理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可学可用。此外,他特别强调心理干预的“边界意识”,明确指出当遇到当事人出现严重抑郁等超出基层妇联服务能力的情况时,必须第一时间转介至专业心理医疗机构,始终将保障当事人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干预工作科学、规范、有效。
培训结束后,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干货满满”——既有对法律条款的精准解读,帮助大家理清了以往工作中的模糊认知;又有对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技巧的实操指导,解决了基层服务中的“本领恐慌”;更有大量可直接借鉴的案例模板,相当于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一本详实的“操作手册”,让人受益匪浅。
未来,彭山区社会治安志愿者协会将在市、区两级妇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夯实妇联基层组织根基,提升妇联干部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体系,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守护万家平安,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彭山、和谐彭山贡献妇联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