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无证行医合理”误区:民间中医的保护与规范需以法律为纲
“民间中医有本事却因无证被打压”的说法,看似在为传统中医发声,实则混淆了“民间医术传承”与“合法行医”的边界,忽视了无证行医对公众健康的巨大风险,也曲解了国家对民间中医的扶持政策。从法律规定、现实危害与政策导向来看,“无证即可行医”的诉求既不合法,也不合理,更不符合中医长远发展的利益。
一、无证行医≠“打压民间中医”,法律红线不容突破
将“无证行医”等同于“被打压”,本质是对中医行医资质制度的误解。我国法律并非“一刀切”禁止民间中医行医,而是通过明确规则区分“合法传承”与“非法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十五条专门设立“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制度”,无需学历背景,只要经两名中医医师推荐、通过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的实践技能与效果考核,就能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在注册范围内合法行医。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有1.3万人通过该考核获得资质,这一数据足以证明:国家不仅没有“打压”有真本事的民间中医,反而为其开辟了合法执业的“绿色通道”。
反观主张“无证也可行医”者,往往回避一个核心事实:行医资格证的本质不是“门槛”,而是“底线”。正如马某某非法行医案所示(摘要1),其仅靠《药酒配方宝典》等书籍配制含乌头的药酒,因不懂剂量控制导致患者中毒死亡,最终以非法行医罪获刑十年。这类案例印证了资格考核的必要性——它筛选的不仅是“医术水平”,更是“安全意识”与“规范认知”,避免民间医术因缺乏监管沦为“草莽行医”,这恰恰是对民间中医声誉的保护,而非打压。
二、“有本事就可无证行医”的论调,藏着三重致命风险
宣称“有本事就无需证”的人,往往只看到个别民间中医的“个案疗效”,却忽视了无证行医对患者、行业与社会的系统性危害。
从患者角度看,无证行医如同“盲盒医疗”,安全毫无保障。摘要3与摘要6中的案例极具代表性:河北张大娘服用无证“老中医”的无标识药品后出现恶心头晕,北京周先生接受“伪中医”针灸后腰椎疼痛加剧,这些“神医”要么分不清穴位,要么使用“三无”药品,一旦出现医疗事故便“人去楼空”,患者维权无门。更严重的是,无证行医者常滥用抗生素、激素,或使用假药劣药,不仅延误病情,还可能导致患者产生耐药性、引发交叉感染,甚至危及生命,这绝非“有本事”就能掩盖的风险。
从行业角度看,无证行医是中医声誉的“污染源”。真正的民间中医,其医术传承靠的是“疗效口碑”与“规范操作”,而无证行医者往往靠“祖传秘方”“包治百病”的噱头虚假宣传,甚至将“食字号”产品伪装成药品售卖(摘要6),用高价敛财却无实际疗效。这种行为不仅扰乱医疗市场秩序,更让公众对“民间中医”产生信任危机,最终导致真正有本事的合法民间中医也受牵连,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从社会角度看,“无证行医合法”的诉求会冲击医疗监管体系。若允许“有本事”就突破资质限制,那么“本事”的标准由谁界定?是靠患者口碑,还是靠自我宣称?缺乏统一标准的结果,必然是监管失控,非法行医案件激增——2023年全国查处无证行医案件达1329件(摘要2、5),若放松资质要求,这一数字只会成倍增长,最终损害的是全体公众的健康权益。
三、民间中医的出路:在“规范”中传承,而非在“无序”中冒险
真正为民间中医着想,不应呼吁“取消资质要求”,而应支持“完善扶持政策”与“坚守法律底线”并行。国家早已给出清晰路径:一方面,通过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院校教育改革等措施(摘要2、5),让有真才实学的民间中医能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资质、施展医术;另一方面,通过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为合法民间中医营造公平的执业环境。
对于有医术但暂未取得资质的民间中医,正确的选择是主动参与考核,而非规避监管——考核不仅是获取证书的途径,更是学习现代医疗规范、提升安全意识的过程,能让传统医术在传承中更具科学性与安全性。对于公众而言,分辨民间中医是否可靠的核心标准,也应是“是否具备合法资质”与“是否在正规机构执业”,而非轻信“祖传”“包治”的噱头。
总之,“无证行医合理”的说法,既违背法律规定,也忽视现实危害,更不符合中医传承发展的根本利益。民间中医的价值,从不在于“突破规范”,而在于“在规范中彰显特色”;公众对民间中医的支持,也应建立在“合法、安全、有效”的基础上,而非为“无证行医”寻找借口。唯有坚守法律底线、完善扶持政策,才能让民间中医真正成为中医药事业的宝贵财富,为公众健康发挥积极作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