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立刚常常说别人智商低,有时候连他的粉丝也不留情,言外之意他是高智商的。
比如最近项立刚谈论诺贝尔奖的问题,说诺贝尔奖对科技发展没有任何帮助,受到很多人批评,于是项立刚就说:
还有弱智跳出来,歇斯底里的批我,你想想你是什么智商,这是你有资格能看得清的吗?
可是,项立刚这样一位高智商的人,真的把诺贝尔奖和科技发展的关系看清楚了吗?高智商的项立刚说的都是对的吗?
低智商的确实有,但不是反对项立刚的人,恰恰是支持项立刚言论的人。
高智商的项立刚,在《为诺贝尔奖癫狂是一种变态》一文中,看似说得头头是道,但其实在表面正确之下隐藏着很多逻辑陷阱,乃至是谬论,而这却是低智商的人看不出来的。
![]()
逻辑陷阱之一:
项立刚反问:还有那么多没拿到诺贝尔奖的科研项目,真的就没有价值了?
可是,有谁说过“没拿到诺贝尔奖的科研项目就没有价值”这种话呢?
根本没有人这样说。但是,在项立刚的语境里,就好像有人这样说过。
很明显,项立刚自己编造一个低智商的错误的说法,然后再进行批判,从而显出自己的正确性。
这一招叫虚构靶子。
很多人看不透,就掉进了这种逻辑陷阱,觉得项立刚说得对。
逻辑陷阱之二:
项立刚说,“诺贝尔奖对于青蒿素对于这一项对人类有贡献的技术,就是没有任何帮助”。
这话说得对不对?当然对。但是,诺贝尔奖的设立本来就不是为了支持哪个科学家或者哪个科学研究,所以这话有何意义?不过是一句正确的废话而已。
可是,项立刚这样说,说诺贝尔奖对于某项具体的科研项目没有任何帮助,这种逻辑会把一些糊涂虫带进他挖的坑里,即诺贝尔奖对于科学发展没有任何帮助。
诺贝尔奖对于科学发展真的没有任何帮助吗?这绝对是一个谬论。关于这一点后面会具体说明。
逻辑陷阱之三:
项立刚说:们把诺贝尔奖臆想成科学技术的源头。
弱智
如果真有人这样说,那的确是低智商,真是蠢到家了。可是,有人这样说吗?
绝不会有人把诺贝尔奖说成是科学技术的源头,这不过是项立刚虚构的另一个靶子,然后通过批判这种本不存在的错误说法,彰显自己的正确。
支持项立刚的人看不透这一点,觉得项立刚说得太对了,很了不起。
![]()
项立刚说:
那些以为诺贝尔奖就是科技的源头,不但是无知,而且是精神变态,根本不了解什么是科学研究。
看看这说得多么正确。但问题是,有谁会蠢到把诺贝尔奖当成科技的源头?
通过虚构靶子,批判本不存在的错误观点,说一大堆正确的废话,彰显自己的正确性,这是一种高明的忽悠技术。
那些支持项立刚的人,看不透这个把戏,就觉得项立刚批判得非常正确,说得非常对,于是肃然起敬,顶礼膜拜。
然而,他们其实正是项立刚的基本盘。
他们的智商,不仅看不出项立刚虚构靶子的把戏,更看不清项立刚在一大堆正确的废话之下隐藏的一些谬论。
![]()
谬论之一:诺贝尔奖对于科学发展没有任何帮助
在没有诺贝尔奖之前,科学也在发展。这是一个事实。没有诺贝尔奖,科学家们也照样搞科学研究,这也是一个事实。诺贝尔奖从来没有支持过某一个科学家或者某一项科学研究,这还是一个事实。
但是,这些事实,不足以否定诺贝尔奖对于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奖项,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是可以名垂青史的最高荣誉。这种荣誉,说对于科学家没有任何激励作用,是绝对不可能的。
没有诺贝尔奖,一个科学家固然也会孜孜以求搞研究。但是,有了诺贝尔奖,难道不会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吗?如果一个科学家觉得自己的研究具备诺贝尔奖级别,他难道不会加倍努力?科学家加倍努力难道不会加快科学发展与迭代更新的进程?
事实上,诺贝尔奖给了科学家以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一种无形的帮助。
就像一张“三好学生”的奖状,没有这张奖状,学生就不学习了吗?显然不是。但是设置了这个奖,就能调动学生更大的积极性。所以,能说设置“三好学生”奖对于学生学习进步没有任何作用吗?
谬论之二:关于马可尼获得诺贝尔奖
关于马可尼获得诺贝尔奖,项立刚说了下面一段话:
![]()
这段话,会让人觉得马可尼获得诺贝尔奖,其他人具有同等贡献却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很不公平。
可是,项立刚没有告诉他的粉丝们:
1.卡尔·布劳恩与马可尼共同获得19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2.赫兹1894年去世,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1879年去世,当时还没有设立诺贝尔奖;
3.奥利弗·洛奇、埃达德·布朗利与马可尼同时进行无线电研究,而马可尼研究成果的更胜一筹;
4.马可尼比亚历山大·波波夫先取得了专利;
5.奥古斯都·里希的主要贡献是改进检波器;
6.赫兹等前人的电磁学研究为马可尼提供了理论基础,但马可尼通过实验创新和商业化应用实现了技术突破,这种结合是诺贝尔奖评审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所以,项立刚说马可尼是因为家族背景和长于宣传才获得诺贝尔奖,这是胡扯。试问,如果没有切实的让人信服的开创性成就,谁能靠宣传获得诺贝尔奖?
我看项立刚也长于宣传,能不能去宣传一下,去获得诺贝尔奖?
![]()
谬论之三:得过诺贝尔奖的人,在科学上就没有贡献了
项立刚反问:
什么时候诺贝尔奖支持过科学技术发展,那些得了奖的人,还有一个人在科学技术上面再有成就的吗?
这言外之意就是,得过诺贝尔奖的人,在科学上就没有贡献了。
真是这样吗?以项立刚的高智商,难道不知道有不少科学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吗?
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是在1903年,与丈夫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后来1911年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对于居里夫人来说,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得到的奖金,对她的科学研究难道没有帮助吗?
约翰·巴丁1956年获物理学奖 , 1972年再次获物理学奖;弗雷德里克·桑格1958年获化学奖 ,1980年再次获化学奖;巴里·夏普莱斯 2001年获化学奖 ,2022年再次获化学奖。
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是大成就,这样的人肯定少,更多的人肯定会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还会取得其他级别低一些的成就。
比如杨振宁,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几十年里,难道他就再也没有取得其他成就了吗?不可能的。
谬论之四:中国的胰岛素人工合成没获得诺贝尔奖,所以评选不公正
项立刚说中国的胰岛素人工合成应该得诺贝尔奖的意思,就是要证明诺贝尔奖评选“带着很多的偏见和意识形态”。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中国的胰岛素人工合成,当年确实在杨振宁的支持下参与过诺贝尔奖评选,但是没有入选。为什么呢?
据了解,因为这项成果本质上是验证性工作,而非开创性工作。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科学家与德国科学家已经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知道了合成的基本策略,只不过做得效果不好。而中国科学家集体攻关,继续努力,改进方法,提高了效果。
而且,中国人工合成胰岛素是集体研究,虽然推荐了钮经义一个人参加评选,但实际上很难证明钮经义在研究中具有个人的独创性贡献。这个和屠呦呦不同。
项立刚还说,“得奖的人也未必是这项研究最优秀的人”,这更是谬论,不值一驳。
关于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项立刚应该重温自己在2015年说过的话,那时候还是理性的。
当然,现在的项立刚可能更加理性——为了迎合自己的基本盘而不顾一切地胡言乱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