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跟大家说明一下,之前我已经表达过我对孙坚这个历史人物的基本观点:这个人是杜月笙、黄金荣那样的乱世枭雄,但要说是什么英雄,尤其是说他是爱国英雄,这个我是坚决不认同的……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人对我口诛笔伐。今天我要重申一下我的观点,维持“原判”(仅限于我个人的判定)
孙坚这个人隆重登上历史舞台的具体时间是190年冬天,也就是群雄讨董的闹剧差不多结束了,然后已经迁都长安的董卓,越想心里越堵得慌,这帮瘪犊子,本太师已经各种让步了,他们为什么就是不认可我呢?所以在剿抚并用地搞定并州白波军后,开始对关东进行反击了。其实当时讨董联盟都解散了,你反击个啥?不就是逮到谁了谁倒霉呗!
![]()
董卓派疑兵在平阴津佯装渡河,暗派精兵在小平津偷渡绕过王匡军在后方猛击,在津北大破之,王匡主力基本被灭(王匡自此跟袁绍闹翻,后被袁绍指使小弟曹操杀了王匡全家)。
但是,董卓这次反击也就这点战绩拿得出手了,因为他接下来要遇到一个硬茬,他的名字叫孙坚。这个时候的孙坚,刚刚跟占据南阳的袁术处于蜜月期,袁术刚刚封他为豫州刺史,眼看着董卓的西北军在自己的地盘上到处祸祸,怒火中烧,你当谁家没人呢?我家的草原你咋能策马奔腾呢?直接进针刺穴,以十二成功力暴击了董卓军团(斩华雄就是这个时候完成的)。
先卖个关子,不说后面的剧情,我们来了解了解孙文台这个人。
![]()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也就是今天的苏州人。
这位江东猛虎的家世呢,有点云山雾罩的,陈寿同志说他“孤微发迹”,但《吴书》里面则说孙坚他们家世代在吴地当公务员。
上面两种说法谁更可信一点?自然是《三国志》!《吴书》写他们的第一代创业老板不得美言几句?其实大家去想一个问题,孙坚家真的是官宦世家,孙权后面称帝了,不得把他们家祖上那些有名有姓的老祖宗给封一遍?但孙权当皇帝之后,不立七庙,仅仅给他爹孙坚在长沙设了一庙、给他哥孙策在建邺设了一庙,再往上的“祖上”一个都没提?孙权不知道怎么光宗耀祖吗?大概率是他们家祖上上不得台面嘛!
后面在《宋书.符瑞志》中倒是提了一嘴孙坚的家世,原话是“孙坚之祖孙钟与母分居,遭岁荒,种瓜为业”。也就是说,孙坚家从他爷爷那一辈就没落了,成农民了。个人觉得这个说法跟《三国志》里的“孤微发迹”是可信度更高的。
![]()
出身不好的历史大人物,高低会有人帮你整出一点不同凡响出来的。比如孙坚,人家都说他们家祖坟冒青烟了,而是说他们家的祖坟坟头经常异光闪烁,上空还总飘着块五色的云。搞得当地乡亲们都恨不得去他们家祖坟上旅游打卡了。最终,乡亲们形成的舆论就是,这老孙家不得了,要出大人物了。
孙坚他爹自然是没有得到祖宗保佑,一生平平无奇。得到祖宗保佑的人是谁呢?就是孙坚!孙坚长大后,又帅又狠,堪称后汉版本的陈浩南。
精神小伙孙坚十七岁那年,跟他爹在一次行船过程中,看到了一帮匪徒打劫了商人,还有恃无恐地就地分赃,吓得其他商船都不敢靠岸。孙坚和他爹按照情况推断应该就是给人押船的。孙坚觉得这帮不开眼的小黄毛冒犯了自己,于是便跟他爹说,自己要去宰了这帮小黄毛。他爹自然不会让自己儿子这么冲动,叫他别逞英雄。但孙坚根本不听他的,一个猛子扎进水里,游上岸就将军附体,跟指挥大部队一样要围剿那帮混混。其实也就跟我们今天大喊“帽子叔叔来了”差不多。吓得那帮匪徒四处逃窜,孙坚还追上去砍死一个……
这是因为当时的围观群众很多,再加上孙坚挺身而出确实是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所以孙坚的名号在当地不胫而走。出名了的孙坚被当地政府召署为假尉(相当于协警)。
![]()
这个时候,大家可能还不觉得孙坚这个人有什么问题,就是一个敢于行侠仗义的青年侠客嘛!但是,不要急着下结论,会有明眼人会看清孙坚的本质的。
孙坚到了找对象的年龄了,直接就相中了当地大户吴家的闺女,这个后来吴国太(最近在网络上被拉出来跟曹操玩梗,很是火爆)当时吴姑娘是当地的一个网红,才貌双全,家世还好,妥妥的白富美。
不贪财、不好色的孙导知道按照自己的家庭条件走正常的流程肯定是追求不到吴姑娘的,直接自导自演了一部在当时让人瞠目结舌的勇敢追求美好爱情的大剧。他没找任何人说媒,也没让他爹去提亲,直接自己就去了吴府,开门见山地对吴家人说,我看中你家闺女了,要当你家姑爷,谁赞成谁反对?
![]()
懵逼了的吴家亲戚表示,这是弄哪一出呢?于是赶紧开会交流意见,最终的结果是“吴氏亲戚嫌坚轻狡,将拒焉,坚甚以惭恨。”啥意思呢?吴家人认为孙坚是轻浮狡诈之徒,不是啥好人,所以拒绝把闺女嫁给他。孙坚因此怀恨在心。
后来,估计是孙坚放了狠话,你们不把闺女嫁给我,小心我灭你全家,吴姑娘对家人们说,别因我一个人连累全家,婚姻是命中注定的,牺牲我一个幸福全家人吧。这样,孙坚才成功抱得美人归。
夫人谓亲戚曰: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命也。于是遂许为婚
![]()
相信大家都有正常的理解力哈,就孙坚这种做派,放到哪个时代和社会,都是妥妥的臭流氓嘛!逼得别人把女儿嫁给自己,这跟大家印象中的恶霸,有啥区别?当今社会,有很多女孩子跟吴姑娘一样的遭遇,不嫁给我或者敢跟我离婚,我就用刀子跟你们家人说话……
咱可以大胆地断定,吴姑娘确实是以自我捐躯的方式救了她们全家,因为按照孙坚后面所表现出来的暴行和孙坚刻在骨子里的人生信条,确实是谁敢瞧不起我我就弄死谁。
![]()
但总体来说,孙坚算得上是恰逢其时,东汉末年,天下已经不太平了,猛男的机遇是要多于和平时代的。172年,孙坚在会稽郡帮助官府平乱有功,正式踏入仕途,历任盐渎丞、盱眙丞、下邳丞。然后,以黑白两道的双重身份聚集一帮兄弟——往来者常数百人,坚接抚待养,有若子弟焉。
别看只有几百人,其实几百人的队伍在动乱时期是可以登上很高的舞台了。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汉灵帝直接发动了人民战争,欢迎所有官方和民间势力加入平乱行动,立功者大大有赏。刘备就是借这个机会小小地雄起一把的。孙坚更是借这个机会登堂入室了,朝廷的中郎将朱俊是会稽郡人,听说家乡(苏杭一体)出了个猛男,便征召孙坚给自己来当佐军司马(看名字就知道是帮架的)。然后,大家也知道,只闹腾了九个月的黄巾起义,其实某种程度就是给各位猛男刷战绩的,反正孙坚作战挺猛,杀疯了。还在政府军夺回宛城一战中,立下了先登(第一个攻上城楼,与斩将、夺旗、陷阵并列四大军功之最)大功。战后,被封为别部司马(刘备在公孙瓒手下最开始就是这岗位)。
![]()
185年,凉州(今宁夏)的边章与韩遂叛乱,董卓征讨不利,朝廷派张温平叛。恰巧张温也是吴郡人,还是个文官,于是又把孙坚这个猛男老乡带去西北了。
结果到了关中后,董卓作为地方军阀,对张温这个中央特派员不咋搭理,总之就是不把张温放在眼里,他想咋滴就咋滴。孙坚一见就来火了,你董卓一个西北莽夫,也不去江东打听打听,你孙爷什么时候看过别人的脸色?直接跟张温请命,要去宰了董卓。
![]()
孙坚这家伙是典型不怕事情搞大,先自己爽了再说,他杀董卓可能比较容易。可是董卓被杀之后呢?董卓那帮手下跟他的手下一样,都是偏帮派组织性质的,谁能镇得住他们?他们不直接反了?这个猛男,武力值爆棚是他唯一的优点,其余各方面是真的乏善可陈。对了,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会生儿子,他的几个儿子确实都不错。
总之,大家记住,孙坚这个人是暴躁冲动型的,做事是不考虑后果的,典型的亡命之徒。后来,他还会让大家大开眼界的。
反正经此一事,残暴的董卓和勇猛的孙坚是互相记住了。多说一句哈,都是著名狠人,单论军事眼光和水平,董卓差孙坚不是一点点。孙坚这货是真的能打。
![]()
187年,荆南四郡又乱了,朝廷派孙坚为长沙太守去平事。这个时候,孙坚已经是东汉的中高层干部了,还是实权一把手。
猛男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孙坚到了长沙,三下五除二就扫平了乱匪,因功被封为乌程侯。都是侯爷级别的贵族人士了。
等到189年年底,东郡太守桥瑁号召天下群雄共同讨伐董卓的时候,可把孙坚激动坏了,这种事情怎么少得了我江东猛虎?立马就起兵北上了。
那么,孙坚这么积极地北上真的是为了讨伐国贼董卓吗?名义上是的,实际上并不见得。从他后面的种种行为来看,这家伙是要去浑水摸鱼、抢占地盘的。换句话说,他的本质上跟进京的董卓是一模一样的。
![]()
孙坚北上,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了荆州刺史王叡(琅玡王氏,王导那个家族)。因为点啥呢?出身高门大族的王叡有点清高,看不上出身低微的孙坚,平时没少拿话讽刺他。
这事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王叡当时是孙坚的顶头上司,有点清高和傲慢,其实也很正常。但不好意思,王叡你点背,你碰到狠角色了。另外,王叡的上下级关系处理得很不好,跟另一个下属武陵太守曹寅关系也不好,还扬言要杀了曹寅。从长沙北上是要经过武陵(常德)的,曹寅就挑拨孙坚去杀王叡。曹寅还真找对人了,孙坚这暴脾气,忍得了王叡这种傲慢领导?
孙坚带兵到了江陵城下,王叡问他们这是要干嘛?孙坚躲在部队里不露面,交代手下人回答说,自己这是北上去为国效力,请领导劳军一下、赞助点路费。王叡表示自己家也快揭不开锅了,不信你们就自己派人进城来看。结果孙坚就混在小股部队里进城了,见到王叡就直接打着中央的名义说要弄死王叡。王叡表示自己没犯啥罪呀,孙坚说,无能就是你的罪过。最后,活活把王叡给逼死了。
![]()
瞧瞧孙坚干的这点逼事,跟土匪有啥区别呢?人家王叡是朝廷任命的荆州刺史,是你的顶头上司,你就没走任何司法流程就把人家给杀了,关键连个正经理由都没有……就因为别人平时看不上你,你就把人家给杀了?要这么说,曹操得把士族集团杀光!刘备要把大汉官员杀一大半!这里不得不说,吴国太是真有先见之明呀,你不嫁试试?看孙坚会不会杀你全家?
孙坚用这种无赖的方式逼死王叡,其实还有一个隐形的目的,那就是他要把荆州比他级别高的朝廷命官弄死,到时候,大家都是太守级别,谁拳头硬谁就当荆州老大呗。但是,孙坚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他逼死王叡却迎来了他的生命终结者。
![]()
话分两头说,即便你孙坚就是一个混世魔王,也是一个比较糊涂的混世魔王。你在江陵夺权之后,正确的搞法有两个嘛:第一个你要立忠臣牌坊,就跟曹操一样,使劲往前冲呀,冲上去你不就成了跟曹操一样的热血青年了?第二个你要当乱世枭雄,你拿下南郡(治所江陵)后,就不要再往北打了呀,北边是哪里了?是当时的天下第一郡南阳郡,那个地方你拿得下吗?占据荆州一大半,让子弹飞一会不香吗?
是时候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南阳郡了,南阳郡是东汉老祖宗刘秀的老家,也是当时士族集团三巨头之一(南阳、颍川、汝南),经过东汉一朝的各种政策照顾,已经是公认的天下第一大郡。大家可以仔细看看上面的地图,当时的南阳郡南面到襄阳,西面逼近武关,东面囊括湖北的随枣通道,北面接壤洛阳盆地,相当的威武雄壮呀!(现在关于诸葛亮的躬耕之地在今日之南阳还是襄阳的争议,可以看图说话哈)
![]()
南阳的时任太守是张咨,张咨家是颍川大族,他也是跟张邈一个级别的士族大佬,同一批被董卓外放的。人家背后站着的是整个士族集团,可能接受你一个寒门出身、以下犯上的狂徒吗?这地方,后来士族“八俊”之一的刘表都不得不扔出去当战略缓冲区、四世三公背景的袁术都镇不住,你孙坚凭啥觉得自己可以据为己有呢?
是的!南阳郡是当时的人口、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第一郡,你孙坚眼馋了,但关键是你拿得住吗?你把你战线推到襄阳北的汉水,然后静观天下之变,这多好呀!结果,孙坚这货直接拱到了南阳。还是老套路,要求张咨给他提供军粮。但是张咨根本不搭理他,加上王叡的前车之鉴,连见孙坚都不见。
![]()
孙坚这货因为太想得到南阳郡了,又开始玩阴的了,他请你一大帮群演,把自己快不行了的信息搞得人尽皆知,然后派人去跟张咨说,我不行了,我的兄弟们没人带了,都托付给你了。结果张咨信以为真,带着五六百人到孙坚那里准备接收部队,被孙坚从床上跳起来给杀了。
可是,杀了张咨,南阳就是你孙坚的吗?南阳的本土势力一方面花钱消灾稳住孙坚,一方面共同推举当时在南阳落脚的袁术为主。咱便宜谁也不会便宜你孙坚这个王八蛋,你这人做事太没底线了,谁敢跟你待在一个屋檐下?
![]()
他们老孙家后面建立的东吴政权古往今来都被人诟病,其实根子就在孙坚这里。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嘛,这一顿乱拱,全天下的士族都不认可你们家了,你让你的儿孙们怎么去填这个坑呢?得亏你们家出了一文一武两个优秀儿子,再加上有袁术、周瑜等不按套路出牌的大咖帮你们家圆场,还有天下大乱后的地方自保心理加持……你们老孙家才堪堪站稳脚跟。
但是,别的不说,到处施暴的孙坚,即将迎来他的报应了。顶配的硬件、拉胯的软件,典型的报复性、攻击型人格,死于非命很正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