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前言
27岁的蔡磊揣着对深圳“望郎归”美景的期待,独自闯进了这片明晃晃标着“禁止入内”的未开发区域。
两个多月的失联煎熬后,他的遗骸终于在半山腰的巨石下被找到,死状凄惨得让人不忍细述。更让人心里发堵的是,他倒下的地方离路边仅50米,之前搜救人员明明在附近反复排查,却偏偏错过了这短短一段距离。
![]()
明明有多年徒步经验,也熟悉深圳周边地形,他为何还是栽在了这片被官方多次警示的野山?
那近在咫尺的50米,究竟是杂草遮挡的巧合,还是未开发区域搜救时难以突破的盲区?
诱人美景下的致命风险
深圳大鹏半岛的“望郎归”,这些年成了不少户外爱好者追捧的网红地。
![]()
这里能看到270度无遮挡的海景,站在山顶还能俯瞰好几座小岛,加上那个关于女子盼夫归的凄美人传说,总让人觉得来了能收获特别的体验。
也正因独特的地势,很多人把这儿当成徒步挑战的目标,觉得能征服这儿特有成就感,可很少有人真的把“未开发区域”这几个字放在心上。
这儿没有安保人员巡逻,手机信号到了山里基本就断了,山壁又陡又滑,天气更是说变就变,前一秒还晴天,下一秒可能就起雾。
![]()
相关部门早就立了“禁止入内”的牌子,可不少人觉得那是“吓唬新手”,照样往里闯。
蔡磊就是冲着这儿来的,他今年27岁,老家在贵州毕节,在深圳待了好些年,平时特别喜欢户外运动,徒步过不少地方,经验不算少。
身边人提起他,都说他性格开朗,跟谁都合得来,工作上也勤快踏实,失联前一天还跟朋友一起吃饭聊天,没跟任何人闹过矛盾。
按说他该知道野山的风险,可他还是选了一个人去“望郎归”。
![]()
现在很多徒步的人都有个误区,觉得“望郎归”走的人多,就算是“成熟路线”,可再成熟它也是没开发的野山,该有的危险一点没少。
蔡磊大概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觉得自己有经验能应付,没多犹豫就一个人出发了,这种对“经验”的过度自信,往往是户外出事的开始。
从登顶到遗骸发现
8月10号下午一点半左右,蔡磊自己开车到了鹿嘴山庄的停车场,选了鹿雁科考线往上爬。
![]()
他体力不错,加上有徒步经验,才三个小时就登顶了。
下午四点半的时候,他还跟女友发了山顶的风景照片和视频,说自己准备下山,语气里还带着看到美景的开心。
可谁也没想到,这成了他最后留下的消息。
女友晚上想再跟他联系,发消息、打电话都没回应,一开始还以为他下山路上信号不好,没太在意。
![]()
直到第二天,蔡磊没去公司上班,同事联系不上他,赶紧告诉了家属,大家这才慌了神,意识到可能出了事。
那天傍晚六点十五分,监控最后一次拍到蔡磊,地点在大水坑湾的海岸边。
那时候天已经暗下来,海边的潮水也开始涨了,有个船主看到他独自在岸边,还主动喊他上船躲躲潮水,说天黑涨潮不安全。
![]()
可蔡磊摇了摇头,还是想着沿着海岸线往回走。
在户外,有时候多听一句劝,可能就能避开危险,可他当时大概觉得自己能找到路。
后来晚上七点多,有三艘快艇从杨梅坑过来,在养殖场附近的海域找了一圈,也没见着他的影子。
家属后来推断,蔡磊的失联时间可能就在晚上九点前。
![]()
直到10月18号晚上,有个网友在网上联系上蔡磊的哥哥,说在“望郎归”半山腰的一块大石头下看到了遗体。
遗体穿的衣服,跟蔡磊当时穿的绿色防晒衣、黑白条纹短袖、黑色长裤、白色板鞋一模一样,现场还能清楚看到那双白色板鞋。
只是两个多月过去,遗体已经腐烂得很严重,死状特别凄惨。
![]()
更让人心里堵得慌的是,他倒下的地方离路边就差50米左右,之前搜救的人明明在附近找过,却因为杂草太多、地形隐蔽,没发现他——这50米的距离,成了永远的遗憾。
多方联动搜救
蔡磊失联后,家属第一时间就报了警,警方和大鹏新区很快就组织了搜救队,足足有上百人,还调了5架无人机,连能夜视的热成像无人机都用上了,可一开始怎么找都没线索。
![]()
山里的地形太复杂,到处是杂草和岔路,没开发的区域又没有路标,搜起来特别费劲。
大概从8月14号开始,事情有了一点小转机,运营商每天早上七点二十分,都能收到蔡磊手机的闹钟信号,定位显示在高崖附近。
家属和搜救队都抱着希望,觉得他可能是困在那片区域,只是没法联系外界,搜救范围也往高崖附近缩小了。
可到了8月16号,那个闹钟信号突然没了,估计是手机没电或者关机了,这唯一的线索也断了。
![]()
家属急得没办法,只能一次次更新寻人信息。
8月17号第一次发寻人启事的时候,说5天内找到人就给5万酬金,过了8月23号再找到人就给2万。
后来见还是没消息,又把悬赏提了级,明确说要是能提供线索帮着找到活人,给5万;要是有人能自己找到活人,给10万;就算最后找到的是遗体,也给5万。
他们还特意补办了蔡磊的手机卡,想通过设备定位软件找找看,可一点回应都没有。
![]()
那种想抓住任何希望,却一次次落空的心情,外人很难体会。
不光是官方和家属,不少热心驴友也主动伸了手。
有人建了个几百人的搜救群,大家在群里分享线索、商量搜救路线,还有人自发上山帮忙找。
其中有个救援志愿者,本身就熟悉“望郎归”的路线,前后六次主动参与搜救,可每次都失望而归。
![]()
直到10月19号,警方把遗骸带走做DNA比对,蔡磊的哥哥在网上发了消息,说虽然DNA结果还没出来,但遗体的衣着、发现的位置这些证据,已经能确定是蔡磊了。
他还说后续还有很多事要处理,就不再回应相关的消息了,两个多月的等待,最后等来这样的结果,对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户外徒步别侥幸
蔡磊这次出事,其实能看出两个很明显的安全误区,他穿的衣服倒是符合户外的基本需求,绿色防晒衣、黑白条纹短袖,能应对山里的温差,可他不该一个人走野路。
![]()
户外徒步最忌讳“独行”,真遇到滑坠、迷路这些突发情况,连个能帮忙呼救、搭把手的人都没有,风险直接翻倍。
另一个误区就是导航工具的选择,蔡磊用的是普通的地图软件,可这种软件在未开发的野山里根本不好使,很多小路标不出来,很容易导偏。
救援志愿者后来都说,户外必须用专业的户外助手软件,能标野路、记录轨迹,关键时刻能救命。
![]()
蔡磊有徒步经验,却在这种基础的安全问题上犯了错,说到底还是没把“风险”二字刻在心里。
而且“望郎归”这地方,之前就出过不少事。
深圳官方也提醒过好多次,这地方没安保、没信号,一旦有人迷路或受伤,救援时间常常要超过10个小时,可这些教训还是没让所有人警惕。
![]()
很多人去户外徒步,总想着“征服”某座山、某个路线,觉得这样才有成就感,却忘了登山的初衷该是享受路上的风景,是平安回到家人身边。
那些网红打卡点的美景再好看,也比不上“平安回家”重要。
出门前选正规的路线,带好急救包和能联系上人的设备,提前看看天气和安全提醒,再约上两三个朋友一起,路上常跟家里报个信,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安全准则,可很多人就是不当回事。
![]()
结语
蔡磊的事不是个例,每年都有驴友在野山失联、迷路或者坠崖。
他倒下的地方离路边就50米,搜救的人差一点就找到了,这份遗憾更该让大家记住:未开发的区域从来都不是“挑战自我”的舞台,而是藏着致命风险的陷阱。
![]()
别再为了所谓的“美景”或者“成就感”冒险,毕竟活着,才能看到更多风景。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源:
1. 27岁贵州小伙在深圳“望郎归”山区徒步失联70余天 家属:确认找到,已不幸遇难 红星新闻 2025-10-20
2. 环球网2025-10-20——失联约70日,深圳望郎归登山27岁男子遗体疑被找到,正等待警方确认,其哥哥称男子手机仍未被找到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