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龙诗慧
编辑 / 兰雨
在日产中国40周年庆生之际,官方在微博发起“NI家的老车是一部活相册”的超话活动,结果一下子点燃了那些年,大家对日产的共同回忆。
从公爵、天籁(参数丨图片)的“大沙发”到买菜车“轩逸王”,从SUV标杆奇骏到硬核皮卡纳瓦拉,哦,当然还有那辆“永远不会堵车”的GT-R,那些年,日产Nissan就是千万中国家庭生活的印记,皮质座椅的划痕里藏着笑与泪,大沙发牵绊着家常细碎的温情。
![]()
的确,流量为王的今天,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在哪个社交媒体看到热度怎么高,每个人都发自内心话的传播了,尤其主角还是个“不受待见”的传统车企。能让不爱在舆论场争一日之长短的日产用户站出来说话,没有比这个更好的生日礼物了。但这种“借古托今”是有风险的,弄不好就给人一个昔日荣光很好,如今了然的落幕对比。
![]()
但这一次,日产承接住了,而且承接的这份力量,对比国内各个拿出最强资源,铆足劲转型的外资品牌,日产中国的“GLOCAL”(全球-本土)都要来得底气十足。
日产不一样了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日产中国的9月销量为61552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微增0.26%,虽然仅有一辆轩逸销量过万,但继续蝉联燃油轿车冠军;转型之作日产N7销量6410辆,虽然跟新势力“爆款”有差距,但也连续三个月蝉联合资品牌纯电轿车销冠,更重要的是,这辆寄予厚望的转型之作,稳态占了日产总销量10%并逐步爬升,N7承载着品牌转型、稳住市场规模效应,和验证“日产不只是会造燃油车,也会做新能源车”的命题。
![]()
当然,单凭这半年的数据要证明还是太早,但自从N7敢用11.99万元“疯狂定价”向市场开启反攻,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日产中国出现了。于是乎,当40年的生日派对开启的时候,日产把1973年CEDRIC、战神GT-R等传奇车型精精神神地摆在台面,和最新的日产N6串联在一起,外加一个“小甜点”——Z NISMO小战神明年引入中国,你瞬间懂了。这一连串,都是日产N7一炮走红之后,让中国业务重回增长态势,证明自己的爆火不是昙花一现。
![]()
如何对外展示“技术日产”DNA没变,还要以中国速度拥抱技术迭代?如何在合资模式框架内,与中方合作伙伴扩大规模和地位?如何既要在中国赌桌上争一争,刷新消费者对日产品牌的认知?还要稳当穿越周期,给日产全球市场带去新的格局?
![]()
四十不惑的日产中国,就是把这些问题想得最彻底,躬身入局投入力量最大,背水一战决心最强的合资车企,没有之一。
最不像日企的日系车企
其实越了解日产,你越发现它是最不像日企的日系车企。
远的不说,今年每家合资车企都趋之若鹜启动“本土化2.0战略”,但从2年前的2023年起,日产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当时还没提出“GLOCAL”模式,就授权中国团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大的主动权,让中方主导开发的新一代车型。目前,在确保日产品质和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中国团队已将产品研发时间缩短至24个月内,日产N7从开发到上市就只用了18个月,创下日产全球最快记录,只不过没有大力宣扬,而憋着一口劲猛做。
![]()
“日系战略保守,转型慢”,随着日产N7的出现,这些标签已跟日产渐行渐远,而第四季度,配备鸿蒙驾驶舱5.0的天籁要来,就给日系B级油车一扫灰霾。要知道,今年合资2.0转型,着力点都在新能源车上了,纵使对燃油基盘没有放弃,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合资车企们没有太多招数挽留油车用户的心。油车的改款升级,智能化也仅限于小修小补,把大屏和8155芯片搞起来,嵌个AI大模型,价格再往下探一点,完事。
![]()
而日产呢?给天籁一步到位换上鸿蒙5智能座舱,让其变成第一款与华为鸿蒙生态紧密结合的燃油B级车。不是说当下驾驶舱非鸿蒙不可,但油车“小改价格下压”用空间换时间,何尝不是被动的退守?合资燃油车在智能化上,还有想象的空间吗?天籁鸿蒙座舱就给出了一种可能,而且根据消息,新车2.0T版本的预售价16-18万元,相较现款也进一步下探,这才叫合资在思想和行动上,与主流车市同频共振。
另一方面,当所有外资车企都在宣扬下一代车型要向年轻、创新风格靠的时候,日产默默无声的又走在了最前面。
![]()
分享一个很小的细节,当晚40周年的晚会上,用时最长的一Part,是来自日产中国设计中心的年轻设计师分享,台上把N6、N7和FrontierPro设计的点点滴滴聊得火热,台下坐在第一排的日产高层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就差没拿小本本记录了。窥孔见豹,日产非常注重中国团队的意见,尤其是年轻人的意见,不是装出来的。
“把舞台交给年轻人”,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中国通”马智欣如是说。
![]()
那台极具未来感的FrontierPro皮卡,竟然是00后设计师的作品,他的灵感源于皮卡坚固的大梁结构与日产经典设计语言的融合,跟传统皮卡比,很潮玩很探索的味道。设计师说他的方案最终入选时,自己也很惊讶,没想到日产真的如此接纳年轻人的想法。
这就是日产放手让本土团队主导的结果,从品牌DNA延伸,跳脱四平八稳的合资车企框框,到潮流里找时代共鸣;其实现在合资车企喊“本土化”一浪高过接一浪,原创设计就是最真诚、最直接的判定标准,好不好看,目标人群爱不爱奠定一台车走多远的基础。而在N7渐入佳境之后,日产GLOCAL战略明显加快且自信,一方面,规划好的多元化动力的布局渐成型,全球首款插混轿车N6要来,势必与N7形成互补效应,扩大消费层面,从而补齐日产在华失落的销量存在感;另一方面,通过全新的车型矩阵,也是全面焕新中国消费者对日产的形象。
![]()
很多人都担忧,等2.0转型后,合资品牌要怎么保持自己的特色,尤其借用中方技术输出的电池、电驱、智能驾驶等技术输出后,未削弱日产品牌的调性,品牌DNA更有所加强。这点日产是有底气的,通过在Formula E赛事积累的“从赛道到街道”战略,2027年前在中国投放的新能源车,都会用上赛事转化为民用的技术,日产不仅要在中国卖新能源车,更是把中国变成品牌先进技术下放的策源地、战略试验田。
![]()
关于N6和FrontierPro皮卡技术,会上没讲太多,只是留了“钩子” 年底上市。但好的产品是自己会说话, 目前市场对这两款新车铺天盖地的关注和好评,都在验证日产拥抱中国市场的姿态是对的,节奏也在日系的前头。尤其是N6体现智能化“技术反哺”——续航破千、L3智驾,又给“可靠、舒适、安全”品牌DNA注入年轻化创新能力。日产现在平衡开放的火候,比年初N7上市时还更进一步。
车厘子观察
日产中国“不惑”的支点
最敢想、最开放、最真诚、最不像日企的“Glocal”转型背后,中国市场是日产只许胜不许败的一战,也是日产Re:Nissan将电动车作为未来核心产品,复兴的最重要一环。这就决定了日产既要把自己“小宇宙”发挥到极致,还必须得到中方伙伴的全面支持。
![]()
我们认为,继续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深度绑定,将成为40+日产中国的“不惑”支点。
从2003年成立,日产与东风的合资公司到现在还是中国汽车合作规模最大,合作层次最深、合作领域最广的合资项目。而在40周年庆上,我们看到东风有限送上 “资本合资、战略合心、行动合力”的大礼,一是助力日产GLOCAL模式的全面落地,二是中国速度的高效协同,三是坚守日产的全球品质。
换句话说,东风日产接下来,在2027年前推出10款新能源车所要打的一场场转型之战,中方在经销商,供应链和生态链资源等重要维度都“倾囊相授”。而从明年起,日产将从中国出口明星电动车,目标市场包括东南亚、中东及其他地区,中国工厂也成为日产全球EV供应链的重要支柱,得到东风有限的全力支持,日产的复兴计划更事半功倍。
新能源时代,日产依然有实力站在赛场中央吗?
![]()
就算一个晚会不能回答,但日产中国自我革新的决心,是肉眼可见的,我想这也是全新Solgan“尽兴由NI”提出的初衷,点出日产之后想做中国消费者“智能陪伴”,以前是“技术日产”,现在是以技术底蕴为基,中国市场的需求为创新之翼,以“人车生活”为支点,在电动化浪潮中重塑竞争力,并在全球维度推进日产的崛起复兴。
就如同GT-R在场内点火那下,点燃在坐所有人的激情,有像N7、N6和Z NISMO相伴,下一个40年,日产中国的“尽兴”就安排上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