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彭祎
三十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锅炉爆炸让刘女士(化姓)的双眼和面部被灼热的蒸汽与碎片严重损伤。由于当时家庭经济困难,她未能接受系统的眼科治疗。自此,她的视力在随后的三十年中持续恶化,生活也一步步陷入困境。近日,在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的帮助下,52岁的刘女士成功接受角膜移植手术,迎来清晰世界。术后,她的视力恢复至0.2,激动地表示:“已经非常满意了。”
时间回溯到三十年前,刘女士刚二十多岁,正忙于工作。一场意外的锅炉爆炸,改变了她的生活。灼热的蒸汽和碎片,严重损伤了她的双眼和面部,视力从那时候起就开始变差。受限于家庭经济条件,刘女士始终未能接受进一步的眼科专科治疗。此后数十年间,她的视力持续下降,左眼甚至无法辨识光线方向,日常行走需依靠拐杖艰难摸索,生活陷入重重困境。
现在她52岁,本该享受家庭生活,却因为眼睛不好只能待在家里,就连买菜、做饭这种简单的事,都得靠丈夫帮忙。而她的丈夫同样身患残疾,家庭的重担让这对夫妻举步维艰。直到最近,在双眼视力几近完全丧失、生活难以自理的情况下,刘女士抱着一线希望,来到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求助。
接诊的眼表及角膜病专科副主任医师杨万举博士,为刘女士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结果显示,刘女士的右眼仅能勉强看清40厘米处的手指,左眼则仅存光感。经综合诊断,刘女士被确诊为“双眼盲、双眼角膜白斑、双眼角膜血管翳”。
![]()
杨万举为患者检查
原来,三十年前的烧伤导致刘女士双眼角膜瘢痕化,在角膜下方形成了厚厚的白斑,同时,由于烧伤导致的角膜缘干细胞功能障碍,结膜血管也逐渐长入角膜缘,形成角膜血管翳。当角膜被蒙上瘢痕和血管组织时,光线便无法正常通过到达眼底,从而造成视力严重下降。“对于这种情况,保守治疗已无效,唯一能改善视力的方法是施行角膜移植手术,用一枚透明健康的角膜替换她眼前这片浑浊的‘毛玻璃’。”杨万举解释。
手术是明确的希望所在,但手术费用却让刘女士一家望而却步。了解到刘女士家庭经济困难,且丈夫也是残疾人后,杨万举第一时间为刘女士申请了“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症公益救助项目,并成功为其争取到了5000元的救助金。这笔钱极大地减轻了刘女士一家的经济负担,也让手术得以顺利提上日程。
完善术前准备后,杨万举为刘女士施行了左眼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术中切除了刘女士左眼中央区角膜的上皮层、前弹力层及基质层,使用透明的深板层角膜移植在植床上,在保证中央区角膜透明度的同时,也最大程度避免术后较重的排斥反应。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恢复,刘女士的视力从术前的“仅存光感”显著提升至0.2。
“角膜移植手术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个性化定制手术方式,针对角膜不同的病变部位和层次选择角膜移植片的大小、层次,有些时候还需要联合羊膜移植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从而在保证术后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发生术后并发症,降低原发病复发的可能性。”杨万举介绍。
“0.2,我很满意,非常满意!现在我能自己走路,能看清家里的东西,能照顾老伴了……”刘女士的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视力的恢复不仅让她重获生活自理能力,更让她找回了尊严与对生活的信心。
杨万举指出,眼部外伤,尤其是烧伤后,易引发角膜血管翳、角膜白斑等后遗症,导致视力低下。他提醒,眼睛受伤后除了急性期处理,还必须进行长期定期随访,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于角膜白斑终末期患者,角膜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复明手段。
据了解,“你是我的眼”公益项目自启动以来,已累计资助数千名贫困角膜盲症患者重见光明。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作为项目定点医院,将持续为符合条件的患者提供医疗援助,助力更多角膜盲症患者拥抱清晰“视界”。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