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0日讯 山东肥城市以片区联建为重要抓手,通过整合资源、聚合产业、融合治理,破解昔日村庄“散、弱、小”发展难题,让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引擎”,为实现共同富裕探索出务实路径。
走进肥城市仪阳街道西鲍村的甘薯种植基地,连片的甘薯藤蔓长势旺盛、郁郁葱葱,村民们正忙着除草、管护,再过十几天,这里将迎来大面积丰收。
这片即将迎来丰收的土地,过去只是零散种植的地块,甘薯种植规模小、销路窄,村民增收始终面临难题。为打破这一困境,肥城市仪阳街道整合西鲍、石坊、胡台、王家南阳四个村成立中心社区,联合省农科院建设甘薯育苗基地,形成“科研+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推动甘薯产业标准化、订单化发展。
如今这四个村已集体搬迁至街道驻地,村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同时党群服务中心也建成投用,群众办事更加便捷。
同样因片区联建而焕发活力的,还有肥城市湖屯镇的西杨片区。在石磨面粉加工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加紧赶制订单。
肥城市湖屯镇西杨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尹彦明介绍到:“我们借助片区联建的新契机,整合了70万元资金,采购石磨面粉加工设备,目前车间单日面粉生产量能达到4~5吨,平均每吨利润1000元”。
2024年3月,湖屯镇党委以西杨庄村为核心,辐射周边5个村组建西杨片区。通过整合各村土地与资金,投入500万元建设占地15亩的西杨片区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构建起从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
与此同时,肥城市湖屯镇还依托九丰智慧农业项目优势,联合前兴隆村、西湖西村等6个村联建打造“番茄红共富园区”项目,依托上级扶持资金,整合百亩土地,新建6个暖棚,18个冷棚,打造高标准番茄种植产业园,创新推出“拎包入驻”模式,由强村公司统一运营和管理,帮助薄弱村规避风险、稳定增收。
肥城市湖屯镇党委组织委员、统战委员 石君楠介绍到:“针对村集体经济收入在20万左右的薄弱村,是只需要支付低价的地租,就能够进入园区开展番茄种植。这一模式带来的土地亩产收益比传统种植模式提高了10倍,入住的村年均增收能超过5万元”。
据了解,“番茄红共富园区”还与泰山番茄创新研究院、泰山九丰公司建立深度战略合作,构建起“科技赋能+龙头带动+园区承载”的闭环发展模式,推动番茄产业向“系统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园区各村还因地制宜探索特色产业,前兴隆村通过引进泡菜加工和手工艺项目,盘活闲置厂房和劳动力,打造“共富工坊”,实现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产业兴则乡村兴,肥城通过资源整合、产业聚合、治理融合,以“联建”之力让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让村民腰包越来越鼓,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解锁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密码”。
闪电新闻记者 张天成 李翔宇 泰安台 张延美 肥城台 李言果 阴全胜 尚振鹏 泰安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