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科技服务促恢复,精准帮扶助振兴
——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深入三江开展稻渔产业灾后重建工作
为全力帮助三江侗族自治县应对洪涝灾害,推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稻渔产业复苏与发展,10月13日-17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三江科技特派团特色淡水鱼产业组与绿肥产业组专家组一行五人,圆满完成了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深入调研与现场技术服务工作。
![]()
投放泥鳅苗。韦小影摄
本次科技服务由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推广研究员、三江科技特派团特色淡水鱼产业组组长张秋明和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李忠义共同带队。专家组深入受灾一线,走访了多个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向受灾农户免费发放了优质泥鳅苗,助力他们及时补投、恢复生产。此次送苗活动覆盖7个乡镇共13个养殖示范点,涉及185亩稻田综合种养基地,累计投放37万尾体长8~10厘米的大规格泥鳅苗。预计养殖5个月后,可使这13个示范点的稻渔综合种养平均亩产值提高1000元。
![]()
查看绿肥生长情况。韦小影摄
专家组结合泥鳅苗的投放,重点围绕灾后稻田生态修复、鱼苗(泥鳅苗)补投时机与技巧、水质调控、病害防治以及绿肥种植以改良土壤等关键技术环节,为农户进行了详细讲解与示范。“既送鱼苗,又送技术”的帮扶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在恢复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极大地提振了他们的生产信心,为三江侗族自治县稻渔产业的快速复苏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力。同时,这次送苗活动也标志着《“稻+萍+泥鳅”生态养殖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科技项目试验研究与示范工作的正式启动,为后续生态养殖模式优化与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行动是继7月洪灾后迅速开展应急技术支持的延续与深化。学校始终秉持“崇德尚学 精技为农”的校训,将最前沿的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用的生产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通过持续参与科技特派团工作,切实履行了职业院校的社会责任,展现了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担当与作为,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了坚实的“农工”力量。(韦小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