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小便宜吃大亏,这话市民都明白,可在小便宜面前,有的人就是把持不住,抱着侥幸心理去试一试,结果损失惨重。这不,淄博一名市民,收到一个快递后扫码领了一箱牛奶,结果到最后,“花”3万元为这箱牛奶买了单。
10月11日,家住淄博的小琪收到一个陌生快递,好奇之下,她打开快递盒,发现里面有一张奖券。刮开显示有奖:名牌纯牛奶一箱。按照奖券上的说明,小琪扫码下载了一个APP,“助理”介绍说,他们这是一家短视频平台,做推广任务不仅能拿礼品,还有佣金。
小琪试着在平台上做了签到和分享,当天晚上,她就收到了送货上门的一箱牛奶和36元红包。小琪挺高兴,这不跟白捡的一样?
第二天,“助理”告诉小琪,当天的任务是需要充值38元,打赏给指定短视频作者后会带佣金返还。钱不多,小琪也没不舍得,毕竟前一天都收人家红包和牛奶了,这点钱就算不返,自己也不亏。打赏了这38块钱,她连本带利收到了88元。
第三天,任务又升级成了“打榜”,需要充值999元。这次钱数大了不少,不过有之前的经验,小琪信心十足,毫不犹豫转了账。可这次不灵了。骗子图穷匕见,利诱成功后,终于亮出了利刃。
最开始的理由是“操作错误”,需要做“修复任务”,小琪转账8000元。然后又说小琪“修复金额不够”,要她线下送2万元现金。已经投进去近一万了,小琪一心想把钱拿回来,失去了及时止损的最后机会。1万块钱一沓,一共两沓,不薄不厚,却是她孤注一掷的希望。
10月15日,小琪把钱用黑色塑料袋装起来,打车来到邹平一处偏僻的厂房外,放到路边的杂草丛中。骗子当然还有借口,说小琪“账户冻结”,要再交8万元“解封”。小琪终于绝望,接受了被骗的事实。
在这个骗局里,小琪并不是没有怀疑过,只是前有轻松返利的甜头,后有“沉没成本”的恐慌,让她丧失了清醒的判断。允诺给高额佣金,前期轻松返利,引诱大额投入后以各种理由拒绝返现是刷单骗局的主要特点,市民一定要熟记电诈手法,准确识别、远离电诈,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任灵芝 通讯员 岳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