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民间故事:烧饼里的秘密

0
分享至

  在清河镇上,提起李记烧饼铺,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掌柜的李大娘,年纪轻轻就守了寡,一个人含辛茹苦把独子根生拉扯大。

  这根生十八岁之前,也是个精神抖擞的小伙子,谁见了不夸一句“李大娘好福气”。

  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就在根生十八岁那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夹阴伤寒”把他撂倒了。

  这一病可就不得了,高烧七天七夜,人事不省,汤水不进。

  李大娘哭得眼泪都干了,求神拜佛,散尽家财请郎中,好不容易从阎王爷手里把儿子的命抢了回来。

  命是保住了,可这病根却落下了——男人的根本,那命根子,算是彻底废了。

  这就好比一棵正当年的青松,被雷劈了,外表看着还在,内里却已经空了,糟了。

  李大娘心急如焚,听信了“冲喜”能去病根的老话,急匆匆托媒人,花了些彩礼,从邻村娶来了一个叫秀姑的姑娘。

  这秀姑,娘家姓王,是穷苦人家出身,爹娘老实巴交,图李家有个铺面,女儿过去饿不着,也就应了。

  秀姑过门那天,穿着并不合身的大红嫁衣,盖头下的一张脸,清秀是清秀,却带着一股子怯生生的愁苦。

  她哪里知道,自己跳的不是福窝,而是火坑。

  新婚当晚,客人都散了,洞房里却传出了哭喊和鞭子声。

  根生拖着病体,手里攥着赶马的藤条,没头没脑地就往新娘子身上抽。

  “滚!贱人!你看我的眼神我都知道!你嫌我不是个男人!是不是!你们女人都一样,都是淫恶的东西!”

  根生双目赤红,状若疯魔。

  秀姑被打懵了,缩在墙角,浑身哆嗦,连哭都不敢大声。

  她不明白,自己什么都没做,为何会招来如此毒打。

  李大娘在外头听着,心里跟刀绞似的,一边是儿子,一边是刚过门的媳妇,她只能拍着门板哭喊:

  “儿啊!我的儿啊!别打了!这是给你冲喜的媳妇啊!”

  “冲喜?冲个屁喜!”根生嘶吼着,“我这身子好了吗?好了吗?娶个女人来天天恶心我!”

  从那天起,秀姑的苦日子就开了头。

  根生因为自身的残缺,心理变得极度扭曲,看世间所有女子都带着一股莫名的仇恨,觉得她们都在嘲笑自己。

  尤其觉得自己的妻子,任何一点示好都是为了那档子他再也无法完成的事。

  于是,秀姑就成了他宣泄痛苦和自卑的出气筒。

  稍有不顺心,或者仅仅是看到秀姑给他端茶倒水时低眉顺眼的样子,他就会暴怒起来,抄起手边任何东西——藤条、擀面杖、甚至烧火棍——往秀姑身上招呼。

  秀姑身上总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

  夏天不敢穿单衣,怕人看见胳膊上的青紫;冬天伤口结了痂,被厚衣服一磨,又是钻心地疼。

  她这日子,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她跑回娘家哭诉,爹娘除了陪着掉眼泪,也只能劝她:“闺女,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就是你的命啊,忍着吧……”

  婆婆李大娘起初还劝几句,后来见儿子越发疯魔,劝也无用,反而可能引火烧身,也就渐渐麻木了,只是私下里对秀姑的饭菜稍微好一点,也算是一点无奈的补偿。

  李家的营生,就是祖传的烤烧饼。

  秀姑过门后,这揉面、发面、调馅、烤饼的活计,自然大半落在了她身上。

  天不亮,镇上人家还在睡梦中,李家厨房的灯就亮了。

  秀姑瘦弱的身影开始在灶台前忙碌,和面、生火……她那双手,因常年劳作和冻伤,布满裂口,揉面时疼得直抽冷气。

  可即便如此,她做的烧饼,却格外受欢迎。面发得透,火候掌握得好,外皮酥脆,内里松软。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李记烧饼铺后面就是李家人住的地方,李大娘不忍心看到儿媳身上越添越多的伤痕,怕她整天在跟前惹得儿子更加不快,想出个法子,对秀姑说:

  “咱家铺面小,你挑个担子,到镇口人多的地方卖去,也好多招揽些客人。”

  于是,每天清晨,秀姑都会挎着大竹篮,到镇中心的街市上去叫卖。

  “卖——烧——饼——嘞——热乎的芝麻烧饼——”

  她的叫卖声不高,带着点怯,却清晰地传进每条小巷。

  街坊四邻谁不知道根生家的那点事?

  女人们看见秀姑手腕上遮不住的血棱子,都暗暗叹气。

  男人们虽不好说什么,买饼时也会多照顾她生意。

  常有那心善的大娘拉着她的手说:“根生家的,不容易啊……给我来两个饼。”

  多给的一两个铜板,算是无声的接济。

  日子就像镇头那架老水车,吱吱呀呀地往前熬。

  转眼到了春暖花开的三月三,镇上来了个新面孔——约莫四十出头的书生,姓冯,是个秀才。

  听说考了半辈子,连个举人也没中上,家徒四壁,只剩下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还有那几分不合时宜的清高架势。

  这冯秀才也成了秀姑烧饼摊的常客。他几乎天天来,却总是囊中羞涩。

  “这位……娘子,”冯秀才第一次来时,作了个揖,脸上有些窘迫,“不知……不知这烧饼,能否……赊欠一日?明日,明日定当一并奉还。”

  秀姑看着他消瘦的面颊,深陷的眼窝,还有那带着补丁却浆洗得干净的衣袖,心里一软。

  “唉,都是苦命人。”她心想,便低声道:“先生拿去吃吧,不值几个钱。”

  有时,冯秀才掏出几个铜板,秀姑也只收一半,谎称:“今日饼做多了,便宜卖。”

  一来二去,两人便熟了。

  递饼,接饼,指尖难免相触。

  秀姑会飞快地抬眼看一下秀才,遇上对方也正看她,那眼神里似乎有别样的东西,让她心头像揣了只小鹿,砰砰乱跳,脸上也飞起两朵红云。

  冯秀才呢,接过饼,总会文绉绉地说一句:“多谢娘子。”

  那眼神在她脸上停留的时间,似乎也比寻常顾客长了些。

  这女人家啊,尤其是秀姑这样从未尝过情爱滋味,终日活在拳脚下的女人,一旦遇到一点似是而非的温暖,

  就像那久旱的枯苗遇到了毛毛雨,哪怕只有几滴,也恨不得把整颗心都掏出来回报。

  秀姑见冯秀才瘦得厉害,颧骨都凸出来了,读书人又最耗心神,她心里那份混杂着同情与朦胧好感的情愫,促使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李家的烧饼本是素馅,无非是些椒盐、芝麻。

  秀姑决定,从自己每日那本就少得可怜的饭菜里,省下一点肉沫来。

  每天吃饭时,她总是背过人,悄悄把分到自己碗里的一点点肉星挑出来,用手帕小心包好。

  第二天做饼时,她会特意做一个记号——在饼胚的边缘,巧妙地捏出三道不易察觉的花边。

  然后,趁婆婆不注意,把省下来的那一点点肉沫,小心翼翼地塞进这个带花边的饼心里,再照常撒上芝麻,送进炉膛烘烤。

  当冯秀才来时,她就心跳加速地把这个“特制”的烧饼递过去,声音细得像蚊子:“先生,这个……这个是留给您的。”

  冯秀才接过,入手感觉比别的饼似乎更沉一点,更油润一点。

  他深深地看秀姑一眼,那眼神复杂,有感激,有惊讶,或许,也有一丝秀姑误读成的“情意”。

  “娘子的饼……格外香甜。”他低声说,然后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像是揣着什么宝贝。

  这“塞肉烧饼”的秘密,像一条无形的丝线,把两个苦命人似乎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秀姑觉得,这是她灰暗生命中唯一的一点甜,一点光。

  她甚至开始幻想,也许有一天……

  她不敢深想,但那份期待,却让她挨打时都觉得没那么疼了。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

  镇上有个专爱打听闲事、搬弄是非的王婆。

  这天,她来买饼,正好秀姑一时忙乱,把那个带花边的“特供”饼错卖给了她。

  王婆一口咬下去,满嘴油香,她“咦”了一声,扯开饼一看,里面竟然有星星点点的肉沫!

  “怪事!李家的烧饼不是素馅吗?”王婆嘀咕着,再抬头看秀姑,只见对方脸色煞白,眼神慌乱,手都在发抖。

  王婆是何等精明的人,立刻把秀姑平日对冯秀才的格外照顾,以及两人之间那点眉来眼去联系起来,心里顿时跟明镜似的。

  “好哇!原来这守活寡的媳妇,竟偷摸着给野汉子开小灶!”

  她像是发现了什么惊天大秘密,饼也不买了,扭着身子就直奔李家。

  “根生啊!不得了啦!”

  王婆添油加醋,把“塞肉烧饼”的事一说,最后还撇着嘴道:

  “哼,那点肉沫,指不定是从谁嘴里省下来的呢!对你这个正经丈夫,可曾这般上心?”

  根生一听,犹如火山爆发。

  他本就敏感自卑到极点,此刻只觉得头顶绿油油一片,全镇人都在嘲笑他。

  “淫妇!贱人!我打死你!”

  他像一头发疯的野兽,抄起顶门用的枣木杠子,没头没脑地朝秀姑身上抡去。

  这一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狠。

  秀姑被打得满地翻滚,哀嚎声惊动了半条街。

  李大娘想拦,被儿子一把推倒在地。

  邻居们围在门口,指指点点,却没人敢上前劝阻一个发了疯的男人。

  “滚!你给我滚!老子休了你!”

  根生打累了,喘着粗气,找来纸笔,歪歪扭扭写了一封休书,狠狠摔在秀姑脸上。

  又把她的几件破衣服胡乱塞进一个包袱,扔出门外。

  “永远别让我再看见你!脏货!”

  秀姑浑身是伤,奄奄息地趴在冰冷的街面上。眼泪混着血水流进嘴里,又苦又咸。

  她挣扎着爬起来,抱着那个小小的包袱,一瘸一拐地离开了这个给她无数痛苦和屈辱的“家”。

  她能去哪儿呢?娘家是没脸回去了,被休的女儿回去只会让爹娘蒙羞。

  此刻,她心里唯一的念想,就是冯秀才。

  那个她用省下的肉沫,用心意喂养了几个月的读书人。

  他那么温文尔雅,他看她的眼神那么不同,他一定会收留她的!

  她甚至不求名分,只求能在他身边,做个端茶送水的婢女也好。

  可是,她并不知道冯秀才住在哪里。

  她只好来到往日卖饼的巷口,抱着膝盖,缩在墙角等他。

  春夜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她单薄的衣衫和未愈的伤口上,她冷得瑟瑟发抖,牙齿咯咯作响,心里却还存着一丝可怜的希望之火。

  天,终于蒙蒙亮了。

  远处,那个熟悉的身影果然出现了,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青衫,朝着往日买饼的地方走来。

  秀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挣扎着站起来,迎了上去。

  “先……先生……”她声音嘶哑,带着哭腔。

  冯秀才看到她,先是一愣,随即习惯性地伸出手:“饼呢?”

  秀姑一愣,泪水涌了出来:“我……我没有饼了……”

  她哽咽着,把自己如何被发觉,如何被打,如何被休弃的经过,断断续续地说了一遍,最后鼓起勇气,用尽全身力气说道:

  “先生,我……我如今无处可去了。我不求名分,只愿跟在先生身边,做牛做马,伺候您读书……”

  她满心期盼着,能从对方脸上看到怜惜,看到愤怒,看到哪怕一丝一毫的担当。

  然而,她等来的,是冯秀才猛地后退三步,脸上瞬间布满了嫌恶与惊恐,连连摆手:

  “娘子!你……你慎言!冯某乃是读圣贤书的人,岂会与你做出这等苟且之事?往日……往日不过是见你可怜,照顾你生意罢了!你……你莫要污我清名!”

  这番话,像一盆冰水,从秀姑头顶浇下,瞬间凉透了心扉。

  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先生……你……你往日接我的饼,那眼神……”

  “什么眼神!”冯秀才厉声打断,“休得胡言!那饼……那饼是你非要便宜卖与我,塞与我的!与我何干!你快快离去,莫要连累于我!”

  说完,他像是怕沾染上瘟疫,拂袖转身,快步就要离开。

  秀姑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但她不甘心啊!她不信那几个月的眉眼传情,那些她省下口粮塞进去的肉沫,全都是她一个人的幻觉!

  她咬了咬牙,偷偷地,远远地跟在了冯秀才后面。

  只见冯秀才并没有回什么“寒舍”,而是穿街过巷,来到了镇东头最气派的张员外家的后门。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脸上堆起谄媚的笑容,对着一个出来倒水的丫鬟点头哈腰:

  “春梅姐姐,您行行好,麻烦禀告小姐一声,就说……就说冯某来了。今日……今日那李记的烧饼,没……没买到……”

  那叫春梅的丫鬟,鼻孔朝天,嗤笑一声:“哟,冯秀才,小姐的那只‘雪球’可就爱吃那口,你今天空手而来,还想见我们家小姐?”

  冯秀才一听,急了,竟不顾斯文,学着狗叫:“汪汪!春梅姐姐,您就跟小姐说,明日!明日我一定想办法弄来!汪汪!”

  躲在远处墙角后的秀姑,把这一切看得真真切切,听得明明白白。

  原来,她那些带着心意的“塞肉烧饼”,最终都进了富家千金宠物狗的肚子!

  原来,她眼中温文尔雅的“有情郎”,在真正的权势富贵面前,竟是这般摇尾乞怜、卑躬屈膝的奴才相!

  这一刻,秀姑觉得自己的心,像是被一块冻硬了的豆腐,狠狠地砸了一下。

  她为自己那几个月的真心付出感到无比寒心,更为自己竟把一片真心喂了这么一条“狗”而感到无比的恶心和可笑!

  她看着冯秀才那副低三下四的样子,突然之间,所有的痛苦、委屈、不甘和怨恨,都烟消云散了。

  她甚至觉得有点可悲,不是为自己,而是为那个秀才。

  “我当初真是猪油蒙了心,竟把这么个玩意儿当成了宝。他啊,也就是别人眼里的一条狗,比我,又能强到哪儿去?”

  想通了这一节,秀姑长长地舒出了一口憋在胸中许久的浊气。

  她抹干脸上的泪痕,挺直了多年来一直被压弯的脊梁,转身,朝着与冯秀才相反的方向,坚定地走去。

  她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来到了城西口碑不错的王记饼铺。

  见到掌柜的,她直接说:“掌柜的,我不要工钱,只求管吃管住。我会做李记那种烧饼,您让我试试,若卖得好,您再看着给。”

  王掌柜见她眼神清澈,态度诚恳,又听说她是李记那个被打被休的媳妇,心里已有了几分怜悯,便答应让她试试。

  秀姑深吸一口气,将多年积压在心底的委屈、不甘、还有那份被辜负的情意,都化作了揉面的力气。

  她要做一种全新的饼,一种只属于她秀姑的饼!

  这次,她做的饼名叫“回春肉末酥”。

  “回春”二字,取得巧妙。

  表面是说这饼的滋味妙不可言,能让食客胃口大开,如尝春鲜。

  更深一层,是秀姑借这块饼告诉自己:我秀姑的人生,从今日起,便是枯木逢春,重获新生!那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这“回春肉末酥”,做法确实与众不同。

  面皮,她改用半烫面,揉得极其筋道,再反复折叠擀压,足足做出十八层酥皮来,烤好后用指轻弹,层层剥落,脆响如筝鸣。

  馅料更是讲究,精选猪前腿嫩肉,手工剁成细茸,拌入熬炼的葱油和一点点提味的南乳汁,咸中带鲜,香而不俗。

  更妙的是,她还在肉馅里悄悄拌入一丝极细的、焯过水切碎的荠菜末。

  这荠菜,是报春的野菜,带着山野间的清气,正好解了肉馅的油腻。

  入口时,先是浓烈的肉香酥脆,细细品来,竟有一缕若有若无的春天般的清甜回甘,滋味层次无穷。

  这“回春肉末酥”一推出,那独特的口感、绝妙的味道,立刻轰动了全镇。

  人们都说:“王记的‘回春酥’,吃一口,眉毛都要鲜掉了!”

  很快,连镇上最讲究的老饕和大户人家,都派人来排队购买。王掌柜的生意一下子红火得不得了。

  他见秀姑不仅手艺惊人,心思更是灵巧,经营铺子井井有条,待人接物也愈发沉稳干练,便放心地将大小事务都交给了她。

  秀姑呢,经历了大起大落,看透了世态炎凉,反而更加沉静能干,将所有心力都倾注在这小小的饼铺里。

  除了这镇店的“回春肉末酥”,她还依着时节变化,推出应季的点心,生意越发兴旺。

  一年后,王掌柜年老体衰,要回乡养老。

  他感念秀姑让这间老铺起死回生,竟以极低的价钱把铺子盘给了她,只说:“这铺子在你手里,才算是真正‘回了春’,交给你,我放心!”

  秀姑感恩戴德,接手后,将铺子改名为“姑苏饼铺”。

  这“姑”字,是她的根;“苏”字,是她新生的宣言。

  那“回春肉末酥”更是成了饼铺的金字招牌,名扬四方。

  而那两边呢?

  李根生休了秀姑后,无人约束,更加酗酒无度,脾气也越发暴戾,没多久就把祖传的烧饼铺子败光,气死了老娘,最后沦落为乞丐,冻死在某个冬天的早晨。

  那冯秀才,巴结张员外家小姐不成,反而因为行为不端,被张家人当贼打了一顿,瘸了一条腿,连那点可怜的斯文也彻底扫地,最终也只能沿街乞讨,受尽白眼。

  有人看见他,曾涎着脸到“姑苏饼铺”门口,想讨个当年没舍得尝过的塞肉烧饼,被伙计们毫不客气地轰走了。

  街坊们茶余饭后,常拿这两人的下场和秀姑的翻身相比,无不感慨:“真是老天有眼啊!秀姑这姑娘,心善,手巧,能吃苦,是该有好报!”

  也有那热心人见秀姑日子好了,劝她:“秀姑掌柜,如今你发达了,何不再找个知冷知热的人,也好有个依靠?”

  秀姑总是淡然一笑,手里熟练地揉着面团,看着炉膛里跳动的火苗,平静地说:

  “老姐姐,您的好意我心领了。经了这么些年,我算是真看明白了。女人家啊,别总指着男人活。

  您看这烧饼,面要自己揉,馅要自己调,火候要自己掌。这日子啊,也一样,靠自己双手挣来的,才吃得香甜,睡得安稳。靠谁,都不如靠自己牢靠。”

  她这话,伴着芝麻和麦子的香气,飘散在饼铺内外,也飘进了许多人的心里。

  这正是:

  画皮容易画骨难,真心错付喂豺狼。

  寒窑炼得真金在,自有青天日月长。

  莫道女子不如男,勤劳双手赛金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混沌录
2025-11-02 17:13:10
美方:若中国不偿还100年前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华8500亿美元

美方:若中国不偿还100年前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华8500亿美元

福建平子
2025-11-02 13:57:36
凌晨3点,浙江此地全是人!有人半夜从上海、江苏赶来!老板被“逼”上班

凌晨3点,浙江此地全是人!有人半夜从上海、江苏赶来!老板被“逼”上班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1 19:43:42
震惊!李连杰贴了假皮肤?豪宅泳池光膀子自证清白,引发网友质疑

震惊!李连杰贴了假皮肤?豪宅泳池光膀子自证清白,引发网友质疑

火山诗话
2025-11-02 11:19:05
太狂了!苏奇督通知妙瓦底各诈骗园区:不要怕,诈骗活动照常进行

太狂了!苏奇督通知妙瓦底各诈骗园区:不要怕,诈骗活动照常进行

霹雳炮
2025-11-01 20:55:50
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突然语出惊人,扬言:不放弃武力保台

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突然语出惊人,扬言:不放弃武力保台

老范谈史
2025-11-02 19:18:15
在折腾人这件事上,他们一向是炉火纯青的!

在折腾人这件事上,他们一向是炉火纯青的!

胖胖说他不胖
2025-11-02 14:00:14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刘哥谈体育
2025-11-02 14:32:38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董董历史烩
2025-11-01 14:13:05
歌手黄安透露,屠颖去世是因为在酒店跑步机上跑步时摔跤致颅内出血

歌手黄安透露,屠颖去世是因为在酒店跑步机上跑步时摔跤致颅内出血

红星新闻
2025-11-02 10:19:19
高三男生遭邻居驾车故意冲撞身亡案明日开庭,家属希望严惩肇事者

高三男生遭邻居驾车故意冲撞身亡案明日开庭,家属希望严惩肇事者

极目新闻
2025-11-02 19:07:41
黄金税收新规来了,你媳妇手上的金镯子未来可能卖不动了。

黄金税收新规来了,你媳妇手上的金镯子未来可能卖不动了。

流苏晚晴
2025-11-02 16:34:00
被求援?俄罗斯回应了

被求援?俄罗斯回应了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02 12:53:08
57万元/平方米!深圳一别墅被神秘富豪3.65亿元“捡漏”拍下,刷新全国纪录

57万元/平方米!深圳一别墅被神秘富豪3.65亿元“捡漏”拍下,刷新全国纪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09:13:03
率泰州爆冷夺苏超!39岁女足队长回家受热捧 邻居拉横幅+敲锣打鼓

率泰州爆冷夺苏超!39岁女足队长回家受热捧 邻居拉横幅+敲锣打鼓

我爱英超
2025-11-02 18:03:00
郑丽文:尊重2300万台湾人意愿,绝不能武统!洪秀柱:当然可以打

郑丽文:尊重2300万台湾人意愿,绝不能武统!洪秀柱:当然可以打

刚哥说法365
2025-11-01 17:15:20
1斤豆芽卖28.8元?网友直呼“吃不起”,知名餐饮品牌回应

1斤豆芽卖28.8元?网友直呼“吃不起”,知名餐饮品牌回应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02 16:20:16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近史谈
2025-11-02 18:54:35
没错!日本外援:中国球员最大问题是基本功,短距离传球都传不准

没错!日本外援:中国球员最大问题是基本功,短距离传球都传不准

茜子足球
2025-11-02 12:34:05
白宫公布美中协议详情

白宫公布美中协议详情

半导体圈
2025-11-02 20:09:27
2025-11-03 03:55:00
月光故事 incentive-icons
月光故事
分享原创民间故事
414文章数 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陈丹青 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房产
艺术
公开课

旅游要闻

这道金黄的绝美秋景里藏着古韵京华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艺术要闻

陈丹青 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