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刚验收就收解雇通知,老板:手里还有多少大客户,我笑了

分享至

打印机吞吐纸张的沙沙声,在凌晨两点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郭海瑶将最后一份验收报告整理装订,指尖抚过光洁的封面上“启明星项目终验报告”几个烫金大字。

长达一年的鏖战,数百个日夜的紧绷,终于在几小时前客户的签字确认中尘埃落定。

窗外城市的灯火已稀疏,勾勒出她略显疲惫却异常沉静的侧影。

团队成员早已东倒西歪地在工位上酣睡,脸上还残留着项目成功后的兴奋与松弛。

她端起早已冷掉的咖啡抿了一口,苦涩的味道在口腔蔓延,却压不住心底那丝隐约的不安。

这不安并非来自项目本身,验收会的掌声犹在耳畔,客户方负责人曾德武老先生亲切的祝贺言犹在耳。

它来自更深处,像窗外隐匿在夜色下的暗流,无声无息,却搅动着某种难以言明的预感。

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是老板萧建忠发来的简短消息:“辛苦了,明天上午九点,来我办公室一趟。”

信息很寻常,符合老板一贯简洁的风格。

可在这刚刚攻克最大难关的深夜,这条直奔主题、毫无温情的消息,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

涟漪之下,是深不见底的寂静。她关掉台灯,融入黑暗,等待着黎明,也等待着一个早已在心里预演过无数次的答案。



01

清晨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泼洒在“启明星”项目组开放办公区的每一个角落。

空气里还弥漫着昨夜庆祝时残留的香槟和披萨的混合气味。

几个年轻的队员趴在桌上补觉,嘴角还挂着笑意,显然还沉醉在成功的喜悦里。

郭海瑶早早到了公司,她换上了一件干净的浅蓝色衬衫,精神看起来还不错。

只是眼底那抹不易察觉的青黑,透露着持续的辛劳。

她轻轻走过办公区,没有打扰任何熟睡的同事,径直走向自己的独立隔间。

隔间的玻璃墙上,还贴着密密麻麻的项目进度表和各种架构图。

最显眼的位置,是曾德武老先生上次来公司考察时,与她一同站在刚刚部署完成的服务器前的合影。

照片里,曾老先生笑得亲切,用力握着她的手,眼神里全是信任。

“海瑶姐,你来这么早?”一个带着惺忪睡意的声音响起。

郭海瑶回头,是彭博超,项目组的技术骨干,也是组里除她之外最拼命的年轻人。

他顶着一头乱发,眼睛里布满血丝,但精神却很亢奋。

“习惯了,验收报告还有些细节要最后确认一下。”郭海瑶笑了笑,顺手整理着桌面上散乱的文件。

“还确认什么呀,板上钉钉了!”彭博超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兴奋和讨好。

“萧总昨晚在群里可是说了,要给大家论功行赏,特别是你,海瑶姐,头功!”

他顿了顿,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听说……今年的杰出员工奖,还有那个去总部培训的名额,肯定都是你的了。”

郭海瑶手下动作未停,只是淡淡地说:“项目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奖励也是大家的。”

她打开电脑,登录公司系统,习惯性地先去查看“启明星”项目的后台权限状态。

光标在屏幕上旋转了几下,弹出一个提示框:“权限受限,部分核心数据模块无法访问。”

郭海瑶握着鼠标的手指微微一顿。

这个提示并不陌生,在项目进行到关键保密阶段时,也曾有过类似的限制。

但如今项目已经全面验收合格,按惯例,所有权限都应自动恢复,甚至进一步提升。

彭博超似乎没注意到她瞬间的凝滞,依旧兴奋地说着。

“海瑶姐,等下萧总找你,肯定是要谈奖励的事儿,你可别忘了帮兄弟们也多美言几句啊。”

郭海瑶关掉提示框,面色如常地转向他。

“放心吧,大家的辛苦,萧总都看在眼里。去吃个早餐吧,脸色这么差。”

彭博超嘿嘿一笑,挠了挠头,转身朝茶水间走去。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郭海瑶重新将目光投向电脑屏幕。

那个冰冷的提示框像一根细小的刺,扎进了她心底那片隐约的不安里。

她拿起水杯,起身走向茶水间,需要一杯热咖啡来驱散这清晨突如其来的寒气。

路过公共打印区时,她看到元老徐玉霞正在那里复印一大摞文件。

徐玉霞今年四十多岁,是公司的老员工,待人温和,平时话不多。

见到郭海瑶,徐玉霞抬起头,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

“海瑶,恭喜啊,‘启明星’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谢谢徐姐,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郭海瑶停下脚步。

徐玉霞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像是随口一提。

“说起来,咱们公司啊,有时候就像秋天的蚂蚱,跳得高的时候,也得当心秋后的凉风。”

她语气平淡,如同在聊天气,但眼神里却带着一丝欲言又止的深意。

郭海瑶心里一动,面上却不露声色。

“徐姐说的是,项目成功了,更要稳扎稳打。”

徐玉霞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抱起复印好的文件走了。

郭海瑶看着她略显沉重的背影,又想起昨夜那条突兀的信息和刚才的权限提示。

徐玉霞在这家公司待了十几年,见过太多人来人往。

她这句没头没尾的话,像是在闲聊,又像是一种过来人隐晦的提醒。

咖啡机的蒸汽嘶嘶作响,浓郁的香气弥漫开来。

郭海瑶捧着温热的咖啡杯,站在窗边,楼下是清晨开始忙碌的城市。

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每个人都奔赴在自己的轨道上。

她抿了一口咖啡,苦涩后的回甘,让她纷乱的思绪渐渐沉淀下来。

02

晚上的庆功宴设在市中心一家高档酒店的中餐厅。

巨大的圆桌中央摆着精致的插花,水晶吊灯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项目组的核心成员几乎都到齐了,气氛热烈。

萧建忠是最后一个到的,他穿着一身得体的深色西装,红光满面。

一进门,就引来一阵热烈的掌声。

他笑着拱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很自然地走到了主位坐下。

“各位辛苦啦!”萧建忠声音洪亮,带着惯有的、极具感染力的热情。

“尤其是我们的海瑶,这次‘启明星’项目能顺利完成,你是首功!”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郭海瑶身上,带着由衷的钦佩和祝贺。

郭海瑶微笑着站起身,举起了酒杯。

“萧总过奖了,功劳是大家的,没有团队的支持,我不可能完成这个项目。”

她的话得体而谦逊,引得众人纷纷附和。

萧建忠满意地点点头,也举起杯。

“说得好!我们就是一个战无不胜的团队!来,为了‘启明星’的成功,为了公司的未来,干杯!”

清脆的碰杯声响起,宴席正式开始了。

菜肴一道道上来,精致而丰盛。

萧建忠显然心情极好,不断与身边的骨干员工碰杯交谈。

他尤其对郭海瑶关照有加,亲自为她夹菜,询问她项目中的一些细节。

言语间充满了赏识和肯定。

“海瑶啊,你是不知道,曾老先生私下给我打过好几次电话。”

萧建忠抿了一口酒,声音不高,但足以让同桌的人都听到。

“他对你是赞不绝口啊,说我们公司有你这样的人才,是我们的福气。”

他拍了拍郭海瑶的肩膀,动作显得很亲昵。

“你放心,公司绝不会亏待有功之臣!等奖金批下来,绝对让你满意!”

这话引发了又一阵小小的骚动,同事们纷纷向郭海瑶投来羡慕的目光。

彭博超坐在郭海瑶斜对面,立刻端起酒杯。

“萧总说得对!海瑶姐,我敬你一杯,跟你干这一年,学到的东西比过去三年都多!”

他仰头一饮而尽,姿态放得很低。

郭海瑶也只好举杯示意,浅浅喝了一口。

她能感受到彭博超语气里的真诚,但也捕捉到那真诚底下,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于表现的热切。

酒过三巡,气氛更加活跃。

有人开始起哄,让萧建忠透露一下具体的奖励方案。

萧建忠哈哈一笑,摆了摆手,巧妙地避开了具体数字。

“具体的嘛,公司有公司的流程和制度,肯定会公平公正。”

他话锋一转,又把话题引向了更宏大的蓝图。

“重要的是,‘启明星’为我们打开了新的市场局面!”

“接下来,我们要依托这个项目,争取把曾老先生他们集团未来的数字化项目全部拿下!”

他描绘着公司光辉的未来,声音慷慨激昂,极具煽动力。

大多数同事都被这美好的前景所吸引,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憧憬。

郭海瑶安静地吃着菜,听着老板激情四射的演讲。

她注意到,萧建忠虽然对她赞誉有加,承诺频频。

但自始至终,没有提及任何关于她职业发展的具体规划。

没有提到之前传言的那个去总部培训的关键名额。

也没有提到任何实质性的职位晋升可能。

所有的奖励,都停留在口头和模糊的“奖金”上。

她端起茶杯,目光不经意地扫过萧建忠。

他正侧过头跟彭博超低声说着什么,彭博超听得连连点头,脸上泛着受宠若惊的红光。

那一刻,萧建忠的眼神锐利而冷静,与刚才席间表现出的豪爽热情判若两人。

郭海瑶的心,微微沉了一下。

她想起徐玉霞白天那句关于“秋后蚂蚱”的话。

庆功宴的气氛依旧热烈,欢声笑语不断。

但郭海瑶却觉得,这满室的光辉和暖意,似乎都隔着一层看不见的玻璃。

清晰可见,却无法真正触及。



03

第二天回到公司,昨晚庆功宴的喧嚣和热烈仿佛还残留在大办公区的空气里。

同事们见面时,脸上都带着轻松的笑意,讨论着项目奖金可能什么时候发下来。

郭海瑶像往常一样,早早坐在了自己的工位上。

她习惯性地首先登录公司核心项目管理系统。

这是她多年养成的习惯,在一天工作开始前,先总体把握项目的动态。

然而,这一次,屏幕上弹出的却不是熟悉的项目总览界面。

而是一个醒目的红色警告框:“访问权限错误。您的账户无权访问‘启明星’项目以下模块:核心客户数据、核心技术文档、财务结算信息。”

郭海瑶握着鼠标的手指僵住了。

这比昨天早上看到的“部分权限受限”要严重得多。

几乎等于将她从“启明星”项目的核心圈子里彻底剥离了出来。

她尝试点击其他几个正在跟进的中小型项目,权限均显示正常。

唯独这个刚刚由她一手带领、圆满完成验收的核心项目,对她关上了大门。

一种冰冷的预感,顺着脊椎悄然爬升。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这可能是系统 bug,毕竟昨天才刚做完最终验收,权限调整或许有延迟。

她拿起内线电话,准备拨给 IT 部门的技术支持。

就在这时,隔间的玻璃门被轻轻敲响了。

彭博超站在外面,脸上带着一丝为难的笑容。

“海瑶姐,不好意思这么早打扰你。”

郭海瑶放下电话,示意他进来。

“没事,博超,怎么了?”

彭博超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银色的移动硬盘。

“是萧总吩咐的,他说‘启明星’项目虽然验收了,但后续的运维和技术支持需要无缝衔接。”

他顿了顿,避开郭海瑶的目光,看着桌面。

“萧总让我把项目所有的核心代码、设计文档,还有……还有客户那边的接口密钥文件,都统一备份管理一下。”

郭海瑶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

备份管理?这通常是项目彻底结束,或负责人发生变动时才会进行的操作。

而接口密钥,更是与客户系统直接交互的最高权限凭证。

“所有资料,服务器上都有存档,权限设置好的成员都可以访问。”郭海瑶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

“我知道,海瑶姐。”彭博超的笑容有些僵硬。

“但萧总说,物理备份更稳妥,而且……而且后续一些对外技术交流,可能需要用到。”

他把移动硬盘轻轻放在郭海瑶的桌面上。

“麻烦你了,海瑶姐,把你这边的本地备份拷给我一份就行。”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空调系统运行的微弱嗡鸣。

郭海瑶看着桌上那个冰冷的银色硬盘,又抬头看了看彭博超。

年轻人脸上有明显的愧疚和不安,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委以重任的、压抑不住的兴奋。

她忽然明白了。

这不是系统 bug,也不是简单的权限调整。

这是一场有计划的、无声的交接。

而她这个刚刚立下“首功”的负责人,正在被迅速边缘化。

“好,我知道了。”郭海瑶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

她打开电脑,找到本地备份文件夹,开始拷贝数据。

进度条缓慢地移动着,发出细微的读写声。

彭博超站在一旁,有些局促,没话找话地说。

“海瑶姐,你别多想,可能就是流程上的要求。”

郭海瑶没有回应,只是专注地看着屏幕。

数据拷贝完成,她拔下硬盘,递还给彭博超。

“拿去吧,都在这儿了。”

彭博超接过硬盘,像是松了一口气,又像是更加不安。

“谢谢海瑶姐,那我先去忙了。”

他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郭海瑶的隔间。

郭海瑶独自坐在办公室里,阳光透过玻璃墙,照在她身上,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她再次尝试登录项目管理系统,那个红色的警告框依旧刺眼地存在着。

她靠在椅背上,闭上眼,脑海中闪过昨夜庆功宴上萧建忠热情洋溢的脸。

闪过徐玉霞那句意味深长的提醒。

闪过这一年来,为了这个项目付出的无数个日夜。

原来,桥还没完全走过,有人就已经开始准备拆桥了。

只是,这桥拆得如此之急,如此毫不掩饰,还是让她感到一丝心寒。

她睁开眼,目光落在窗外明净的天空上。

看来,是需要为自己想想后路了。

04

午休时间,郭海瑶没什么胃口,独自一人来到公司楼下的小花园。

初夏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点。

她找了个长椅坐下,想避开办公室里那种隐隐流动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怪异气氛。

刚坐下没多久,就看见徐玉霞也端着杯咖啡走了过来。

“海瑶,也没去吃饭?”徐玉霞在她身边坐下,语气一如既往的温和。

“不太饿,下来透透气。”郭海瑶笑了笑。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听着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早上的事,我听说了点。”徐玉霞忽然开口,声音很轻。

郭海瑶转头看她,没有接话,等着她的下文。

徐玉霞吹了吹咖啡上的热气,目光看着远处。

“咱们公司啊,这些年,发展是快,但这人心,也变得快。”

她顿了顿,像是在斟酌词句。

“我记得大概是五年前吧,也有个跟你差不多能干的姑娘,叫李莉。”

“她当时牵头做了一个大单子,给公司打开了南方的市场,立了大功。”

郭海瑶静静地听着,她知道徐玉霞不会无缘无故提起旧事。

“项目庆功那天,萧总也是把她夸得像朵花一样,许诺了好多东西。”

徐玉霞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淡淡的唏嘘。

“结果呢,庆功宴过后不到一个星期,就说她负责的项目出了重大失误,给公司造成了损失。”

“然后,就以‘承担管理责任’为由,让她‘主动辞职’了。”

郭海瑶的心猛地一沉。

“后来呢?”她轻声问。

“后来?”徐玉霞苦笑了一下。

“后来没多久,萧总的一个远房侄子就接手了李莉开拓的所有客户和业务。”

“那姑娘走的时候,哭得不行,说自己怎么都想不通,到底是哪里出了‘重大失误’。”

徐玉霞转过头,看着郭海瑶,眼神复杂。

“海瑶,你是个聪明孩子,能力又强,比当年的李莉还要出色。”

“有时候啊,太过出色,功劳太大,未必完全是好事。”

她的话没有点透,但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

郭海瑶感觉一股凉意从心底蔓延开。

她不是没有想过这种可能,但从徐玉霞这个老员工口中听到活生生的例子。

那种真实感和冲击力,还是让她呼吸为之一窒。

“徐姐,谢谢你告诉我这些。”郭海瑶真诚地说。

徐玉霞摆了摆手。

“我也没说什么,就是闲聊几句。这人老了,就爱回忆过去。”

她站起身,拍了拍郭海瑶的肩膀。

“不管怎么样,自己心里有杆秤,早做打算,总比措手不及好。”

说完,她便端着咖啡,慢悠悠地走了。

郭海瑶独自坐在长椅上,阳光照在身上,却驱不散那彻骨的寒意。

徐玉霞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记忆中许多被忽略的细节。

萧建忠在某些小事上流露出的精明和算计。

他对非亲信员工那种若有若无的提防。

以及,他对彭博超这个颇有野心、又似乎更容易掌控的年轻人的刻意栽培。

原来,一切都有迹可循。

她想起这一年,为了“启明星”项目,她几乎耗尽了所有心力。

无数次加班到深夜,无数次在客户那里据理力争,无数次攻克技术难题。

她以为这是在为自己的事业奠定基石,是在与公司共同成长。

现在看来,或许在老板眼里,她不过是一枚特别好用的棋子。

一枚在用完之后,可能会因为“功高震主”而需要被清理掉的棋子。

远处传来同事们午休归来的说笑声,充满了项目成功后的松弛和愉悦。

郭海瑶却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冷眼旁观着一场即将落幕的戏剧。

而她,很可能就是下一个被迫提前退场的演员。

她拿出手机,屏幕上是前几天曾德武老先生发来的感谢信息。

言辞恳切,再三邀请她有空去家里坐坐,尝尝他夫人煲的汤。

当时只觉得是客套,此刻看来,这份超越商业合作的信任,显得尤为珍贵。

她收起手机,深吸了一口气,站起身。

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而清澈。

既然风雨欲来,那她就不能坐以待毙。

是该为自己,也为那些真正信任她的人,做点什么了。



05

下午的工作显得格外漫长而琐碎。

没有了“启明星”项目的核心权限,郭海瑶手头只剩下一些零碎的维护性工作。

她坐在电脑前,看似在处理邮件,心思却早已飘远。

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这些年,她为公司开拓客户时所经历的点点滴滴。

三年前,她刚加入公司时,销售部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团队。

手里的客户名单寥寥无几,且多是些规模小、要求多、利润薄的小客户。

萧建忠那时对她寄予厚望,但也带着几分试探。

“海瑶啊,公司的资源有限,市场开拓就靠你们了,要有耐心,从小单子做起。”

她记得第一个像样点的客户,是城西的一家小型加工厂。

为了拿下那个不到十万的软件订单,她前前后后跑了十几趟。

陪着那个挑剔的厂长看了无数次演示,修改了无数版方案。

最后终于签合同时,正值酷暑,她从客户工厂出来,汗水湿透了衬衫后背。

却觉得天上的太阳都格外明媚。

就是从那个小单子开始,她一步步积累经验,也逐渐赢得了萧建忠的些许信任。

获得了一些支持,去接触更有潜力的客户。

她想起第一次去见曾德武老先生时的情景。

那是本市知名的龙头企业,门槛极高,多少竞争对手折戟沉沙。

她准备了整整两个星期,几乎研究了对方集团所有的公开资料和发展战略。

见面那天,她紧张得手心冒汗。

曾老先生却意外的平易近人,没有过多关注她精心准备的 PPT。

反而问了许多关于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前沿动向的宏观问题。

所幸她准备充分,对答如流。

聊到后来,曾老先生满意地点点头。

“小郭啊,你很踏实,不浮夸,眼光也看得远。跟我们合作,我看行。”

就是那句“踏实”和“眼光远”,为她打开了与这个关键客户合作的大门。

之后的合作也并非一帆风顺。

“启明星”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过棘手的技术瓶颈,也遭遇过客户内部不同部门的阻力。

有一次,对方技术团队对方案安全性提出强烈质疑,项目一度面临中止风险。

是郭海瑶顶着压力,连续熬夜一周。

带着自己的技术团队,重新梳理架构,拿出了更严谨的安全论证和应急方案。

亲自向曾老先生和对方董事会汇报,才最终化解了危机。

那次之后,曾老先生对她愈发信任,很多重要决策都愿意听取她的意见。

甚至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会像对待自家晚辈一样,关心她的工作生活。

这种信任,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甲乙方关系。

是建立在无数次共同解决问题、彼此认可专业能力和人品的基础上的。

除了曾老先生的集团,她手里还有其他十九个核心客户。

每一个,都是她这样一点一点磨下来的。

有深夜接到客户紧急电话,二话不说赶去现场处理故障的时候。

有为了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带着团队连续加班攻坚的时候。

有为客户争取最大利益,不惜与公司内部流程据理力争的时候。

她投入的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更是真诚和责任。

她一直认为,维护客户关系,靠的不是花言巧语和短期利益。

而是过硬的专业素养、及时有效的服务和始终如一的诚信。

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些客户对她个人建立了极强的信任感和忠诚度。

很多业务,客户认的不是公司的牌子,而是她郭海瑶这个人。

过去,她以此为荣,认为这是自己职业价值的体现。

现在想来,这种深度绑定,或许也成了某种“原罪”。

当老板觉得你已经掌握了太多不可替代的客户资源时。

你的价值,可能就变成了威胁。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同事们开始陆续下班。

彭博超路过她的隔间时,脚步有些匆忙,脸上带着一种执行秘密任务般的郑重。

郭海瑶收回思绪,平静地关闭电脑。

她知道,该来的,终究会来。

而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接受的销售助理了。

06

第二天上午九点整,郭海瑶准时敲响了萧建忠办公室的门。

“请进。”里面传来萧建忠沉稳的声音。

郭海瑶推门而入。

萧建忠的办公室宽敞气派,巨大的红木办公桌后是一整面墙的书架。

上面摆满了各种管理类和成功学书籍,以及一些企业荣誉奖杯。

萧建忠今天穿着一件藏青色的 polo 衫,看起来比平时随意一些。

他正站在落地窗前,望着楼下的车水马龙。

听到郭海瑶进来,他转过身,脸上堆起熟悉的、热情的笑容。

“海瑶来啦,快坐。”他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真皮座椅。

郭海瑶依言坐下,姿态从容。

“萧总,您找我。”

“是啊,”萧建忠坐回自己的老板椅,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

“首先,还是要再次恭喜你,‘启明星’项目顺利完成,你功不可没啊!”

他开场依旧是肯定的基调,语气真诚。

“谢谢萧总,这是我分内的工作。”郭海瑶微微颔首。

“哎,不能这么说。”萧建忠摆摆手。

“你的付出和能力,大家都看在眼里。公司也不会忘记任何一个有功之臣。”

他话锋一转,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稍微严肃了一些。

“不过海瑶啊,这项目做完了,我们也要往前看。”

“公司发展到现阶段,面临的市场环境和内部管理挑战,都和以前不一样了。”

郭海瑶安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萧建忠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不得已”的难色。

“不瞒你说,最近董事会那边,对我们目前的业务结构和人才结构,提出了一些……嗯,建议。”

“认为我们需要更多元化的视角,需要引入一些更具创新思维、更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新鲜血液’。”

他一边说,一边观察着郭海瑶的反应。

郭海瑶面色平静,只是目光专注地看着他,像是在认真听取重要指示。

这种过于平静的反应,似乎让萧建忠有些意外,也让他准备好的说辞稍微顿了一下。

“当然,这绝对不代表否定我们老员工的贡献和价值!”他连忙补充道。

“特别是像你这样的核心骨干,公司是非常珍惜的。”

“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有时候必须做出一些艰难的调整。”

办公室里的气氛,随着他的话语,悄然变得凝重起来。

窗外的阳光明媚,室内却仿佛笼罩着一层无形的低气压。

郭海瑶注意到,萧建忠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崭新的文件夹。

文件夹的标签是空白的,但厚度不容小觑。

她心里清楚,那里面装的,大概就是给她的“调整”方案了。

“海瑶啊,”萧建忠的语气更加语重心长。

“你是我一手带起来的,你的能力我绝对认可。”

“但正因为认可,我才希望你能有更好的发展。有时候,换个环境,未必是坏事。”

他终于慢慢切入了正题。

“公司呢,也是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对销售团队的结构进行一些优化。”

“希望能给年轻人更多机会,也希望能引入一些外部的新思路。”

他看着郭海瑶,眼神里带着一种混合着惋惜、无奈,甚至还有一丝虚伪的关切。

“所以,关于你的岗位安排……我们可能需要谈谈。”

郭海迎着他的目光,脸上依旧看不出什么波澜。

只是放在膝盖上的手,指尖微微蜷缩了一下。

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而且,是以一种如此冠冕堂皇、试图让她“体面”接受的方式。

她忽然觉得有些可笑。



07

萧建忠见郭海瑶依旧沉默,只是平静地看着自己,心里那丝掌控全局的得意微微晃动了一下。

他习惯了下属在听到这种消息时的各种反应——惊愕、愤怒、哀求,或者至少是强烈的情绪波动。

但郭海瑶这种近乎冷漠的平静,让他有些不适。

他轻咳一声,伸手拿起了桌上那份文件夹,推向郭海瑶面前。

“海瑶,这是公司经过慎重研究后,做出的人事调整决定。”

他的语气重新变得公事公办,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考虑到公司未来的战略方向,以及……嗯,团队结构的优化需要。”

“你的岗位将被取消。”

他最终还是下意识带出了一个英文词,试图增加话语的分量和“专业感”。

郭海瑶的目光落在那份文件夹上,没有立刻去碰它。

“岗位取消?”她重复了一遍,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

“是的。”萧建忠身体向后靠进宽大的椅背,双手交叉放在腹部,摆出决策者的姿态。

“这是公司层面的战略调整,并非针对你个人。你的能力和贡献,公司始终铭记。”

他顿了顿,观察着郭海瑶的表情,继续用那种带着施舍意味的语气说。

“当然,公司也会充分考虑你的利益。按照劳动法规定,我们会给予你 N 1 的经济补偿。”

“并且在离职证明上,会充分肯定你在‘启明星’项目中的卓越表现,为你下一步的职业发展提供便利。”

他说得条理清晰,仿佛已经为她考虑得十分周全。

办公室里寂静无声,只有中央空调细微的出风声。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光滑的桌面上投下清晰的光斑。

郭海瑶终于伸出手,拿起了那份文件夹。

她翻开,里面是标准的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条款清晰,补偿金额数字明确,格式规范,挑不出任何法律上的毛病。

她快速地浏览着,目光在那些冰冷的条款上划过。

没有愤怒,没有惊讶,甚至没有太多的悲伤。

只有一种果然如此的尘埃落定感,以及一种深深的疲惫。

她合上文件夹,抬起头,看向萧建忠。

“我明白了。”她只说了一句。

萧建忠似乎没料到她会如此干脆,准备好的更多安抚和解释的说辞卡在了喉咙里。

他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表情。

“海瑶,你能理解公司的难处,这很好。这说明你识大体,顾大局。”

他试图让气氛缓和一些。

“以后就算不在公司了,我们也还是朋友嘛。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郭海瑶没有接他这个虚伪的客套。

她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眼神清澈见底,仿佛能看穿他所有精心包装的言辞。

萧建忠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挪动了一下身子。

“那……你看这份协议,要是没什么问题的话……”他示意了一下文件夹。

郭海瑶拿起桌上插着的签字笔,拔掉笔帽。

笔尖落在乙方签名处,没有任何犹豫,流畅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然后将协议推回给萧建忠。

整个动作行云流水,平静得令人心惊。

萧建忠看着协议上那清秀却有力的签名,心里那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事情比他预想的要顺利太多。

但他看着郭海瑶那张过分平静的脸,心底那丝不安又开始隐约作祟。

他强压下这种不适,告诉自己是自己想多了。

一个即将离开的人,还能翻起什么浪花?

08

萧建忠收起签好字的协议,脸上重新堆起那种公式化的和煦笑容。

“海瑶,手续这边我会让 HR 尽快办理,补偿金也会尽快打到你的账户上。”

他语气轻松,仿佛只是完成了一项普通的工作流程。

“谢谢萧总。”郭海瑶的声音依旧平淡。

“哎,别客气。”萧建忠摆摆手,像是忽然想起什么重要的事情。

他身体前倾,双手交叠放在桌上,脸上露出一种看似随意、实则探究的神情。

“对了,海瑶,在你正式办理交接之前,还有个小事。”

“你看,‘启明星’项目虽然完了,但后续的维护和潜在的新项目跟进很重要。”

“你手里主要的客户关系,特别是像曾老先生集团这样的核心客户……”

他顿了顿,目光紧盯着郭海瑶。

“大概还有多少家?具体是哪几家?联系方式、对接人、还有之前合作的一些关键节点……”

“这些资料,你都整理一下吧,方便后续接手的同事能尽快熟悉情况。”

他说得合情合理,仿佛这只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工作交接环节。

但郭海瑶清晰地看到,他眼神深处那一闪而过的急切和算计。

他真正关心的,根本不是所谓的“顺利交接”。

而是她郭海瑶脑子里、那些维系了多年、价值不可估量的客户资源。

这是想过河拆桥之后,还想把她这座桥最后一点钢筋水泥都拆走再利用。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短暂的寂静。

窗外的阳光似乎偏移了一些,将萧建忠半边脸映照得有些明暗不定。

郭海瑶静静地与他对视了几秒。

然后,她的嘴角,非常非常缓慢地,向上弯起了一个微小的弧度。

那不是开心的笑,也不是愤怒的笑,而是一种带着淡淡嘲讽和了然的笑。

仿佛在说:看,你最终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

萧建忠被这个笑容弄得有些莫名的心虚,但仍强撑着领导的架子。

“怎么了?海瑶,这点小忙,不至于吧?这也是为了公司好嘛。”

郭海瑶收敛了笑意,身体也微微前倾,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她的目光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

“萧总,”她开口,声音清晰而平稳,每个字都咬得很准。

“我手里的核心客户,数量不多。”

萧建忠的眼睛亮了一下,期待着她的下文。

郭海瑶顿了顿,像是故意吊他胃口,又像是在确认某个数字。

然后,她轻轻吐出一句话。

“也就 20 个左右吧。”

萧建忠脸上顿时露出难以抑制的喜色,甚至下意识地搓了搓手。

二十个核心客户!这比他预估的还要多!

尤其是其中必然包括曾老先生集团那样的“巨无霸”!

这简直是一笔巨大的、唾手可得的财富!

他几乎要立刻拿出本子记录下来。

但郭海瑶接下来的话,却像一盆冰水,将他刚刚燃起的兴奋之火,瞬间浇灭。

连一丝青烟都没有留下。

只见郭海瑶依旧保持着那个平静的姿态,用一种近乎闲聊般的口吻,补充道。

“不过,这 20 个客户,每年的业务量加起来……”

她微微停顿,目光扫过萧建忠瞬间僵住的脸。

“大概占了目前公司总客户贡献收入的百分之九十。”

百分之九十!

这几个字像重锤一样,敲在萧建忠的耳膜上。

他脸上的笑容彻底凝固了,瞳孔因为极度震惊而微微收缩。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