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筑牢生态基底 赋能绿色发展

0
分享至


金秋的孝感

邓家河湿地公园水清岸绿

白鹭翩跹

晨练的市民穿梭于林荫道间

每一次呼吸都浸润着草木的清香

抬头望去

“孝感蓝”与城市建筑交相辉映

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生态画卷


邓家河湿地公园。

“十四五”以来,孝感市众志成城、克难攻坚,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领,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孝感。五年的奋斗交出了一份“治理精准、生态提质、发展含绿”的亮眼答卷:13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四年100%,2022年污染防治攻坚战、2023年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生态省建设均获全省“优秀”,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绿色根基。

精准治理,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制定138家企业秋冬季错峰生产计划,发布并实施中心城区柴油货车禁限新规;

创新开展秸秆动态清零工作举措,巡查交办高留茬焚烧隐患296 处;

对67处农村黑臭水体组织全覆盖“回头看”;

对309家企业开展涉水、涉气、涉固废问题检查,交办问题459个、立案17起;

历次中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290个,整改销号255个、达序时进度35个;

交办935件信访件全部办结……

瀚蓝(孝感)固废处理有限公司固废处理“无围墙”模式入选生态环境部优秀案例。

今年9月以来,市委以“感恩总书记、奋战一百天”为主旋律,将蓝天碧水保卫战作为“五个战役”之一,安排部署了19项重点任务,举全市之力攻坚克难,全力推动突出问题整改清仓见底、重点工作落地见效,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这一连串务实举措

正是孝感“十四五”期间

精准治污的生动缩影

五年来

全市生态环境系统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

聚焦短板弱项

展开了一场力度空前的污染防治攻坚战

治气攻坚,“孝感蓝”成常态

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四大专项行动”,每年推动实施不少于 350个大气污染重点治理项目。紧盯农作物秸秆,一体落实低茬收割、综合利用和巡查管控。

数据见证成效:2025年7月至9月,孝感PM2.5浓度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分别位列第14、12、19位,优良天数比例持续攀升,清新空气成为市民“幸福标配”。

治水攻坚,“清水绿岸”入画来

对全市10个工业园区,208家涉水企业开展水污染问题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全覆盖。

建立健全跨流域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完善府澴河、汉北河流域跨市、跨县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县(市、区)全覆盖。

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44个,全市县级以上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老观湖、九房沟获批国家湿地公园,老澴河、白石湖获评省级幸福河湖,汈汊湖入选湖北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一条条“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生态河流,串联起孝感的灵动与诗意。

治土攻坚,“净土保卫”见实效

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2%,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为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筑牢防线。

同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印发“无废细胞”实施方案,31个“无废细胞”建成投用,瀚蓝公司“无围墙”固废处理模式入选生态环境部优秀案例,为全国固废治理提供“孝感样板”。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累计治理57处国家监管、10处省级监管农村黑臭水体,988个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达60.39%,乡村大地实现“颜值”“气质”双提升。

创新协同,奏响流域治理“大合唱”

府澴河

作为长江的一级支流

自北向南蜿蜒流经

随州、孝感、武汉三市

是全省16个重点二级流域片区之一

过去

流域治理常陷入“各扫门前雪”的困境

今年3月1日,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打破了这一局面——《武汉市府澴河流域保护条例》《孝感市府澴河流域保护条例》《随州市府澴河流域保护条例》三地条例同步施行。这标志着府澴河流域的保护工作,从此由三地各自的“独唱”,正式迈入了跨市协同的“协奏”新时代。


退垸、退渔、退田,汉川汈汊湖扩大20倍。

这正是孝感以创新思维

引领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

近年来,我市出台了全省首个地方性涉水法规《孝感市府澴河流域保护条例》,制定实施了《孝感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创新建立“河湖长+法院院长+检察长+警长”的“四长”联动协作工作机制,其成功经验已在全省推广。


朱湖湿地。

在环境要素配置领域,孝感同样走在前列


  • 率先出台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办法,让“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谁受益”成为共识;

  • 率先实行排污权储备和出让制度改革,推动环境要素高效流通,为企业绿色转型注入动力;

  • 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颁发全省首本取水权不动产权证书,完成全国首个取水权抵押融资登记,让“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双赢。

点绿成金,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在孝感

这一理念正转化为

企业转型与区域竞争力提升的自觉行动

在应城宏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一条全新的合成氨生产线通过绿色化升级,每年可节约标煤近16万吨,降低生产成本约3.9亿元。这只是孝感产业绿色转型的一个缩影。

同样,作为国家绿色工厂的金红叶(湖北)纸业,通过对空气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后,纸机燃气消耗平均每吨纸降低了10立方米,每吨纸的电能消耗也减少了40千瓦时。而在金凤凰纸业,总投资2.1亿元的污水处理中心,将生产产生的污泥压成泥饼,用于热电锅炉的燃烧辅料,实现了废物的循环再利用。


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评级A级企业——应城宏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这些企业的生动实践,共同勾勒出孝感产业绿色转型的宏大图景。“十四五”以来,我市以“绿色低碳”重塑发展动能,推动产业、能源、交通、生活方式等领域全面转型。

湖北应城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产业转型“提绿”

累计培育18家国家级、50家省级绿色工厂,市高新区获批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汉川、应城、大悟三市(县)入选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绿色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色调”。

能源转型“增绿”

世界首座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并网发电,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590万千瓦,位居全省第三,清洁低碳能源为发展注入“新活力”。

交通转型“减绿”

完成内河干散货船舶岸电系统受电设施改造,主城区公交车、出租车新能源占比分别提升至97.3%、76.8%,新增新能源充电桩7600 个,绿色出行成为城市“新风尚”。

生活转型“创绿”

296家公共机构创建节约型机关,垃圾分类深入推进,城区绿化面积持续扩大,大悟红畈村入选第一批中国零碳村镇,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澴川大地蔚然成风。

槐荫公园。

如今的孝感

生态治理成果正转化为

百姓可感的幸福与城市发展的优势

一幅蓝天常伴、碧水常流、

净土常在的美丽画卷

正在澴川大地徐徐展开

来源:孝感日报 全媒体记者焦志新 特约记者焦琛 图片/徐文 晏美华 严国安

制作:周洋

校对:李舜钇

责编:徐文

终审:朱霞

孝感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 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孝感日报 incentive-icons
孝感日报
关注孝感,宣传孝感,推介孝感
12943文章数 84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