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作者,尤其是初次投稿的朋友,常常会陷入两种误区:要么把Highlights写成摘要的“缩写版”,枯燥罗列;要么干脆敷衍了事,随便写几条交差。
殊不知,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部分,正是期刊编辑和审稿人在海量来稿中,快速判断你论文价值的第一扇“窗口”。
今天,我们就来彻底搞懂,如何写出让编辑和审稿人都眼前一亮的Highlights。
什么是Highlights?有何作用?
Highlights是指论文的研究亮点摘要,一般以3–5条简短句子列出,每条不超过85个字符(包括空格)。它们概括了论文最核心的新发现、重要结论或创新方法,相当于文章的“电梯广告”。
![]()
*“From guided to self-regulated performance of domain-general skills: The role of peer monitoring during the fading of instructional scripts”的highlights。
好的Highlights可以提升论文的可发现性和影响力:在线上,它们有助于搜索引擎抓取论文要点,提高论文被检索到的概率;在读者层面,Highlights能够让读者在几秒内了解论文精华,从而决定是否阅读全文。
一份写得出色的Highlights不仅能扩大论文传播范围,还可能提高论文的下载率和引用率。
简言之,Highlights就是对论文核心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总结。它突出论文最重要的贡献点或创新点,为读者提供一个快速了解你研究的窗口。
例如,Elsevier出版社就将Highlights形象地比喻为文章的电梯推介,在简短文字中传递论文的新颖之处和主要发现。
总之,精炼有力的Highlights既服务于机器检索,又服务于读者浏览,是论文在投稿和发表后脱颖而出的重要助力。
投稿流程中Highlights的角色
不同出版社和期刊对Highlights的要求不尽相同。Highlights最早由Elsevier引入,目前许多国际期刊(包括部分Springer期刊)也要求作者在投稿时提供这一内容。
一般来说,投稿前应仔细查阅目标期刊的作者指南,以了解该期刊对Highlights的具体要求。小E以Elsevier和Springer的期刊为例,说明Highlights在投稿流程中的作用及要求:
· Elsevier:多数Elsevier旗下期刊要求提供Highlights,一般在提交最终稿件时以单独Word文件上传,不包含在正文中。
Elsevier作者指南对Highlights的定义是:“包括论文核心成果和发现的简要要点集合,为读者提供文章的简洁文本概述”。Elsevier规定Highlights须3–5条,每条不超过85个字符(含空格)。这些亮点应能描述研究的实质内容(如主要结果或结论),并强调论文的创新之处。
![]()
*Elsevier对highlights格式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Elsevier的Highlights不会出现在论文的PDF正文或印刷版中,而是显示在在线内容列表、检索结果和论文网页上。同时,Elsevier表示Highlights并不参与同行评审决定(投稿初审时编辑可能浏览),但作为最终文件的一部分是强制要求(某些期刊可选)。
· Springer:部分Springer旗下期刊也要求Highlights。例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Interactiv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IJIDeM)》规定作者提交3–5条亮点,每条最多120字符,概括论文的关键发现及意义。
Springer要求Highlights用非技术性语言表述,不重复摘要内容,将其置于正文摘要之后、以“Article Highlights”为标题的部分。这表明有些Springer期刊在投稿提交阶段就要求提供Highlights用于编辑和审稿人参考,而不像Elsevier那样在最终阶段才提供。
![]()
*Springer的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Interactiv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期刊对highlights的要求
Highlights的基本格式与语言风格
1
基本格式
Highlights通常采用要点式的列表格式,每条为一个独立句子,前面以项目符号或数字标出。一般提供3–5条,高影响力期刊多要求严格限制在5条以内。每条Highlight应尽量是完整句子而非片段,以确保语义独立完整。
例如,不建议只写成名词短语或从句,而要有主谓结构,使其读者不看全文也能理解。每条长度有硬性要求:常见为不超过85字符(包括空格);有的期刊放宽至120字符左右。字符计算包括标点和空格,因此语言必须高度凝练。超过长度上限会被认定不合规,需要修改。
另一方面,过于简短(例如寥寥数词)也不足以传达有效信息,一般需要一两句话长度(大约至少10几个字)才能描述清楚。
在标点上,英文Highlights通常每条末尾加句号.,中文则可灵活处理句末标点,但为格式统一也可加句号。
2
语言人称与时态
Highlights通常采用第三人称陈述方式,而不使用“我/我们”这样的第一人称。这样做一方面保持学术写作的客观性,另一方面也能节省字符——省去了诸如“We found that…”之类的开场短语。
时态方面,为了表述研究结论或普遍事实,一般使用一般现在时的语句,使内容听起来更恒常和简洁。例如,用“X increases Y”来表述结果。如果描述具体实验过程或方法,可适当使用一般过去时,但在同一组Highlights中应避免时态混乱。多数情况下,全篇Highlights保持现在时是一个安全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中英文,Highlights都应避免使用将来时或情态语气提出尚未实现的内容——亮点应聚焦于本研究已经完成的发现。
3
避免专业术语和缩写
Highlights的受众不止于本领域专家,还包括跨学科读者甚至一般科研人员。因此语言应尽量通俗易懂。避免使用晦涩的行业术语、缩略语和生僻缩写。
一方面,读者在阅读Highlights时尚未通读全文,不一定明白缩写或术语所指;另一方面,过多术语会降低检索命中率。建议用更大众化的词汇替代专业词汇,例如将英文中的“epidermis”直接写作“skin”会更容易理解。如需提及专业名称,英文应在字符允许范围内写出全称。
必要时可在论文中深入解释,但在Highlights里保持简洁明了。
4
语态和句式
为了突出信息,优先使用主动语态表达而非被动语态。主动句通常更短、更直接,能节省字符并让句子主语直接呈现研究对象。
例如,“We developed a new model that predicts Z” 改为主动语态描述研究对象:“New model predicts Z”,删去主语“We”也不影响理解。被动语态在英文中往往更长(如包含“was done by...”等结构),尽管学术写作中被动句常见,但在Highlights里为了简练常用主动句。同时,避免复杂的长句或多重从句,每条Highlight一句话只传达一个核心观点。
复杂句不仅容易超长,也增加理解难度。如果必须包含多个信息点,宁可拆分成两条简短亮点分别表述。
5
用词风格
Highlights的行文风格应正式且简洁。避免口语化表达,也无需像论文正文那样罗嗦。动词选择上,用明确有力的动词描述研究动作和结论,
例如英文中使用“improve, reveal, demonstrate, increase, reduce”*等动作动词journal-。相较之下,弱化词和泛泛的动词(如“make, do, get”之类)信息含量低,应尽量用具体术语替换。
中文Highlights亦然,应使用表意清晰的动词,如“提高”“降低”“导致”“表明”等。一些模糊词句(如“很重要”“有影响”)最好用具体指标或定量结果支撑,这样表述才清晰有力。
无论语言如何,优秀的Highlights在于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言简练,所以下一篇小E接着给大家说一下如何写出清晰有力的Highlight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