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中午12时,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先生,与世长辞,享年103岁。
![]()
这位世纪科学巨匠的离去,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落幕,也让无数人陷入沉痛的缅怀之中。杨振宁先生一生辉煌,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以“宇称不守恒”的革命性发现,改写了现代物理学的历史,也让世界记住了这个来自中国的名字。
消息传出后,杨振宁的家人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长子杨光诺动情地回忆父亲的晚年生活,他说:“父亲再婚后,我们全家都是受益者,继母翁帆是我们最温暖的依靠。”这句话,让无数人泪目。
杨振宁的一生,既是科学的传奇,也是家庭的温情篇章。上世纪五十年代,他与妻子杜致礼在美国共筑家庭,育有三名子女:长子杨光诺、次子杨光宇、女儿杨又礼。那个年代,他们是一对令人艳羡的学术伴侣。1957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举世瞩目。而那一年,年仅六岁的杨光诺,已经在父亲和爱因斯坦的合影里留下了稚嫩的笑容。
![]()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光诺后来成为硅谷的技术总监,弟弟杨光宇成为天文学家,为NASA提供过彗星轨道数据,妹妹杨又礼则是一名医生,曾在无国界医生组织服务。可以说,杨家的三名子女,都继承了父母的学识与胸怀。
然而,2003年,杜致礼在美国去世。那一年,杨振宁已是八十高龄。妻子的离去,让他一度陷入孤独与悲痛。面对失去伴侣的父亲,儿女们都希望他能搬去同住,但杨振宁婉拒了,他希望保留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
一年后,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杨振宁决定与28岁的翁帆结婚。消息公布后,舆论一片哗然。父亲已82岁,对方还不到30岁,年龄相差54岁,这样的婚姻怎么看都不像一段平凡的结合。
![]()
杨光诺起初难以接受,担心父亲被骗。他第一时间飞到北京,想要弄清楚事情的真相。然而当他见到翁帆时,内心的抗拒慢慢被打消。翁帆知性大方,说话温柔,她看父亲的眼神中,充满尊敬与温情。她对杨光诺说:“我崇拜您父亲的智慧,也热爱他的善良,我嫁的不是他的年龄,而是他的灵魂。”
这句话,打动了杨光诺。他回去后劝弟弟妹妹不要反对父亲的决定。兄妹三人商量后,一致选择支持。
2004年12月24日,杨振宁与翁帆在广东汕头登记结婚。婚后,两人定居清华园,过上了平静而甜蜜的生活。翁帆细心照顾杨振宁的起居,陪他打太极,帮他整理学术论文,还协助出版《杨振宁文集》《杨振宁传》。
![]()
杨光诺常说,父亲的第二段婚姻,让全家人都受益。“父亲变得更有精神,脸上常常带笑。继母让他重新拥有了生活的热情。”
随着时间流逝,翁帆逐渐成为整个家庭的纽带。杨家三兄妹尊重她,每年都会为她庆生,送上礼物和祝福。翁帆也以诚相待,把杨振宁的儿女视作亲人。家庭的温情与理解,让这段婚姻从质疑中走向祝福。
2018年,96岁的杨振宁依然精神矍铄,他与翁帆、三名子女一同游览三峡大坝。那张全家福,如今成了世人心中最温暖的画面。面对滔滔江水,杨振宁提笔写下:“三峡工程是人类历史上一大亮点。”
![]()
杨光诺说,那一年父亲的字迹依然有力,精神状态让他安心,而他心中明白,这一切,都离不开翁帆的陪伴。
2022年,杨振宁迎来百岁寿辰。他开始考虑身后安排,将自己的财产分为三部分:一份捐赠给清华大学,一份留给翁帆,一份留给三名子女。杨光诺完全赞成,他说:“翁帆是父亲的恩人,她是我们全家最温暖的依靠。”
![]()
晚年的杨振宁身体大不如前。2022年他不慎摔倒,脊椎骨裂,行动不便。翁帆几乎寸步不离地照顾,在病榻前守护多年,从未有过怨言。她既是妻子,也是看护,是陪伴他走到最后的那个人。
2025年10月18日,杨振宁在清华园家中安详离世。翁帆在媒体发文写道:“他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寥寥数语,却满是深情。
杨光诺、杨光宇、杨又礼在泪光中送别父亲。葬礼上,他们三人紧紧握住翁帆的手,哽咽地说:“您是我们全家的恩人。”
在这场告别中,科学巨匠的生命画上句号,但他留下的不只是诺奖的荣耀,还有家庭的温情与人性的光辉。
![]()
有人说,杨振宁的一生是“科学与爱情的双重奇迹”。他在年轻时以科学征服世界,在晚年又以真情打动世人。如今他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精神与温度,仍在人们心中长存。
这是一个世纪伟人留给世界的告别,也是一个丈夫、父亲、长者最温柔的谢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