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牢狱出来后他偷了把枪,2个月连杀2人,最后却因2张纸条栽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资料改编创作,情节均为虚构故事。
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图片仅用叙事呈现。
本文旨在宣扬人间正义、杜绝犯罪发生!

01

1992年春天,江苏泰兴县根思乡小井村,24岁的李荣昌从监狱里走了出来。

五年的牢狱生涯让这个年轻人彻底变了样。

进去的时候他还是个毛头小子,因为偷东西被判了刑。

出来的时候,眼神里已经多了一种说不出的冷漠和仇恨。



回到家的第一天,李荣昌就感受到了来自亲人的疏远。

母亲见到他,眼神闪躲,只是简单地说了句:「回来了。」连多看他一眼都不愿意。

父亲更是直接,当着全家人的面说:「家里没有你的位置,赶紧想办法自立去。」

他知道,在村里人眼中,他已经是个彻头彻尾的坏人了。

走在村子里,原来的玩伴看到他都躲得远远的,小孩子被大人拉着绕道而行。

甚至连村里的狗都对他呲牙咧嘴,好像能闻出他身上的危险气息。

找工作更是处处碰壁。

李荣昌去县城的工厂投简历,人事经理一看到他的经历,脸色立刻变了:

「我们不要有前科的人。」

去小饭馆当服务员,老板娘摆摆手:「算了算了,你这样的我们用不起。」

甚至连最脏最累的搬运工,工头都嫌弃他:「万一你再偷东西怎么办?」

一次又一次的拒绝,让李荣昌心里的怒火越烧越旺。

最让李荣昌愤怒的是那些有钱人的态度。

村里新开了几家木材加工厂,老板们开着小汽车,穿着西装,呼风唤雨。

而他这个坐过牢的人,连给他们打工的资格都没有。

「凭什么?」李荣昌经常一个人坐在村头的小河边,看着河水发呆,心里反复想着这三个字。

「凭什么他们能过得那么好,而我就必须被所有人看不起?」

1993年春天,实在待不下去的李荣昌跟着姐夫来到了河南林州市,学做木工。

姐夫是个老实人,想着让李荣昌学门手艺,重新开始生活。

但李荣昌的心思根本不在学手艺上。

在河南的工地上,他看到那些包工头和老板轻轻松松就能赚到几万块钱,而他累死累活一个月才几百块。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他心里的仇恨更加深了。

「他们凭什么比我过得好?不就是命好吗?」李荣昌经常这样想。

在河南的日子里,李荣昌表面上在学木工,实际上一直在观察周围的环境。

他发现河顺镇派出所的管理很松散,经常只有一个值班民警,而且那个值班室的窗户锁得不牢。

更重要的是,他无意中听到派出所里有枪。

他觉得这是老天给他的机会,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只要有了枪,他就不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小偷,而是一个让所有人害怕的强者。

「既然这个社会不给我机会,那我就自己创造机会。」李荣昌下定了决心。

1993年11月15日凌晨3点,河顺镇派出所外一片漆黑。

李荣昌穿着一身黑衣,像只夜猫一样悄悄摸到了派出所后墙。

他早就观察好了,这里的墙不高,而且没有监控。

翻墙的过程很顺利。李荣昌轻手轻脚地撬开了值班室的窗户,摸黑进入室内。借着微弱的月光,他看到了放在桌子上的枪套。

当他的手触摸到那支64式手枪的时候,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感涌遍全身。

这不仅仅是一把枪,这是他重新获得尊严的工具。

除了手枪,李荣昌还拿走了2个弹匣和20发子弹。

做完这一切,他悄悄离开了派出所,就像来时一样无声无息。

第二天,河顺镇派出所发现枪支被盗,立刻上报。

但李荣昌已经带着枪离开了河南,回到了江苏。

站在泰兴的土地上,摸着怀里的手枪,李荣昌感到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力量。

他不再是那个被所有人看不起的小偷,他要让这个社会为过去对他的羞辱付出代价。



02

1993年12月7日夜里11点,靖江市季市镇的一家针织厂里,16岁的女工小王正准备去厂房后面的厕所。

夜班的工厂格外安静,只有机器的轰鸣声在空旷的车间里回响。

小王提着手电筒,踩着不太稳的木板路,一步步走向简陋的临时厕所。

突然,一个黑影从墙头翻了下来,直接挡在了她的面前。

月光下,小王看到一个中等身材的男人,圆脸,浓眉大眼,手里拿着一把黑乎乎的东西。

「不要叫。」李荣昌用枪指着小王,声音低沉而充满威胁,「叫了我就开枪。」

小王吓得腿都软了,手电筒掉在地上,发出「咔嚓」一声脆响。

李荣昌更加兴奋了,这就是他想要的感觉——让别人害怕,让别人服从。

在监狱里的五年,李荣昌见识了太多暴力和屈辱。现在轮到他来施展暴力了。

他侵犯了这个无辜的女孩,在暴行过程中还不断威胁:「敢反抗就打死你。」

就在李荣昌得意忘形的时候,巡夜的工人听到了动静。

脚步声越来越近,李荣昌慌忙穿衣服,匆匆逃离现场。

在慌乱中,他掉了一只64式手枪的弹匣,里面还有4发子弹。

这次作案让李荣昌尝到了掌控别人生死的快感。

但他也发现,仅仅是威胁和性侵还不够,他需要更多的钱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五个小时后,李荣昌又出现在了季市镇汽车站南侧的一家木行。

这是他早就盯上的目标。

木行的女老板刘怡做生意很成功,据说家里经常放着好几万现金。

李荣昌觉得,这些有钱人就应该被抢,谁让他们过得比自己好呢?

凌晨5点,正是人们睡得最深的时候。

李荣昌悄悄撬开了木行的后门,蹑手蹑脚地走进了刘怡的卧室。

「不要动!」李荣昌用枪顶着正在熟睡的刘怡母子,「把钱拿出来,不然我开枪了!」

刘怡被惊醒,看到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儿子,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她颤抖着指向床腿下的密码箱:「钱在那里,求你不要伤害我们。」

密码箱用链条锁在床腿上。

李荣昌毫不犹豫地朝链条开了一枪,「砰」的一声巨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链条应声而断,李荣昌拎起装着2万元现金的密码箱,扬长而去。

这次成功的抢劫让李荣昌更加狂妄。

他发现有了枪以后,所有人都得听他的,所有人都怕他。

这种掌控一切的感觉让他上瘾。

从此,李荣昌开始了疯狂的作案生涯。

他专门挑选那些有钱的木行老板下手,因为他知道这些人通常会在家里放现金,而且防范意识不强。

1994年1月25日夜里,姜堰市苏陈镇328国道边的一家木行成了李荣昌的下一个目标。

这次他找了帮手——同乡于昊成。

于昊成是个瘦高个,长脸,看起来没什么威胁性。

但他和李荣昌一样对社会充满怨恨,两人一拍即合。

「这次我们要弄大的。」李荣昌对于昊成说,「不光要钱,谁敢反抗就开枪。」

夜里11点,两人悄悄接近木行。

店主王大河当时正在看店,听到响动就起身查看。李荣昌二话不说,直接开枪。

「砰」的一声枪响,王大河应声倒地。血慢慢从他胸口渗出,很快就不再动弹了。

王大河的外甥吓得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亲眼看着自己的舅舅被杀死。

李荣昌和于昊成搜刮了店里的现金,还偷走了一些值钱的东西。

杀人的感觉让李荣昌更加疯狂。

他觉得自己已经不是普通人了,而是一个可以主宰别人生死的强者。

社会曾经抛弃了他,现在他要让社会为此付出代价。

「你看到了吧?这就是不听话的下场。」李荣昌对着王大河外甥冷笑道,

「记住,这个世界只有强者才能活得好。」

两个月内,李荣昌单独或者和于昊成一起,连续作案多起。

他们的手段越来越残忍,胆子也越来越大。除了抢劫木行,他们还盗窃学校和工厂。

江苏省公安厅意识到事态严重,将此案列为「江苏省94一号大案」。电视里开始播放通缉令,悬赏金额一再提高。

但李荣昌丝毫不在意。在他看来,警察也拿他没办法。他有枪,他不怕任何人。

「让他们来抓我啊。」李荣昌经常这样对于昊成说,

「我倒要看看,是他们的警察厉害,还是我的枪厉害。」

1994年5月10日凌晨,通州市小海镇,李荣昌又开始了他的「狩猎行动」。

这一夜,他连续袭击了三家木行,枪杀一人,抢走现金1000多元。

做完这一切,李荣昌觉得非常得意,甚至有些兴奋过度。



03

1994年5月11日凌晨1点,通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的灯火通明。

「又是同一支枪!」弹道专家拿着从现场提取的弹壳,脸色凝重地说道。

经过比对,确认这就是那支编号28047183的64式手枪射出的子弹。

这已经是李荣昌犯下的第十一起案件了。

从靖江到姜堰,从泰兴到通州,这个持枪悍匪的作案范围越来越大,手段也越来越残忍。

通州警方在小海镇的现场勘查中,发现了一个意外收获——李荣昌匆忙逃跑时遗留的黑色拎包。

「这里面有三张发票。」刑警小心翼翼地打开拎包,

「都是泰兴商业大厦1993年5月开具的。还有两张储蓄计息单,户名号码是9460。」

看似平常的发票和计息单,却让有经验的老刑警眼前一亮。

「能留下这些东西的,肯定是本地人,而且跟泰兴有关系。」专案组组长分析道,

「赶紧查这个储蓄计息单,看看是谁的。」

5月11日一早,泰兴市公安局就查明了储蓄计息单的主人——根思乡的戴晏西 。

更重要的是,戴晏西 已经将从这两张计息单取出的钱借给了同乡曹福庆。

曹福庆!这个名字让办案民警心头一震。

「曹福庆的体貌特征与苏陈镇持枪抢劫案中的一名案犯很相似。」负责调查的民警汇报道,

「而且去年10月,曹福庆和他弟弟经营的卡拉OK厅倒闭了,但两人外出两个月后竟然带回了数千块钱,经济情况很反常。」

专案组立即兵分两路:一路赶往太仓抓捕正在那里做漆工的曹福庆,另一路在本地寻找曹福庆弟弟的下落。

就在警方紧张搜捕的时候,一条更重要的线索出现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