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57年江西工地挖出一具戴脚镣遗骨,经查证是刘少奇找了两年的人

0
分享至

1957年6月的一天,赣江北岸气温逼近四十度。南昌化纤厂刚打下第一根桩,铁锹突然碰到一截冷硬的金属,叮当声在蒸腾的热浪里格外刺耳。几分钟后,工人们抬出一副生锈铁镣,镣环里两根干枯胫骨牢牢相扣。负责施工的包工头只说了一句:“这事得马上上报。”

爆炸性的消息很快送到省公安厅。刘少奇两年前下达的“查找烈士遗骨”指示一直无果,如今终于有了眉目。调查组连夜启动,档案、口供、旧报纸统统搬进会场,时间被重新拨回到二十二年前。



1935年8月6日凌晨,方志敏被押离南昌监狱。月色惨白,他脚上的十斤铁链拖在青石板上发出回响。押解士兵催促,他淡淡地转身:“来吧!”三枪过后,烈士倒在赣江边,鲜血渗进沙土。行刑官按惯例不许留下身份标记,草草掩埋。几个月后,监狱内部人事调动,知情者更是寥寥。

调查组研读监狱旧账册,唯一本可循的细节就是那副“减重后的脚镣”。证人凌凤梧至关重要,他当年是看守所代理所长,如今在浙江东阳教英语。收到加急电报,他坐夜车赶来南昌。



工地旁的简易板房里灯火通明。凌凤梧弯腰端详那对镣环,右手食指轻触铁锈,半晌低声道:“重量、铸纹都对,这就是替他换的三斤镣。”一句话让在场的干部屏住呼吸。

线索逐渐拼合。1934年底,方志敏率红十军团北上抗击七倍于己的围追堵截。怀玉山雪夜鏖兵七日,弹尽粮绝后,他让粟裕、刘英率部突围,自己折返救援被困战士,终因叛徒告密被捕。

进监后,蒋介石亲自下令劝降,许以江西省主席。方志敏冷笑拒绝。关押期间,他写下《可爱的中国》等十三万字,靠的正是凌凤梧、胡逸民等人暗中送来的纸笔和报刊。胡逸民本是国民党“清党”审判委员,对方志敏的坚定折服,最后冒险把全部手稿带出狱。



那副铁镣原重十斤。方志敏肺病久拖,举步维艰。凌凤梧以“减重有利劝降”为由,换成三斤。也正因这处细节,二十二年后才能从众多尸骨里锁定目标。

“你还记得他说过什么吗?”调查组成员问。凌凤梧点头,“敌人只能夺去我的生命,不能动摇我的信仰。”不到二十个字,屋内再无声响。



确认身份后,省里将情况呈报中央。遗骨被送往省立医院做骨龄、枪击角度及旧伤鉴定,全部符合档案。刘少奇在批示中写道:“立即妥善安葬,并调查烈士手稿去向。”

手稿其实早已在1936年辗转上海,保存在章乃器家中。抗战爆发后,几次易手,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仍完好无缺。地方档案馆复印了一份,连同烈士遗骨一起装棺。

1965年春,江西省要求为方志敏立墓。毛泽东批示同意,亲题“方志敏烈士之墓”七字。这是毛泽东生前最后一次亲书墓碑铭。



1977年清明,省里举行迟到的安葬仪式。礼兵列队,棺木覆以八一军旗。粟裕元帅年事已高,拄杖而来,在墓前停留良久。没人听清他自语的内容,只看见他的手微微颤抖。

1981年10月,胡逸民从香港返乡,登上山岗时已步履蹒跚。墓前,他哽咽数分钟,只低声吐出一句:“志敏,我兑现承诺了。”随后长揖不起。围观者忍不住侧过身去。



方志敏留下的《可爱的中国》预言“日新月异的创造”将遍布大地。二十世纪末,赣东北山区已通铁路、电站林立;闽浙赣边贸口岸年货运破百万吨。历史的车轮证明,那段文字不是空洞愿景,而是后来者的施工蓝图。

就这样,一具戴脚镣的遗骨把二十多年尘封往事串成清晰链条:从怀玉山血战,到囚室长夜;从胡逸民的暗送手稿,到1965年的墓碑题字。短短三十六年生命,燃尽后仍能指引方向,这便是方志敏存在的意义。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鹤羽说个事 incentive-icons
鹤羽说个事
这里是鹤羽说事儿,说点儿你爱听的事儿~
484文章数 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