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大荒北经》载:“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 寥寥数语,勾勒出上古凶物相柳的狰狞轮廓,其传说在岁月流转中,始终裹着一层来自远古的阴冷迷雾。
![]()
相柳身形如巨蛇蜿蜒,却生有九颗头颅,颗颗皆具人面,额间隐现青黑纹路,双目如燃着的赤炭,直视时似能穿透魂魄。每颗头颅的口部都布满锯齿状尖牙,唾液混着剧毒,滴落地面便会泛起青烟,草木触之即枯。它常年蛰伏于北方大荒的黑水泽中,那片水域漆黑如墨,水下淤泥裹着陈年腐尸的气息,水面上漂浮着灰白色泡沫,连游鱼都不敢靠近 —— 只因相柳的气息早已浸透整片水泽,成了万物避之不及的绝地。
其食性怪异,以大地精气为食,九颗头颅可同时伸向九方土地,根系般的触须从口中延伸而出,扎入土壤深处,吸食山川草木的生机。每当它进食时,九方土地会同时出现异动:禾苗枯萎、河水断流,地面裂开细密的纹路,涌出带着苦涩味的黑水。若遇阴雨天,相柳还会腾身出水,九颗头颅各朝一方喷洒毒液,毒液落地之处,便会形成新的沼泽,沼泽水色如墨,饮之即毙,即便是钢铁器物,浸泡其中也会迅速锈蚀溃烂。
![]()
上古之时,水患频发,相柳的存在更让灾情雪上加霜。它所到之处,洪水如猛兽般肆虐,冲垮山林与村落,浑浊的洪水中混杂着毒液,沾到房屋便使其腐朽坍塌,触到生灵便使其瞬间失去生机。洪水退去后,留下的土地盐碱化严重,地表泛着白霜,数年之内无法生长五谷,唯有耐旱的荆棘在其间杂乱生长,风过时发出 “沙沙” 声响,似在诉说这片土地曾遭受的劫难。
后来,大水被治理,相柳也随之殒命。其尸身倒地之处,血腥气弥漫数十里,飞鸟途经上空时,纷纷坠地而亡;走兽闻到气味,皆狂奔逃离,不敢回头。鲜血渗入地下,使周边水源皆染上剧毒,即便是深埋地下的井水,也变得苦涩难饮。为平息这股凶戾之气,有人取来巨石,堆积在相柳尸身之上,筑起高台,又在高台四周栽种耐旱的荆棘,以荆棘的戾气对冲相柳残留的怨气。
![]()
即便如此,相柳的传说仍未消散。每逢阴雨连绵的夜晚,高台附近常会传来类似蛇类的嘶吼声,声线低沉,似从地底深处传来,听闻者皆会心生寒意,彻夜难眠。更有传言称,相柳的九颗头颅并未完全毁灭,其中一颗坠入东海,化为满身鳞甲的水怪,每当海上起雾时,便会现身海面,用头颅撞击过往船只,使船只倾覆,船上之人无一生还。
相柳的传说,是上古先民对自然之力的敬畏与想象。它既是水患与剧毒的象征,也是远古异兽神秘形象的代表,其九首蛇身的狰狞模样,以及所到之处万物凋敝的恐怖景象,早已融入华夏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山海经》里一段令人心悸的传说,即便历经千年,仍能让听闻者感受到来自远古的神秘与威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