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届上海国际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上海劳保会)
展会时间:2026年4月7日-9日
展会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1-E7馆,全馆启用)
![]()
展会规模:展览面积8万平方米,汇聚2000余家优质展商,预计吸引超5万名专业观众,覆盖80余个国家和地区。
展会定位:亚太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劳保行业盛会,商务部重点支持的“行业风向标”,兼具“政策解读窗口”与“全球商贸枢纽”双重属性,助力中国劳保企业对接国际市场需求。
![]()
![]()
一、展会核心主题与聚焦领域
本届展会以“智联安全,绿色未来”为主题,聚焦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的安全防护创新,覆盖个体防护、生产安全、职业健康及应急救援全产业链,为企业提供技术交流、商贸合作与趋势洞察的战略平台。
二、展品范围与核心展区
展会划分为四大核心板块及七大特色专区,全方位满足专业需求:
- 工作防护
- 个体防护装备(PPE):头部防护(安全帽、防冲击头盔)、眼部防护(护目镜、防护面罩)、耳部防护(耳塞、降噪耳机)、呼吸防护(防毒面具、自给式呼吸器)、手部防护(防化手套、耐高温手套)、足部防护(安全鞋、防静电鞋)、躯干防护(防护服、阻燃服)等。
- 高空作业安全系统:防坠落缓冲器、速差自控器、安全绳等,通过VR模拟演示极端场景下的防护效果。
- 智能防护装备:集成传感器的新一代PPE,如AR导航安全帽(实时监测环境数据)、石墨烯涂层工装(静电风险可视化)、5G联网呼吸器(自动调节供气流量)等。
- 生产安全
- 防爆/防毒/防辐射设备:防爆机器人、有毒气体监测网络、智能消防预警平台等,推动安全管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防。
- 危险品管理及工业安全系统集成:通过物联网与大数据分析,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控、风险动态评估与应急联动。
- 职业健康
- 工作环境监测仪器:噪音与粉尘实时监测设备、AI健康监测站(1分钟完成12项指标检测)。
- 卫生用品与急救设备:VR放松训练舱(缓解心理压力)、一次性防护用品等。
- 应急救援
- 院前急救与灾害救援装备:无人机投送医疗物资、模块化现场急救单元、远程医疗指导系统等。
- 化生放核防护:正压式空气净化系统、核辐射检测仪,可在极端环境下为救援人员提供72小时生命保障。
![]()
三、展会亮点
- 智能科技重构防护标准
- 展示特种防护需求与安全技术突破,如外骨骼机器人(中国电科21所研发的白虹3.1型,整机仅重3.3千克,减少工人50%体力消耗)、防碰撞激光雷达、AI视觉检测设备等。
- 绿色转型引领行业升级
- 首次设立“绿色防护材料”主题展区,集中展示可生物降解的防护手套、由回收塑料制成的安全鞋、采用无溶剂工艺生产的防护服等创新产品。
- 同期举办“绿色安全论坛”,围绕“循环经济在劳保行业的应用”“环保材料的性能优化”等议题展开讨论。
- 国际对接拓展全球市场
- 通过线上预展、多语种导览、跨境商贸配对会等形式,吸引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国际采购商。
- 设立“全球安全防护技术专区”,展示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先进PPE标准与认证体系(如EN、ANSI、JIS),帮助中国企业对标国际规则,提升产品竞争力。
- 趋势洞察把握行业未来
- 举办“特种防护装备创新大会”“职业健康与应急管理峰会”等活动,邀请院士专家、头部企业高管分享前沿趋势,助力中小企业找准细分赛道,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
第110届上海劳保会不仅是产品与技术的展示窗口,更是行业政策解读、标准研讨与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面对新业态、新风险带来的挑战,展会通过联动全球企业、科研机构与终端用户,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与最佳实践共享,为构建更安全、更健康的工作环境注入持续动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