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覃在昨天发布了《彭德怀置毛主席的命令不顾,擅杀国军高级战俘?彭德怀:情非得已》一文到“覃仕勇说史”上,文中讲到:1930年的年底,毛主席指挥红一方面军在龙冈设伏,一举歼灭了张辉瓒以下9000余人,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战的空前的胜利。
嫉恶如仇的彭德怀遵从民意,处决了张辉瓒。
蒋介石大为恼怒,下令在全国各大城市对共产党进行了搜捕和捕杀,同时紧锣密鼓地组织第二次疯狂的“围剿”行动。
老覃在大前天发布的《关于李韶九捅出的篓子,毛主席后来两次谈到,称:我那时犯了错误》一文中也讲到:1931年1月10日,项英受命前来苏区传达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共产国际和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中央苏区和红军领导的指示。
1月15日,苏区中央局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小布成立,由周恩来任书记。
但是,周恩来当时还在中央担任组织部长、军委书记兼中央特别委员会负责人等诸项要职,一时还不能从上海脱身,暂由项英代理书记。
另外,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也由项英任主席。
最要命的是,苏区中央局成立后,其所发布的第一号通告,就是撤销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以及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
如此一来,毛主席所担任的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的职务,以及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的职务,也随之消失了。
毛主席被迫从权力中枢退出。
项英一跃而成为苏区最高领导,集党、军大权于一身,拥有了最后决策权和话事权。
项英从上海来苏区的路上,采用了一个化名,曰:江钧。
“江钧”二字,实取自于“将军”之谐音也。
即项英此番到苏区,雄心勃勃,顾盼自豪,要当一名大将军千军万马驰骋沙场之心昭然若揭。
可惜的是,自古以来,名将都是天生而来,无关读多少兵书,像毛主席、彭德怀、林彪等等一流的军事家、战略家,他们的战略眼光和排兵布阵的能力,似乎就是与生俱来一样,怎么打怎么有。
![]()
项英,说到底也只是个干练成熟的宣传家、组织家,无法成为一个高明的军事家、战略家。
这不?1931年3月下旬,蒋介石集结了18个师又3个旅,总兵力多达20万人,在西起赣江、东至福建建宁的800里战线上,形成一条没有完全连接的弧形阵线,分作四路,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于4月1日,向中央根据地大举进攻。
项英一下子没有主张,以 “我方兵力太少,与之抗衡,无异以卵击石”为由,提出“撤退转移是上策。”
就这么轻易放弃根据地,毛主席坚决不能同意。
他说:“要放弃河东根据地,只有36计用完了才可以走。”
因为根据地的纵深足够,所以,毛主席又强调说:“叫花子打狗要靠墙。红军打敌人,要依靠根据地。”
可是,由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3人组成的中央“四中全会代表团”,亦称“三人团”,于4月初来到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他们年少高才,平均年龄为25岁,但都学识渊博,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所欠缺的是革命和以验和军事才能。
他们都支持项英的意见。
其中的顾作霖,见过斯大林,用斯大林说过“四川是最好的根据地”的论断来支持项英,赞成红军来个乾坤大挪移,立刻搬迁往四川。
![]()
毛主席很快就洞察了“三人团”和项英的军事短板,知道无法跟他们强辩,便借口苏区中央局委员太少,难以形成集体领导和促进领导机关有序运行,建议增选彭德怀、林彪、陈毅等具有将帅之才的人为委员,让他们参加苏区中央局工作,参与决定大政方针。
这样,随着彭德怀、林彪、陈毅等主战派的加入,撤退的声音被压下去了。
毛主席又可以运筹帷幄,取得打破国民党第二次“围剿”的辉煌结果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