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韩国媒体《The Elec》引述日本瑞穗证券最新报告指出,苹果首款折叠式iPhone可能延后至2027年发表,原因在于苹果仍需更多时间针对铰链与其他关键零组件确定最终设计与规格,使原定2026年量产、9月发售的时程难以达成。
瑞穗证券在14日释出的分析报告中指出,苹果要在2026年第三季度完成量产并同步推出折叠机并不容易,因该时期正值iPhone 18系列新品上市阶段。
报告显示,苹果折叠手机的面板预估产量已从原本的1,300万片逐步下修至900万片,即便苹果维持原计划在2026年推出,首年成品产量恐仅500至700万支。
分析指出,虽然苹果原先设定的出货目标在1,000万至1,500万支之间,但若售价高达2,000美元以上,较低的产量更符合市场现实。 报告补充,实际出货仍可能受退货率与市场反应等因素影响。
苹果折叠iPhone的显示面板将由三星显示全数供应。
报告显示,苹果折叠手机的内屏幕尺寸为7.58吋、外屏幕为5.38寸,并采用多项新技术,包括去除偏光片的CoE(Color filter on Encap)、开孔屏幕设计以及低温多晶氧化物(LTPO)TFT。
其中CoE技术自2021年的Galaxy Z Fold 3起即导入使用; 开孔屏幕自2023年iPhone 15系列首见,而LTPOTFT今年已全面搭载于iPhone 17系列全系列产品中。
除折叠手机外,报告也提到苹果折叠MacBook笔电的开发进度正在重启,产品尺寸约为18.9寸,但最快也要2028至2029年才可能推出。 瑞穗证券指出,相关时程仍须视折叠手机的市场反应而定。
报告中也同时预测,苹果将自2026年起改采春秋双发表制度,届时秋季将推出由Pro、Pro Max、Air与折叠款组成的iPhone 18系列,而iPhone 18基本款则将于隔年春季与iPhone 18e一同上市。
报告预估,苹果2026年整体iPhone出货量将达2亿2,900万台,较2025年预测的2亿4,600万台减少约7%。 即使折叠机顺利量产,年产量仍仅 500~700 万支,远低于一般 iPhone 基本款上市首年的 2,000 万支规模。
不过瑞穗看好2027年产量可望反弹至历史高点2亿5,200万台(相当于2015年水平),届时苹果将迎来iPhone发表20周年,并预期折叠机售价将有所下调。
在现行机种部分,瑞穗证券指出,iPhone 17系列整体销售表现稳健,仅Air机型略逊。 其中 Pro 与 Pro Max 较去年同期销量略增,基本款成长明显,供应链甚至考虑扩产。
瑞穗并调整生产预测,iPhone 17 Air减产100万台,基本款增产200万台、Pro增产100万台、Pro Max增产400万台,使整体产量自原先预估的8,800万台上修至9,400万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