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82年河北一老人去世,遗物发现八路军借条,惊动高层追授其荣誉

0
分享至

1982 年冬天,河北兴隆县的张翠屏老奶奶走了,村里人都叫她 “麻利嫂”,知道她丈夫朱殿昆早年没了,是个地下交通员,给八路军送信时被鬼子杀害,留下她和儿子朱海清相依为命。

朱海清料理后事时,乡亲们都来搭把手,乱哄哄里,他在母亲睡过的柜子里翻出个黑木匣。那木匣做得严实,没缝没边,谁也不知道怎么开,有村民猜是藏了宝贝,说再穷的家也有箱子底儿,还有人起哄说准是值钱的珍宝。

朱海清没法子,找了工具把匣子劈开,里面的东西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匣子里没有金银,只有两样物件。一样是用油皮纸包着的碎画,拼凑起来是张五指山的交通图,标记的全是人迹罕至的小道,村里的老干部一看就明白,这该是朱殿昆当年给八路军带路用的。

另一样用牛皮纸裹着,打开来是一捆旧纸条,颜色深浅不一,边缘都脆了。上了年纪的人认出这是欠条,一张一张看下来,全是八路军当年在朱家吃饭、借粮留下的字据,粗略算下来,粮食加起来有七千斤。



朱海清捧着这些纸条,想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事。那时候政府天天用大喇叭喊,让手里有这类欠条的乡亲去兑换小米,一斤换一斤。可母亲从没提过这些,这些年家里日子过得紧巴,他小时候还饿过肚子,母亲也只是领着他挖野菜、啃榆树皮,从没说过能去换粮食。

在场的乡亲们都红了眼,谁都知道麻利嫂这些年有多难,丈夫没了名分,她一个女人家干不了重活,是村里最穷的户,可她把这些能换活命粮的条子藏了一辈子。朱海清记着母亲临终前没提一个字,只当她不想让自己找组织,默默把纸条放回木匣,先顾着把母亲的后事办完。

这些借条的由来,要往回数四十多年。那时候日军占了承德,朱殿昆偷偷给游击队送情报,被鬼子发现打死在山边。八路军游击队的人觉得对不住朱家,要接母子俩去驻地,张翠屏没去,留在村里帮着做事。

她手脚麻利,又热心,谁家有难处都肯帮,“麻利嫂” 的名号就这么传下来了。1943 年腊月最寒的时候,李运昌带着冀东军分区的队伍在这一带活动,打鬼子缺粮,战士们饿得扛不动枪。

张翠屏挺着孕肚,挨家挨户动员乡亲凑粮,自己家的存粮先全拿出来,又跑遍周边村落,把筹到的高粱、玉米一趟趟往部队送。雪齐腰深,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好几次摔在雪地里,爬起来拍掉雪继续走。



部队有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战士们不肯白要粮食。张翠屏劝他们,你们饿着肚子怎么打鬼子,这些都是乡亲们的心意。最后部队只好收下,由李运昌带头写借条,每张都写上数量和日期,说等山河光复了一定还。

后来部队转战,和张翠屏断了联系。她生下儿子那天,正好是带着部队从黑熊岭突围之后,李运昌给孩子取了小名 “冰儿”,说生在滴水成冰的绝地,要记住这份艰难。

张翠屏把借条和交通图仔细收在木匣里,一藏就是四十年。她从没找过政府,就连有人问起丈夫的事,也只是说牺牲了,没提过烈士名分。朱海清长大后问过母亲,为什么不去兑粮食,她只说那些是给八路军救命的,不是账。

1988 年春天,村里来了位拄拐杖的老人,一进门就问朱海清是不是小名叫冰儿。老人是李运昌,找了张翠屏四十四年,直到听说她去世的消息,立刻赶了过来。

李运昌看着木匣里的借条,一张一张核对,确认都是当年的真迹。他红着眼眶说,当年要是没有张翠屏筹的粮食,部队说不定就垮了,她带着身孕给队伍指突围的路,那是救了三百多个战士的命。



县里很快派人来调查,核实了所有情况,知道张翠屏一辈子默默奉献,从没向组织提过要求。高层得知这事,专门批示要追授她荣誉,认定她为 “爱国模范”。

政府提出按当时的粮价给朱海清补偿二十三万,他摆手拒绝了,说母亲留着这些纸条不是为了钱。后来县里在张翠屏的坟前开了追认大会,发了荣誉证书,乡亲们都来参加,有人忍不住哭了。

那些借条现在存放在县博物馆的玻璃柜里,成了红色教育材料,高清扫描件在网上也能查到。村里修水泥路的时候,特意绕开了她的坟,多走了三十米。

朱海清后来还住在翻新的土房里,每逢清明去给母亲上坟,会带张当天的报纸,把粮价指给母亲看。村头修了纪念碑,刻着张翠屏的名字和七千斤粮食的数字,老师领着孩子路过,会讲起这位奶奶帮八路军的故事。

李运昌去世前还常跟家人说,欠老百姓的账,再难也得还,张翠屏这样的人,是部队的恩人。那些泛黄的纸条上,模糊的字迹和暗红的指印,记着的不只是粮食,还有当年军民拧成一股绳的日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刘强东带章泽天见特朗普,她拿56万爱马仕包,看到特朗普笑得很甜

刘强东带章泽天见特朗普,她拿56万爱马仕包,看到特朗普笑得很甜

做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
2025-11-02 04:30:46
历史上的施琅、清军攻台

历史上的施琅、清军攻台

名人苟或
2025-10-30 06:31:08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董董历史烩
2025-11-01 14:13:05
“中国巴菲特”捐了市值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他们每年花分红就好

“中国巴菲特”捐了市值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他们每年花分红就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00:18:11
张本美和3-4王艺迪,可怕不是输球,而是张本美和这番话 被打哭了

张本美和3-4王艺迪,可怕不是输球,而是张本美和这番话 被打哭了

梅亭谈
2025-11-02 05:33:47
大嘴女星的祼照!宋茜PK周雨彤!

大嘴女星的祼照!宋茜PK周雨彤!

八卦疯叔
2025-11-02 10:10:03
凌晨3点,杭州这里全是人!有人半夜从上海、江苏赶来……

凌晨3点,杭州这里全是人!有人半夜从上海、江苏赶来……

我们大杭州
2025-11-02 07:30:33
国际空间站7大禁令:禁止发生性关系……最离谱的却是最后一条!

国际空间站7大禁令:禁止发生性关系……最离谱的却是最后一条!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09-25 20:05:13
东莞传奇水蛇姐:以五项绝技名震莞城,得罪某位大人物后离奇消失

东莞传奇水蛇姐:以五项绝技名震莞城,得罪某位大人物后离奇消失

吴学华看天下
2024-07-24 10:23:35
翁帆最新近况:穿35块的帆布鞋,带34箱手稿搬离旧居

翁帆最新近况:穿35块的帆布鞋,带34箱手稿搬离旧居

金牌娱乐
2025-11-02 09:53:48
女生发明“咯噔字体”,被老师0分警告:别用个性挑战考试的底线

女生发明“咯噔字体”,被老师0分警告:别用个性挑战考试的底线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1 12:00:56
官宣,王少杰发声,正式加盟,出发北京,名单公布,杜锋祝福

官宣,王少杰发声,正式加盟,出发北京,名单公布,杜锋祝福

乐聊球
2025-11-01 10:06:24
没他在利物浦2-0!1.36亿水货14场仍0球 长传离谱出边线+对抗4赢1

没他在利物浦2-0!1.36亿水货14场仍0球 长传离谱出边线+对抗4赢1

我爱英超
2025-11-02 06:38:56
洪秀柱:两岸关系“不要那么复杂,未来谋求统一”

洪秀柱:两岸关系“不要那么复杂,未来谋求统一”

参考消息
2025-11-01 19:25:09
英首相:就算中国施压,也不会批准这件事,但中方得答应一个要求

英首相:就算中国施压,也不会批准这件事,但中方得答应一个要求

策略述
2025-11-01 15:17:41
俄罗斯计划在被占领土动员5万至10万乌克兰人参加对乌克兰的攻击

俄罗斯计划在被占领土动员5万至10万乌克兰人参加对乌克兰的攻击

山河路口
2025-11-01 23:56:08
助力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校园观察@大学生)

助力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校园观察@大学生)

金台资讯
2025-11-02 06:07:03
局长去世同事疏远,只有女副科长去吊唁,三年后女副科升正局

局长去世同事疏远,只有女副科长去吊唁,三年后女副科升正局

秋风专栏
2025-10-30 10:44:21
李云迪X侵司晓迪的后续瓜!

李云迪X侵司晓迪的后续瓜!

八卦疯叔
2025-11-01 10:50:45
1985年,叛逃至台湾的飞行员萧天润和台湾美女主播张德芬结婚了

1985年,叛逃至台湾的飞行员萧天润和台湾美女主播张德芬结婚了

忠于法纪
2025-11-01 09:22:20
2025-11-02 11:44:49
旧时楼台月 incentive-icons
旧时楼台月
江湖古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581文章数 472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航天又创纪录 美国急了要赶在中国之前登月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航天又创纪录 美国急了要赶在中国之前登月

体育要闻

李大林获2025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健康
亲子
家居
教育
军事航空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亲子要闻

可怕的不是熬不完的夜,直不起的腰,而是孩子轮流生病,都需要你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教育要闻

今年秋招季最容易就业的专业有哪些?给26高考推荐专业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