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菠萝
(一)
最近,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正在德国举行,公布了不少最新的抗癌药研究结果,有些还同步发表在了顶尖学术杂志上。我最近会挑一些介绍给大家。
今天要聊是HER2基因突变的肺癌和它的新靶向药。
在中国,肺癌一直都是我们的“头号敌人”。它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都高居第一,每年有超过100万新诊断患者。正因为它的重要性,肺癌一直都是抗癌新药研发最热门,也是成果最多的领域。
在精准医疗的理念指导下,肺癌治疗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家们通过基因检测,找到了多个肺癌的“驱动基因”:比如 EGFR、ALK等,它们突变是刺激肺癌生长的关键。为了针对这些突变,科学家开发出了对应的“靶向药”,绝大多数都是口服,一旦吃下去,就可以按下肿瘤生长的“刹车”,比起化疗,它们效果更好,而且副作用更小。
跑得最快的EGFR和ALK的靶向药,因为患者数量大,受到关注多,已经从第一代迭代到了第三代,甚至第四代药物都进入了临床。很多晚期患者现在都可以靠口服药,高质量带瘤生存超过五年。
但有一些突变比例更低,相对小众的基因就稍微滞后一些。好消息是,这些精准医学的“漏网之鱼”,最近也被捞起来了。
比如,针对HER2基因突变的靶向药就有了不错的进展,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一个是刚在国内上市的宗艾替尼(Zongertinib),另一个是这几天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公布最新研究结果的Sevabertinib。
![]()
它们俩都是针对HER2激活突变的靶向药,大家以后应该都会逐渐熟悉。
(二)
HER2 这个名字大家应该不陌生,它是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明星靶点”,20%左右患者有HER2基因的扩增,针对HER2的曲妥珠单抗是最经典的药物。
但在肺癌中,HER2基因突变不一样,通常并不是扩增,而是激活的点突变(最常见的一类叫“20号外显子插入”),这类突变对曲妥珠单抗并不敏感。加上相对比较罕见,只发生在 2%~4%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身上,因此市场吸引力没那么大,研究也更难做,导致它新药比较落后,很久都没有出现像EGFR或者ALK那样,专门针对HER2突变的口服靶向药获批。
因为缺乏靶向药,所以对于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常用一线标准疗法是化疗,或者化疗+免疫,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这个未满足的需求,虽然不算最热门的靶点,但长期以来,一直有科学家在努力开发针对HER2突变的口服靶向药,希望来填补这个空白。
首先是针对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德曲妥珠单抗取得成功,在HER2突变肺癌中展现了疗效,算是开启了这个群体靶向精准治疗序幕。但它也有一些局限,包括有间质性肺病这样需要注意的副作用,同时它是注射药物,无法替代口服靶向药的便利性。
还好没等多久,口服的新一代HER2靶向药就冲线了。
第一个获批的是宗艾替尼(Zongertinib),它今年8月份刚在美国和中国都获批上市,用于已经用过别的治疗后耐药的HER2激活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在临床研究中,针对用过化疗,但没有用过别的HER2靶向药的患者,客观有效率达到了75%,绝大多数患者肿瘤都显著缩小,而对同时接受过化疗和其它HER2靶向药的34名患者,客观有效率是44%。
![]()
效果确实相当不错。
这次最新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数据,则把另一个几乎同步开发的HER2靶向药Sevabertinib也呈现在了大家面前。
这次公布的是它一项代号为SOHO-01的多中心早期临床研究,共纳入了200多位晚期HER2 突变的非小细胞患者。根据这些患者以往用药情况,又分成了3个不同的组:D组是用过化疗,但没有用过HER2靶向药的患者,E组是用过化疗,还用过HER2抗体偶联药物的患者,F组则是还没有接受过药物的患者。
整体来看,效果很好,绝大多数患者肿瘤都显著缩小了,尤其是没有用过其它HER2靶向药的患者。
![]()
不出意料,F组患者疗效最好,因为他们是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相当于把Sevabertinib作为一线疗法使用。这一组的客观缓解率,达到了71%。这意味着每10个患者中,就有7个肿瘤明显缩小。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也达到了11个月。
D组的患者用过化疗,但没有用过HER2靶向药,基本等于把Sevabertinib作为二线疗法使用。他们的效果排名第二,客观缓解率是64%,而中位缓解持续时间是9.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是8.3个月。
看起来无论用于一线,还是二线,Sevabertinib都是非常有希望的。
E组患者数据看起来最差,客观缓解率只有38%,中位缓解持续时间是8.5个月,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是5.5 个月。
但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不仅用过化疗,还已经用过了新型的HER2抗体偶联药物德曲妥珠单抗,属于“多线耐药”患者,治疗难度很高。
在这样的患者上取得这种数据其实带来了希望,因为它意味着肺癌的HER2靶向治疗不是“一锤子买卖”,作用机制不同的HER2靶向药,能序贯使用,用接力的办法最大程度地利用药物资源,持续控制疾病,延长患者的整体生存时间。
(三)
Sevabertinib在中国已经申请了上市,顺利的话,应该也不远了。加上已经上市的德曲妥珠单抗和宗艾替尼,很快,中国的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就会同时拥有三个新型靶向药。
想想不久前,很多患者的选择还只有化疗,世界变化真的很快。
因为有了多个选择,下一步对医生来说,最有挑战的问题就是怎么安排它们的顺序。这三个药物虽然都是针对HER2靶点,都对HER2突变肺癌有效,但药物的结构,疗效和副作用都不一样,谁先谁后,确实值得探讨。更何况,除了靶向药,还有免疫药物,化疗可以选,如何排列组合,将成为下一步研究重点。
但不管怎么样,这些都是患者的福音,我们距离把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变成慢性病,又近了一步。
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肺腺癌,是精准医疗的标杆,也是靶向药最多的一个癌种。我们现在已经有了针对EGFR、ALK、ROS1、RET、BRAF、KRAS、MET、NTRK、HER2等多个驱动基因突变的创新靶向药,加上PD-1/PD-L1类免疫药物,以及双特异性抗体等更多新一代药物出现,越来越多肺癌患者都一定会迎来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长的生存期。
致敬科学,致敬生命!
*本文旨在科普癌症新药背后的科学,不是药物宣传资料,更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疾病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Zongertinib in Previously Treated HER2-Mutant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25;392:2321-2333
2. Sevabertinib in Advanced HER2-Mutant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2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