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秋收时节,黄淮地区遭遇持续阴雨,农田积水,一场“颗粒归仓”的攻坚保卫战打响。广大农户与天争时徒手抢收,政府调度履带式收割机进场,开足烘干设备,全力守护“到手的收成”。
阴雨虽扰,人心更齐。上游新闻派出四路记者奔赴黄淮四省田间地头。从山东曹县到安徽太和,从江苏滨海到河南汝州,我们见证了这场“湿冷秋收”中,农户和各级政府在泥泞里作战,对国家粮食安全防线的坚守。
一场秋雨一场寒。
眼看着连绵秋雨下个不停,地里的玉米等庄稼泡在水中,山东省菏泽市曹县苏集镇赵庄村的樊恩军等不及履带式收割机,和家人直接趟水下地靠手掰了4亩地的玉米,“老百姓种点庄稼不容易,害怕下雨天收不回来烂在地里”。
9月以来,一场罕见的持续连阴雨天气席卷黄淮海地区,给正处于收获关键期的秋粮带来了严峻挑战。黄淮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抓好黄淮地区秋收和秋冬种工作,对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和夯实明年夏粮生产基础至关重要。
颗粒归仓抢秋收!
农业农村部召开视频调度会要求,黄淮地区按照“先熟先收、有涝先收、易损先收”原则,开展应急抢收抢烘。财政部下达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84亿元,支持受灾地区加快开展农机抢收、潮粮烘干、农田排涝等农业生产防灾救灾工作,保障秋粮丰收到手、颗粒归仓。
10月中旬,上游新闻记者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四省的田间地头调查显示,通过抢秋收,秋粮归仓已进入尾声,烘干措施将秋粮损失尽量减少。
![]()
9月以来,安徽太和县持续阴雨,导致收割机轮胎陷入农田。图片来源/太和县官方
老农户徒手抢粮,水淹腿肚
河南汝州市纸南村6组农户李雪花介绍,9月至今,汝州基本处于天无三日晴的状态。雨停的时候下地收玉米,鞋底沾满厚厚的泥巴走一步都费劲,还要趟着淹没到小腿的水。即便如此,她和老伴还是坚持下地徒手去掰自家的4亩半地玉米。
“10月有一天没下雨,我们把三轮车开进地里拉玉米,装到快一半,80厘米高的轮子陷进去30厘米,又把玉米卸下,三轮车勉强开出地,人一趟一趟进地里把玉米一袋袋背出来。”李雪花说,连绵的秋雨太罕见。
江苏省滨海县八巨镇永余村种植大户施春平告诉记者,他家种了600多亩玉米和大豆,从9月30日起就利用雨期暂停时间抢收秋粮,“水大的时候收割机没办法下地,一进去轮子就陷进去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永余村的大部分玉米已经收割,地里低洼处还有少量积水,地旁挖出了排水沟渠便于排积水。
在安徽太和县,为了和天抢粮,农户们多种收割方式齐上阵。“9月底陆陆续续下雨,中间晴一两天我们就抓紧收割。”太和县农户张峰说,雨不大的时候,他和农户就下地徒手掰玉米。
农户常新铎说,“我种了几个品种的玉米,如果收割不及时,水顺着虫眼浸到玉米里,还没等收就已经发霉了。”起初他一直用轮式收割机收割,但是阴雨天气导致后轮式收割机陷进泥里出不来。
![]()
10月18日,山东曹县,种粮大户安森平驾驶履带式收割机收玉米。 上游新闻记者 崔涛 摄
履带机“踏泥”进场,日收百亩
农业农村部视频调度会强调,调剂调运大功率抽水机具、履带式收割机、烘干机等应急机具,按照“先熟先收、有涝先收、易损先收”原则,开展应急抢收抢烘。
山东曹县的农田里土壤湿度较大,路面上能看到明显的积水。持续的阴雨天气给秋粮抢收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苏集镇赵庄村种粮大户安森平驾驶的履带式收割机正在进行秋收,“为了减少传统的手工掰棒,我们采用了履带式收割机进行收割,确保‘不漏一块地、不误一户农’。履带式收割机在湿地中显露它的优越性,地里有水也不怕,五六十厘米深的水照样能收割,一天能收100亩地。除了收我承包的1000多亩地玉米,我大概用了半个月帮周边的散户把玉米收了。”
![]()
10月18日,河南汝州,一辆履带式收割机正在进行秋粮收割。上游新闻记者 牛泰 摄
河南汝州市履带式收割机有30台,它的优势在被雨水浸泡的农田里显了出来——如履平地。汝州市农机中心还协调5台收割机组建“农机作业队”,抢抓降雨间隙错峰作业。
“起初,我们一直用轮式收割机收割,但是连续下雨后轮式收割机一进去就陷进泥里出不来。后来,县里调来了几台履带式收割机才解决了收割难题。”太和县种植大户常新铎说。
滨海县种植大户施春平告诉记者,为了尽快完成抢收,农业农村局调度了履带式收割机,帮助农户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了秋粮的抢收。
![]()
安徽太和县一家烘干车间24小时连轴转烘秋粮。图片来源/太和县官方
24小时连轴烘干,与“霉”赛跑
“真是从老天手里抢粮食。”太和县农户张峰说。
阴雨天气导致玉米水分含量普遍超标。“水分能达到30%左右,如果不及时烘干,捂一下就坏了。”太和县农户们说,往年收割期有10多天,今年只有短暂的几个晴天,收割后的玉米超过24小时未通风、烘干,就会发霉。
太和县协调了多个烘干点为农户提供烘干服务,实现了从地头到烘干厂的无缝衔接。在太和县粮投总公司烘干车间,多台烘干塔同时运行,玉米通过烘干、过筛等流程后,就能完成入库。太和县粮投总公司副总经理宫磊介绍,今年玉米含水量太大,烘干厂从10月初开始,24小时进行烘干工作,全力保障农户玉米达到入库标准。
太和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县现有粮食烘干中心26家,烘干机械40台套,日烘干能力7300吨。做到即收即烘,防止玉米霉变,保证粮食质量。
![]()
江苏省滨海县的烘干机正在烘农户秋收后的玉米。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摄
这几天,江苏省滨海县八巨镇永余村里的烘干设备24小时连轴转烘玉米,都“干得冒烟”了。
上游新闻记者在烘干车间看到,烘干塔里橘黄色的火光映在观望镜上,97℃的高温下,玉米粒被快速烘干,通过传送带送往粗粮车间后,再过筛清除杂质。“室内的烘干设备只要不是大雨就不会受到影响,这段时间很多农户都把玉米送来烘干,一天能烘干500吨左右。这些清除过杂质的玉米粒就能直接对外销售了。”种粮大户兼烘干车间负责人施春平说。
山东曹县孙老家镇东村文达农业种植合作社内堆积如山的玉米围绕在烘干塔旁,湿玉米通过传送带源源不断地输送进烘干塔,经过高温烘干处理后,变得干爽饱满。“从9月28日开始,我们烘干设备24小时运转没停过,烘干农户抢收的玉米,每天能烘干200吨左右。”文达农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吕宪超说。
曹县有40多台粮食烘干设备,开足马力不停运转,确保秋粮颗粒归仓,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以往秋收的粮食都是靠太阳晒干,今年全靠烘干。”10月18日中午,河南汝州农户李雪花说完这句话,和老伴开着三轮车朝喜耕田农机合作社驶去。合作社理事长孙书祥介绍,一个月以来,7条烘干生产线没停过,为农民解决了燃眉之急,“今年秋收,我每天只睡4个小时,合作社的灯就没熄过,一天烘800吨,烘干了2万多吨了。”
![]()
10月18日,江苏滨海县秋收后的部分玉米。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摄
田间地头收粮,稳住粮价
“今年对于农户来说,挑战还是挺大的,大家都不容易。”太和县农户张峰告诉记者,目前来看收成还可以,每亩地能收千八百斤玉米,总体产量影响不大。
除了帮助农户们抢收玉米,河南汝州市也正想方设法帮助农户挽回损失。10月18日,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已深入田间地头,理赔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该市计划月底前完成所有理赔款项支付,最大限度保障农民利益。
![]()
10月19日,山东曹县一家农户的玉米已经收完储存。 上游新闻记者 周本帅 摄
山东曹县农户樊恩军将收割的一部分玉米卖给了农业合作社,由他们烘干并销往粮食加工企业。剩下的玉米,他囤在了几个铁丝笼中,“等到粮食价格升高了,我再卖掉。”
山东曹县在各个乡镇设置了粮食收购点,在田间地头收购群众的粮食,统一进行运输、烘干、储存。
“由于阴雨天气,农户的玉米有部分发霉了。为了减少损失,这些玉米我们收购,烘干后送往酒精加工企业。品质好的玉米送往粮食深加工企业和饲料厂。”曹县文达农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吕宪超表示,合作社收购玉米价格在每斤7毛左右,已收购了3000多吨玉米,目前烘干工作即将完成,也对外销售了700多吨。
“受阴雨天气影响,今年我县玉米和大豆的秋收工作有所提前,未影响总体产量。”滨海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10月16日,全县28.5万亩玉米、5.4万亩大豆、3.6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旱粮基本抢收结束,“当前我县粮食收购价格基本稳定,水稻约1.35元/斤,玉米约1.05元/斤,大豆约2.1元/斤。”
山东曹县今年种植玉米约143万亩,秋粮抢收工作进度达到98%,粮食烘干工作也在加紧进行。
河南汝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科学调度人力和机械,做到秋粮应收尽收、应收快收,最大程度减轻连阴雨带来的不利影响,今年秋作物种植面积94.08万亩,截至10月16日,已收92.78万亩。
![]()
10月19日,山东曹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徐树军介绍秋雨对秋冬播种的影响。上游新闻记者 周本帅 摄
备好种子战秋播,力保收成
随着天气的好转,黄淮地区的秋粮抢收已接近尾声,下一步将进行小麦的播种工作。
“有一句话叫‘握指成团,触地即散’,抓起一把土,能握成一团,再扔到地里,如果土壤散开了,就说明墒情比较适宜。土壤散不开,说明湿度过大,需要晾田散墒。”山东曹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徐树军俯下身扒开地里的表层土壤,抓起一把土说,“目前土壤湿度很大,大部分地块相对含水量在95%以上。今年小麦的播种日期会比以往推迟10天左右。由于播期较晚,一般需要增大播种量,并适当浅播。霜降之后,每晚一天播种,每亩地需要增加半斤到1斤种子的播量。”
![]()
10月18日,江苏滨海秋收后的玉米地。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摄
“下一茬的种子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天气转好,开始播种。”江苏省滨海县八巨镇永余村种植大户施春平说。
滨海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为保障下一步播种工作,已协调农资公司、种子公司以及农药企业调运储备化肥约3.3万吨、小麦种子1.75万吨、农药20余吨,完全能满足秋冬播种需求。
河南汝州市的农户李雪花说:“卖完这些玉米,我要准备小麦的备播了,希望明年有个好收成。”
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牛泰 崔涛 周本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