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湘南山区还笼罩在薄雾中,周师傅的作坊已经飘出特有的草木清香。竹匾上整齐排列的酒曲丸子,在晨光中静静呼吸,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蜕变。这里是时光驻足的地方,每一粒酒曲都承载着祖辈的智慧,等待着在合适的温度与湿度中,完成自己的使命。
掌心里的温度
周师傅是这项非遗技艺的第三代传人。他的制曲手法,是从祖父手把手教父亲,再由父亲传给他的。每一个动作都经过时光打磨,蕴含着三代人的经验与智慧。
制作酒曲是场与自然的对话。他坚持用本地籼米,搭配七种山中采来的草药。温度全凭手感判断,掌心贴上去微烫,便是最佳状态。揉制过程最见功夫,要外紧内松,给微生物留足生长的空间。机器做的曲太规整,他说,少了人手感知的温度,就酿不出有灵魂的酒。
![]()
飘向未来的酒香
如今,周师傅的作坊成了村里的传承基地。农闲时,乡亲们都愿意来学这门手艺。五十多岁的春婶学得最用心,她说,老祖宗的手艺,让我们多了一份收入,更多了一份底气。
最让人欣慰的是,周师傅的女儿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她用年轻人的方式,通过短视频记录父亲制曲的每个细节,让这项古老技艺被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古老的智慧因年轻生命的加入,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
暮色四合,酒曲的香气在村落里静静流淌。这香气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既有祖辈的智慧沉淀,也有当下生活的温度,更承载着面向明天的希望。在周师傅布满老茧的手掌间,传承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到每一粒酒曲的生命延续。
本文由鸿旺酒礼曾姐原创编辑,转载请备注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