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人传抄的“心脑救命方”!72岁大爷吃1月头昏消失,73岁患者停西药康复,5味药记好
“医生,我这头胀得要炸开,手脚麻得拿不稳碗,不会要中风吧?”
2006年深秋,72岁的曹大爷拄着拐杖冲进诊室,脸色发沉。这几年他血压一直飘着,最近更是糟心——白天头昏脑胀像裹了湿棉花,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记性差到刚说的事转头就忘,连手脚都麻得没知觉,大便也堵了好几天。医生一看他舌头,颜色暗得发乌,舌苔厚得像一层油,搭脉时脉象又硬又紧:“你这是痰湿裹着瘀血,把血管堵死了,得赶紧通!”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随时可能心梗、中风的老人,靠一个方子调理1个月,不仅头昏手麻全好了,还能自己买菜做饭。而这个方子,正是离退休老干部私下传抄的“宝贝”——西洋参150g、黄芪200g、三七150g、丹参200g、天麻150g,百来人用了都说管用,专门对付心脑血管的“堵”和“虚”。
先说说这方子为啥能“通血管”。
心脑血管病的根子,大多是“气不够”和“路不通”。气就像血管里的“动力”,老人年纪大了气不足,血液跑不动,就容易积成“瘀血”;再加上体内湿气重,凝成“痰湿”,一堵一塞,脑梗塞、冠心病就来了,表现就是头昏、手麻、失眠、记性差。
而这个方子,正好对着病根“下猛药”:
- 西洋参+黄芪:俩“补气大王”,把身体里的“动力”补满,气足了才能推着血液跑遍全身;
- 三七+丹参:活血祛瘀的“黄金组合”,能把堵在血管里的瘀血“敲碎”,让经络通通畅畅;
- 天麻:专门“刮油除腻”,把缠在血管上的痰湿清干净,还能祛风,缓解头昏。
用法更简单:把这5味药磨成细粉,每天早晚各吃3-4g,开水冲了就能喝。要是睡不着,再加点酸枣仁150g、茯苓150g,助眠效果立马翻倍。
再看曹大爷的调理过程,医生没直接用“传抄方”,先开了3剂“开路药”:天麻15g、栀子15g、法半夏12g、黄芩15g、黄连10g、茯苓15g、瓜蒌30g、酸枣仁20g、丹参30g,先把体内的火气和痰湿清一清。
才吃3天,曹大爷就来报喜:“头不胀了!晚上能睡4个小时了!”接着医生把“传抄方”给他,让他按剂量吃。10天后,曹大爷的头昏脑胀基本没了,手脚也能灵活动了;1个月后,大便通了,记性也好了,走路不用拄拐杖,逢人就说“这方子比降压药还管用”。
还有73岁的王大爷,情况更特殊。
他1年前查出间质性肺炎,却不咳嗽不咳痰。西医给用了大量抗生素和激素,结果越治越糟——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浑身软得像没骨头,连说话都懒得开口,整天盯着天花板发呆,觉得自己熬不过去了。
医生一看就摇头:“你这是西药伤了正气,得先把气血补回来。”先让他停了所有西药,开了补中益气汤调身体。等王大爷能吃下一碗粥、睡够6小时后,再给了他这个“心脑方”。没想到才10天,王大爷就能自己下楼散步;1个月后,全身症状全没了,复查时连西医都惊讶:“这恢复速度,比年轻人还快!”
但必须提醒:这方子不是“万能神药”!
它只适合“气虚血瘀、痰湿阻络”的老人,像脑梗塞、冠心病、脑供血不足这些情况能用,但如果是上火严重、有急性炎症,或者体质偏热的人,盲目吃反而会加重病情。
就像医生反复强调的:中医讲究“一人一方”。你可能也有头昏手麻,但病根可能是纯上火,也可能是血虚,要是照着别人的方子抓药磨粉,不仅不管用,还可能耽误治疗——心脑血管的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要是你或家里老人有这方面的毛病,别自己传抄方子用,先找专业中医辨证,让大夫根据身体情况调整。也可以把这篇文章转给身边有需要的人,多份参考,少走弯路~
你身边有没有人用过类似的调理方?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让更多人看到中医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