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六位元帅在武汉开会,被安排进简陋招待所,省委书记王任重指示的

0
分享至

1958年11月,武昌城里的法桐叶子黄了一地,长江水面上雾蒙蒙的。

中共八届六中全会正在这儿开,二百多位中央委员、候补委员还有各省第一书记都来了,武汉像样的宾馆全住满了。

可就在会议快结束时,湖北省委突然接到个任务,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金日成要率团访华,路线临时加了武汉站,接待工作得湖北负责,还得是“新中国第一流水平”。



惠济饭店更是被彭德怀、罗荣桓、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六位开国元帅带着随行人员包了三栋小楼,都住一周多了。

全城再找不出“拿得出手”的空房,这接待任务可咋完成?

王任重的“两难困境”:一边是元帅,一边是外交任务

王任重连夜开了三次紧急协调会,把能想到的地方都数了个遍。

武汉大学礼堂、省军区招待所、德明饭店,就连汉口老租界的洋房都查过了。



可要么安全条件不达标,要么没暖气,要么没法保密,没一个合适的。

外交部礼宾司一天打三次电话催住房方案,还转达了周恩来总理的口头意见,说让国际友人住得舒适是对朝鲜党和人民的基本礼貌。

本来想再找找有没有遗漏的地方,可金日成专列第二天傍晚就要到汉口了,实在没辙。

王任重只能把最后希望放在让六位元帅“挪窝”上。



但元帅们可不是普通代表啊,彭德怀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罗荣桓是总政治部主任,陈毅是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也都是重要部门的一把手。

他们的接待规格是受党章和军章保护的,省委贸然开口,搞不好就会被扣上“怠慢元勋”的帽子。

可外交任务压在头上,又不能拖,王任重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亲自去跟元帅们说。

11月29日清晨,惠济饭店小餐厅里炉火挺旺,六张藤木椅围着一张旧餐桌。



王任重带着省委秘书长和交际处长,以“陪首长用早饭”的名义来了,还带了豆皮、热干面、面窝、蛋酒这些武汉特色小吃。

几位元帅一辈子带兵打仗,作息特别规律,七点钟就都坐好了。

彭德怀正端着搪瓷碗喝豆浆,看见王任重进来,还打趣说是不是缺劳动力,想让他们去码头扛麻包,一句话把大家都逗笑了,倒让王任重没那么紧张了。

等大家吃到差不多饱,王任重放下筷子,把金日成要来访问、武汉住房紧张的情况一五一十说了。



他说朝鲜同志把武汉当毛主席家乡一样敬重,要是连像样的住处都没有,实在说不过去,可眼下只有惠济饭店条件最好,省委想了一夜都没好意思开口。

话说完,餐厅里一下子就安静了,只能听见窗外长江上轮船的汽笛声。

老帅们的“爽快答应”:低调搬迁,尽显格局

沉默也就两三秒,叶剑英把餐巾折好,先开口了,说先外后内是理所当然的,他们这些人打仗时连坟地都睡过,没什么不能搬的。

彭德怀把碗一推,嗓门挺大,说有客人从远方来就该高兴,腾房子没二话。



陈毅笑眯眯夹了块面窝,说他们这些老兵住哪儿都行,只要国家方便。

罗荣桓身体不太好,也坚持站起来说这就让秘书收拾文件,徐向前、聂荣臻也点头同意。

六位元帅不仅答应搬,还主动说要把随员压缩到最少,把最好的朝阳房间留给外宾,连惠济饭店刚买的苏联产冰箱都留给朝鲜同志用。

王任重后来回忆,当时他喉咙像塞了团棉花,说不出话,只能一个劲儿拱手。



他马上让省委秘书长记录,半天之内腾出36间主房、6间办公房,老帅的新住所必须安全、安静有暖气,而且搬迁不能大张旗鼓,要轻车简从。

上午九点,元帅们回房间收拾东西。

参谋们想打电话调卡车,被彭德怀制止了,说别搞那么大阵仗,跟让人看笑话似的。

最后就用了惠济饭店的两辆旧吉普车,分三趟把书籍、文件、被褥、脸盆、战图筒运到了新住处,武昌胭脂坪的中南局干部招待所。



这地方以前是解放前一家银行的仓库,青砖灰瓦的,楼道特别窄,木地板一走就嘎吱响。

房间不到二十平方米,里面就一张棕棚床、一张写字台、一个搪瓷脸盆架,卫生间还是整栋楼共用的,晚上去还得打着手电。

管理员都不好意思,一个劲儿说条件差。

陈毅却哈哈大笑,说这比当年在茅山洞住强多了。



罗荣桓肺病还没好,屋里有点冷,工作人员想临时生炭火,被叶剑英阻止了,说安全第一,多盖床被子就行。

当天中午,六位元帅在新食堂吃饭,每人一份炒白菜、一碗莲藕排骨汤、二两米饭。

陈毅边吃还边赋诗,“胭脂坪上驻英魂,笑把寒舍作玉宫。

不为外宾夸礼让,但教世界识东风。”



大家都叫好,彭德怀把诗稿要过来,让秘书抄送《长江日报》的“内部参考”,还嘱咐不要署名、不要登报,就留个纪念。

下午四点,金日成的专列到了汉口车站。

王任重陪着金日成一行人去惠济饭店,小楼重新刷了漆,窗帘换成了雪白的纱幔,床头摆上了康乃馨,浴室24小时有热水,餐厅还专门加了放朝鲜泡菜的冷柜。

金日成四处看了看,连着用中文说“很好,很好”。



第二天,毛泽东在惠济饭店顶层会议室和金日成会谈,双方还签署了联合公报,整个流程都特别顺利。

事后,朝鲜劳动党代表团有个随员私下问外交部礼宾司的干部,听说中国六位元帅为了他们让房,是不是真的。

礼宾司干部没正面回答,就给了他一张小纸条,上面是叶剑英写的“中朝友谊高于个人舒适”。

听说这位随员把纸条带回了平壤,一直保存在劳动党党史馆里,成了一段没多少人知道的佳话。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牛锅巴小钒
牛锅巴小钒
分享我的十八线小城生活~
565文章数 185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