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军律师.
如需帮助可关注,私信必复。
![]()
在司法实践中,执行异议期、异议之诉申请期等法定期限,是当事人维护权益的 “时间红线”。
那么,执行法院错误告知救济途径导致错过期限,当事人怎么办?
根据 “执行程序是否终结”,当事人可选择不同的救济路径,核心是 “先恢复权利,再弥补损失”。
(一)第一步:执行程序未终结 —— 申请 “程序纠错”,恢复原权利
若法院尚未完成财产拍卖、款项划扣等执行行为,当事人可向作出错误告知的法院申请 “程序纠错”,请求恢复其原有的救济权利,这是最直接高效的方式。
1. 提交 “恢复权利申请书”,附关键证据
申请书中需载明:错误告知的时间、主体、具体内容;当事人按错误指引采取的行动(如向错误机关提交材料的记录);原救济权利的合法依据(如法律条文、司法解释)。同时需提交三类证据:
错误告知的证据:如法院工作人员的通话录音(需提前告知对方)、接待笔录(需法院盖章)、书面指引文件;
积极行权的证据:如按错误指引准备材料的单据、向错误机关邮寄材料的快递记录;
原权利合法的证据:如证明执行标的存在错误、公证文书程序违法的材料,确保恢复权利后主张能得到支持。
例如,某当事人因法院错告救济途径,超期未申请不予执行公证文书,其提交了执行法官的通话录音(载明 “可在 30 日内起诉”)、向法院邮寄起诉材料的快递单(第 20 日寄出)、公证文书存在 “砍头息” 的银行流水,法院审查后认定错误告知成立,裁定恢复其申请不予执行的权利。
2. 同步提 “执行异议”,暂缓执行止损
在申请程序纠错期间,若法院已启动查封、拍卖等措施,当事人可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向执行法院提出书面异议,主张 “因法院错误告知可能导致执行错误”,请求暂缓执行。法院需在 15 日内审查,异议成立的将裁定中止执行,避免当事人财产损失扩大。
(二)第二步:执行程序已终结 —— 申请 “确认违法”,为索赔奠基
若执行程序已终结(如房产已拍卖、款项已划扣),恢复原权利已无意义,当事人需先向法院申请 “确认错误告知行为违法”,这是主张国家赔偿的法定前置程序。
1. 向法院提交 “确认违法申请书”
申请需向作出错误告知的法院提交,内容包括:错误告知的事实经过、法律依据(如《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八条)、请求确认 “告知行为违法” 的具体主张。法院需在受理后 2 个月内作出裁定,若逾期未确认或驳回申请,当事人可向上一级法院申诉。
2. 典型案例:错误告知致房产被拍卖,法院确认违法
某当事人因债务纠纷,其名下房产被法院查封,执行法官错告 “需先撤销原判决书,再提执行异议”。当事人花 2 个月申请再审,期间房产被拍卖。其向法院提交了法官的接待笔录(载明错误指引)、再审申请材料、房产拍卖成交确认书,法院最终确认 “执行法官的告知行为违法”,为后续索赔铺平道路。
(三)第三步:确认违法后 —— 主张 “国家赔偿”,弥补直接损失
经法院确认错误告知行为违法后,当事人可依据《国家赔偿法》,向法院主张国家赔偿,弥补因超期导致的直接财产损失。法院需在 2 个月内作出赔偿决定,若逾期未决或当事人对赔偿数额不服,可在 30 日内向其上一级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赔偿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为终局裁决,当事人可凭此要求法院支付赔偿金。
周军律师提醒,法院错误告知救济途径致错过期限,虽会让当事人陷入维权困局,但法律已预设 “程序纠错 + 国家赔偿” 的双重保障机制。遇到相关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寻求有效的法律帮助,以免错失维权良机。
![]()
普及法律常识,帮您维护权益。
点赞关注分享,让亲友都得到法律保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