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星期一了,我老家这边的天气,实在是变化莫测!就几天的时间,现在气温都已经降到了个位数,最好温度也就12℃了,看天气预报说,后面还会降温,看来今年的冬天提前来了!
同时,今日是农历八月收官之日,因为八月是小月,最多就是二十九天,而明天就正式进入九月份了,意味着农历2025年只有4个月就要过年了!
![]()
然而,在今天老人们关注的却是“八月廿九早看天,一年不用问神仙”的说法。这又是咋回事呢?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在我国传统历法中,恰逢黄历中的“建日”,又是“土王用事”,同时老人还说天空的阴晴变化也可以提前预测来年收成好坏,那么今天是晴天好,还是下午好呢?
要懂这日子的分量,先得弄清什么是“土王用事”。在传统五行观念里,春夏秋冬分属木、火、金、水四行,各占72天,唯独土行没有专属时段。
古人便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节气前各划出18天,合计72天归土王管辖,这便是“土王用事”。
传说中,土王因醉酒误了天庭分日,玉帝才补了这四季间隙的管理权。此时土气最盛,古人认为动土会惊扰地气,可能招致家宅不安,故建房安葬等“破土”的事情皆避此时段。
而今日八月廿九恰逢此时,更添了几分对天地规律的敬畏。
![]()
再来看看“八月二十九早看天,一年种地不用问神仙”的学问,这也是过去没有天气预报时代,老祖宗长期观察的经验之谈,它全是对当时天气阴晴干湿的精准解读。
八月末一般都是霜降前后了,此时本应秋高气爽,是“秋收冬藏”的收尾阶段,水汽该收不该泄,这一天便是最后的“验收日”。
若这天阴雨绵绵,便是最让人揪心的景象。在民间就有老话说“八月廿九一日雨,来年谷仓难见米”的农谚,道尽了担忧。
雨水意味着本该收敛的湿气滞留不去,这股“欠账”会在来年夏天连本带利返还,可能引发涝灾。
就像“雨落八月秋尾,河满来年夏头”说的,秋末的雨珠,或许就是来年汛期的预告。
更有“雨淋九月头,来年耕牛歇”的说法,而如果八月二十九日下雨,后面就是九月初一了,也会大概率下雨,这样预示来年的雨水多!
还有老话说“初一下雨初二晴,初二下雨不得晴”,这更是在民间流传很广的气象谚语,指农历初一下雨则次日转晴,若初二持续降雨则预示阴雨天气难以放晴,反映了传统农耕社会对降水规律的长期观察与经验总结!
老祖宗的话夸张地道出涝灾时田地无法耕种的窘境,连耕牛都要闲下来。哪怕只是“湿晶晶”的潮气,甚至水缸“出汗”,都被视作春涝的信号。
反之,若八月廿九是晴天,这个就是好兆头,比如农谚“八月廿九晒谷场,来年陈粮堆满仓!”,说的是这天是“晒谷场”般的晴天,则是十足的吉兆。
还有“廿九日头笑,来年晒谷妙”,阳光不仅能烘干秋收的谷物,更预示着气候循规蹈矩,水汽收放有度。
“晒谷场”的背后,是“田埂硬”的干爽田地,是冬麦播种的好时辰,更是“陈粮堆满仓”的丰收期许。
若再刮起干燥的北风,更应了“北风保年稳”的说法,给来年的安稳收成再添一重保障。
这些农谚并非玄学,而是古人对气候规律的长期总结。八月末正值大气环流调整期,此时的天气特征往往关联着后续半年的气候走向,现代气象观测也印证了这种关联性。
今日农历八月二十九日,在这个月份的最后一天,我家乡却下起来了雨,而且大降温,都有人穿羽绒服了,如果老谚语还准的话,看来明年的雨水很充足!
你家乡的天气如何呢?是晴天还是下雨呢?开始降温了没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