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印度斯坦时报》10月19日援引毕马威(KPMG)近期发布的一项研究,印度高等教育正经历一场以结果为导向的系统性转型。在国家机构排名框架(NIRF)发布十周年之际,该研究基于各类别排名趋势进行分析,指出印度高校在过去十年间,在教师资质、科研成果与国际影响力等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提升。
![]()
博士教师占比跃升,教学力量增强
研究显示,排名前100的高等教育机构中,博士学位教师的占比已接近60%。在管理学院中,该比例已超过90%,工程学院亦达到80%以上。当前,多数顶尖高校报告博士教师占比超过73%。预计到2030年,博士师资将全面覆盖前100强高校。
科研成果三倍增长,专利申请量翻番
科研产出方面,印度高校在2018至2025年间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
大学和工程领域的研究出版物增长了 150%
药学与管理学科出版物数量更是飙升 300%
印度在全球研究出版物中的份额从 3.5% 提升至 5.2%
与此同时,顶尖工程与综合高校成功将已发表的专利高比例转化为授权专利。根据报告,排名前25的高校所获得的研究赞助资金,是第76至100名高校的 9倍,反映出更强的创新力和产业合作能力。
毕马威印度教育与技能发展国家负责人 Narayanan Ramaswamy 表示:“在政府激励和NIRF对研究的重视下,2022至2024年间,教育机构的专利申请数量翻了一番,使印度跻身全球专利活动最活跃的前六个国家之一。”
博士入学人数增加,就业能力提升
在研究层面,博士生规模稳步增长:
博士入学人数从2019年的 97,947人 增至2025年的 118,556人(增长21%)
博士毕业生人数从 16,403人 增至 24,481人(增长近49%)
更关键的是,应届毕业生的薪资中位数在五年内几乎翻倍,反映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和雇主信心提升。报告指出,这一趋势主要由技能提升、实习机会增加和产学合作推动,尤其在管理、工程和医疗领域表现突出。
全球排名大跃升,NIRF影响力增强
这些积极变化也体现在国际排名中。
在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印度以 54所高校 成为全球代表性国家中的 第4位,是2015年的五倍。
NIRF排名自2015年由印度联邦教育部推出后,已成为推动高校改进的重要机制。参与高校数量从2016年的 2,426所 增至2025年的 7,692所,其中大学类别增长超过 401%,从803所增至4,030所。
印度国家认证委员会(NBA)成员秘书阿尼尔·库马尔·纳萨(Anil Kumar Nassa)指出,NIRF不仅提升了全球排名,更促使高校专注于教学、研究和感知质量。他还强调了排名的透明性与公众参与机制:“所有数据均公开,接受审查;任何研究伦理违规行为都将触发负面评分。”
顶尖高校多元化趋势显现
毕马威指出,IISc 班加罗尔、JNU 和 IIT Madras继续在榜首保持领先地位,MAHE(马尼帕尔高等教育学院) 与 BITS Pilani 等私立大学也逐渐崛起。德里大学的印度教学院、米兰达学院、汉斯拉吉学院仍主导大学类别,而泰米尔纳德邦、德里和喀拉拉邦占据前100大学中的83所。
在医疗与管理领域,AIIMS 德里 与 IIM 艾哈迈达巴德稳居榜首。报告指出,激烈竞争下,“即便是微小的分数提升,也可能导致排名跃升40位”,并强调“数据驱动的持续绩效”已成为高校发展的核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