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回家表姐要载我,我发上次1698顺风车账单:谁敢坐?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盯着手机屏幕,手指悬在发送键上,心跳得像擂鼓。

“相亲相爱一家人”微信群里,表姐张丽的阴阳怪气还在刷屏,句句暗示我“不懂亲情”。

我冷笑一声,深吸一口气,把账单截图甩了出去。

“丽姐,咱把账算清楚,4年前中秋,你让我花了1698块,油费、零食、玩具,全是我掏的。”

“账单在这,你们看看,320块零食,720块油费,200块过路费,350块玩具,108块土特产。”

“姐夫还说‘回头给你钱’,这‘回头’4年了,钱呢?”

“1698块一趟的顺风车,你们谁敢坐谁坐吧,我是坐不起了。”

我@了张丽和周强,群里瞬间死寂。

我靠在沙发上,手心出汗,心里的火却烧得更旺。

这笔账,我忍了4年,今天必须清算!

01

临近中秋,我正在公司加班整理季度报表,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上跳出“表姐张丽”的名字。

我太阳穴条件反射地一抽,像是被针扎了一下。

张丽,我的表姐,三十五岁,烫着一头标志性的波浪卷发,妆容精致得像刚从美妆博主视频里走出来。

每次她打电话,准没好事。

我划开接听,她那甜得有些发腻的声音立刻钻进耳朵:“小雅,今年中秋回老家不?”

“准备回,姐。”我应付着,手指无意识地敲着办公桌。

“太好了!我跟你姐夫周强今年开车带小杰回去,正好顺路捎上你!”她咬重“顺路”两个字,语气里满是施恩的味道。

我心里“咯噔”一声,脑海里立刻闪回四年前那次“顺路”的惨痛经历。

那次,我被她指挥得像个免费保姆,钱包还被掏空了1698块。

“东西多不多?不多的话,我后备箱还能塞点礼盒月饼。”张丽还在电话那头兴高采烈地规划。

“一家人,坐我车还能省张高铁票,多划算!”她笑得像在送我天大的恩惠。

我,林雅,一个在省城打拼的行政主管,三十岁,短发齐肩,戴一副细框眼镜,平时穿着简洁干练,自认眼神清亮,但面对这位表姐,总会不自觉带上几分戒备。

省高铁票?

我冷笑,怕是得倒贴一架飞机的钱。

上次就是信了她这套“顺路”的鬼话,结果呢?

嘴上,我还是维持着表面的客气:“姐,我先看看票,不一定啥时候回去。”

“跟姐还客气啥!”张丽的声音陡然拔高,“时间定了告诉我,我等你!”

她那不容拒绝的劲头,让我额角的青筋都跳了跳。

挂了电话,我没半秒犹豫,打开铁路APP,选好日期,果断付款。

“订单支付成功”的提示弹出,我长舒一口气。

然后点开微信,找到张丽的对话框,飞快输入:“姐,不好意思,高铁票买好了,八月十三早上九点的,就不麻烦你们了。”

消息刚发出去,张丽的语音立刻弹了过来,足足四十秒。

我点开一听,她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悦,甚至有点质问的味道:“小雅,你这是干啥?!”

“我都说了捎你,你咋还自己买票?”

“是不是觉得姐的车不舒服?还是不信任周强的技术?”

不等我回复,第二条语音又来了,这次带着“语重心长”的劝导:“一家人,这么见外干啥?”

“你这孩子,太独立了,不懂得依靠亲戚。”

“你这样让你姨知道了,又得说我没照顾好你。”

我听着她连珠炮似的语音,太阳穴突突直跳。

太独立?

难道上赶着被占便宜,才叫“懂得依靠亲戚”?

我捏了捏眉心,尽量让回复听起来平静:“姐,真不是,主要是时间合适,票先买了。”

“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02

半小时后,意料之中,我妈李梅的电话追了过来。

“小雅!”她一开口就是惯有的焦虑,带着点埋怨。

我妈,五十多岁,退休纺织厂工人,最看重的就是“面子”和“家族和睦”。

“你表姐都跟我说了,你咋自己买票了?”

“人家好心要带你,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多大点事,退了票,跟你姐一起回来,路上还有人照应,多好!”

我深吸一口气,试图解释:“妈,坐她车不方便,事儿太多。”

“能有啥事儿?”我妈的声音立刻高了八度,“你姐还能坑你?”

“都是亲戚,别那么计较,传出去让人笑话咱们小气!”

“妈,四年前……”我刚想提那次1698块的旧账,就被她不耐烦地打断了。

“行了行了,过去的事还提它干嘛?”

“你姨张秀珍知道了也不高兴,她身体不好,别让她生气。”

“听妈的,退票,啊?乖。”

又是这套“面子”说辞。

又是“你姨身体不好”。

我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

在妈眼里,亲戚的面子,姨妈的情绪,永远比我的感受重要。

妈,你知道吗?

你的“别计较”,就是在默认我可以被无底线地“计较”。

晚上,我把这事跟老公赵磊吐槽。

赵磊,IT工程师,三十三岁,黑框眼镜,格子衬衫是他永不变的标配,典型的理性直男。

他听完,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随口道:“不想去就不去呗,多大点事。”

语气轻松得像在聊今天吃啥。

我叹气,靠在沙发上:“不是我想不想,是我妈和我姨那边,肯定觉得我六亲不认。”

赵磊走过来,拍拍我肩膀:“别想太多,她们说她们的,你过你的。”

他显然没体会到我被亲妈逼着“懂事”的憋屈。

我忍不住,把四年前那次搭张丽顺风车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讲给他听。

03

“四年前,也是中秋,张丽也是这么‘热情’地邀我。”

“出发前一天,她一个电话打过来,让我去超市给她们一家买零食饮料,列了个单子,指名要进口薯片和果汁。”

“我提着两大袋过去,她笑得眉开眼笑,说‘小雅你真周到!’一个字没提钱。”

“第二天上车,她儿子小杰,九岁,熊孩子一个,全程在我旁边闹腾,非要玩我手机。”

“周强开着车,一副大爷样,说他得专心开车,让我当‘人肉导航’,理由是‘小雅你眼神好,看得清路牌’。”

“油费、过路费,说好AA,结果每次到收费站,周强就摸摸口袋,‘哎呀,没零钱,小雅你先垫着。’”

“加油站,他又说‘小雅,麻烦你刷下卡?’”

“全程油费过路费,都是我付的,事后他们压根不提这茬。”

“到了服务区,小杰看中一个350块的遥控飞机,抱着不撒手,躺在地上打滚。”

“张丽就在旁边和稀泥,‘哎呀,小孩子嘛,小雅你看……’眼神瞟着我,意思再明显不过。”

“我咬咬牙,付了钱。”

“最离谱的是,到了老家县城,车停在姨妈家楼下,张丽打开后备箱,指着我给姨妈姨父买的礼盒——两盒高档月饼、两瓶好酒、一箱进口水果,总共850块,说‘小雅,你顺便拎上去吧,我们带孩子不方便。’”

“我一个人,吭哧吭哧把东西搬到七楼,她和周强两手空空,带着小杰在前面悠哉悠哉。”

“回家我算了算,总共花了我1698块。”

赵磊听完,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这么夸张?你当时咋不说?”

我苦笑:“当时能咋说?她们一路‘小雅你最好’、‘小雅辛苦了’,我能当场翻脸?”

“想着亲戚一场,节假日见一次,算了。”

“结果呢?她们觉得我林雅就是好捏的软柿子。”

赵磊沉默了一会儿,沉声道:“这次别坐了,我支持你。”

我心里稍稍安慰了些。

04

第二天,张丽的微信又来了,这次是文字,没发语音,估计昨天被我噎得不轻。

“小雅,既然你票都买了,那就算了,姐不勉强你。”

“不过你回老家,能不能帮我问问老陈家的手工月饼?听说今年做得特别好,纯手工,馅料足。”

“帮我打听打听,要是好,给我捎二十盒上来呗?我给你钱。”

我盯着“二十盒”三个字,气得屏幕都模糊了。

这是把我当免费采购员加搬运工了?

1698块的账还没清,她还敢继续使唤我?

我强压怒火,回道:“姐,我这次回去东西多,估计带不了那么多。”

张丽秒回:“没事没事,你老公赵磊可以帮你拿嘛,男人力气大。”

“要不寄快递也行,运费我出。”

我冷笑,她们的字典里,哪有“麻烦别人”,只有“物尽其用”。

仿佛我和赵磊是她家雇的长工。

我不再绕弯子,直接回:“姐,真带不了。”

“我自己行李都够呛,二十盒月饼目标太大,高铁查得严。”

张丽沉默了几秒,我以为她要放弃,结果一条语音弹出来。

不是她,是小杰,带着哭腔:“小姨,我想吃手工月饼,呜呜,你帮我带嘛……小姨最好了……”

紧接着是张丽“无奈”的声音:“小雅,小杰就馋这个,你当小姨的,满足孩子点小心愿不行吗?”

“二十盒不多,让赵磊辛苦一下,扛回家就行。”

“或者寄快递,运费我出,行了吧?”

我被这操作气笑了。

拿孩子道德绑架?

还“运费我出”?

我咬着牙回复:“姐,运费你出?”

“采购的人工费呢?我顶着秋风跑乡下找老陈,不要时间吗?”

“打包费呢?二十盒月饼,得多少泡沫箱、冰袋?这些不要钱?”

“还有我从乡下运到县城快递点的路费呢?你咋不算?”

“我这次回去主要是陪爸妈,没时间跑这个。”

张丽没回,估计脸都气歪了。

05

果然,捅了马蜂窝。

没多久,我妈李梅的电话又打来,语气比上次还冲,简直是兴师问罪。

“林雅!你姨张秀珍都跟我哭诉了!”

“说你表姐让你捎点手工月饼你都不肯!”

“你咋这么没人情味?”

“你小时候你姨和你姐对你多好,买的糖果、衣服,你都忘了?”

“现在出息了,当个主管,就六亲不认了?”

我被劈头盖脸一顿骂,额角青筋直跳。

我努力平静:“妈,不是不肯,是不方便,二十盒月饼,我怎么拿?”

“什么不方便?一家人,互相帮衬不应该吗?”我妈的声音尖锐得刺耳。

“你姨都气得吃不下饭了,躺在床上!”

“你赶紧给张丽打电话,道歉,说你给她带!不然我没你这女儿!”

挂了电话,我点开“相亲相爱一家人”群。

我姨张秀珍正在群里刷屏,没指名道姓,但句句戳心:“世态炎凉,亲情淡漠”,“养外甥女不如养条狗”。

下面还有几个远房亲戚附和:“秀珍姐说得对,年轻人太自私了。”

“亲戚之间不就该互相帮忙吗?”

我被这联手施压弄得心堵得慌。

我点开跟妈的对话框,打字:“妈,小时候她给我几颗糖,几件旧衣服,我就得给她当牛做马?”

“那次坐她车花了我1698块,你咋不说?”

“那是我辛辛苦苦挣的钱!”

我妈秒回:“你这孩子老翻旧账!芝麻大的事提它干嘛!”

“你姨说了,你表姐那是跟你开玩笑,你咋当真了!”

“一点小钱,至于记到现在?”

开玩笑?

用我的钱开玩笑?



06

就在我被妈和姨的组合拳打得焦头烂额时,群里有了新动静。

一直潜水的周强突然@我。

周强,四十岁,某公司小领导,平时端着成功人士的架子,说话总带点官腔。

“小雅啊,”他发文字,前面还带个微笑表情,“丽丽是好心想让你省路费,高铁票现在也不便宜。”

“既然你买了票,那就算了,没啥大事。”

他先把张丽的邀约美化成“好意”,然后话锋一转:“不过说起来,我们开车回去成本也高。”

“油费、过路费、车子磨损,一趟得小三千。”

“你要是坐我们车,大家AA,一个人也就几百块,比高铁票还便宜。”

群里立刻有亲戚点赞:“周强说得在理!”

“丽丽两口子真大方,还帮小雅省钱。”

张丽也蹦出来:“就是!老公你说得公道!”

“不像有些人,小事都计较,生怕吃亏!”

这话明摆着内涵我。

周强这番话,表面给我台阶,实则把“占便宜”包装成“AA制”,还暗示我不识抬举。

更可气的是,他对四年前我花的1698块只字不提!

仿佛我天生该为他们买单!

我气得手抖,怒火直冲头顶。

AA?

好一个AA!

那1698块难道喂了狗?

我林雅,今天要让他们知道,我不是包子!

于是,我在群里甩出那段账单,彻底撕破脸。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