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宋全业
来源|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本文为汽车服务世界专栏作者宋全业老师最新专栏—《100个年利润翻倍增长汽服门店实战案例》第二十一篇。
01
这两天F6大数据研究院的三季度汽后报告出来了,汽车服务世界也进行了解读,提到2025年前三季度的累计产值和进厂台次均同比下滑5%;第三季度的进厂台次下滑幅度为5个百分点,对比上半年的4个百分点有所扩大。
而这9个月里,只有2月的产值和台次同比增长,其余8个月份的产值和台次均同比下滑。
另外还有一个更令人担忧的数据,就是汽车服务世界统计后发现,今年前三季度已经有近9000家汽服店转让或倒闭。
这几个数字一出,显然是惊人的,反映了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这时候可能就有人要问了:除了那些风生水起的网红店,普通单店到底哪些在赚钱?怎么干能赚钱?
答案肯定不是唯一的,但从这几年的经验和结果来看,最赚钱的肯定是大型维修厂,尤其是奔驰S级(参数丨图片)、保时捷卡宴和宝马7系,这三款车的老改新业务。
但是,不是说只要做这三款车的老改新的大型修理厂就能赚钱,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下面结合厦门赛琳的案例跟大家具体展开聊聊。
赛琳汽修在厦门有5个店,分别有不同的业务结构和定位。
其中最早开设的是位于厦门岛内的大唐店,面积约200多平米,设有5个工位(含1个洗车工位),目前月产值可达50万元左右。
此外,老板还运营一家专注于奔驰维修的门店、一个以事故车维修为主的维修厂,以及一个约150平米、仅设3个工位的社区店,当时也是一种业务尝试。
最大的一个店达16000平米,原来主要做奔驰、保时捷和宝马的老车改新款业务,由20多个员工每月创造两三百万的产值。
肯定有人要问了,这么多店、这么多业务结构和定位,老板玩得转吗?
实话实说,肯定相对来说比较费力,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老板目前是玩动了。
现在这几个店年产值几千万,一年几百万的利润轻轻松松。
怎么做到的呢?
以笔者的认知来看,老板目前是做到了将传统的“一个老板管所有”的集权模式,升级成为“每个业务单元都是利润中心”的分布式架构。
简单来说就是,至少现在来看,赛琳的老板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业务打通、权责清晰、流程畅通”。
02
赛琳的5家店,最新尝试、难度最大但也是效果最惊人的就是最后一家店,也就是16000平米的“老改新”店。
这个业务老板已经做了3年多了,业务稳定,每月能承接四五十台车,单车产值都在大几万。
老改新业务赚钱的原因,大家其实都知道:客单价高。
尤其是前面提到的奔驰S级、保时捷卡宴和宝马7系,这三款车的老改新业务可以说是典型的高客单业务。
但正因如此,这个业务天然面临着“本地市场天花板”与“高客单价获客难”的双重挑战,所以一定要做到全国性业务。
本地高端车主的存量根本支撑不起每月稳定的“老改新”进厂台次。
以厦门为例,尽管经济发达,但拥有奔驰S级、保时捷卡宴、宝马7系且愿意进行“老改新”的车主数量终究有限。如果仅依赖本地客源,业务很快会触及增长天花板,同时还会因过度竞争而陷入价格战,侵蚀本就高昂的运营成本带来的利润。
所以才说要将目光投向全国,将分散在各地的此类车型车主的需求吸引过来才行。
怎么吸引呢?赛琳汽修把老改新业务,做成了一套工厂式的业务模式。
工厂式业务模式是实现规模效应的大前提,因为社区店和小型门店的业务,上规模就比较难。
当然,工厂式业务模式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上的“工厂”,更是一套将非标服务进行标准化、流程化、规模化输出的系统性能力。
这里面,作业流程的流水线化是基础,营销获客的精准化与中心化,则是关键放大器。
新媒体时代给了一些有能力的单店吸引全国客源的历史性机会。过去,一家门店的客源半径大多在3公里、通常不超过5公里;如今,一个专业的抖音账号、一系列展现精湛技艺的视频,就能让千里之外的豪车车主放心地把车托运过来。
为什么?核心是新媒体解决了高客单价服务中车主最关心的“效果”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老板都认可“看得见的专业才是专业”的根本原因。
03
“老改新”业务的成功,不仅为赛琳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由于场地资源充足,今年赛琳又新增了底盘业务与喷漆业务。新业务的客源同样通过短视频内容吸引到店。这套从线上引流到线下服务的整体业务模式,余总已经驾轻就熟,因此新业务起步极快,仅用两个月时间,月产值便突破了70万元。
但是,这些业务的增长,也需要有系统的设计。
底盘与喷漆业务的客户群体,与“老改新”客户高度重合——他们都是高端车主,对车辆状态有极致要求,且具备较强的消费能力。这相当于在同一个流量池内,通过业务拓展充分挖掘客户的终身价值,实现“一鱼多吃”。
目前,赛琳汽修的底盘整备业务,客单价都在2000元以上。相比之下,郑州的精英汽修客单价在1300元左右,这就是明显的优势。
此外,战略性的投入同样至关重要。
底盘业务启动的时候,赛琳汽修的老板每天投入5000元进行引流。可以想象,这样的投入肯定能迅速在当地起量。
按50元获取一个豪华车底盘客户的咨询成本计算,一天就是100组咨询,按照三分之一到店率,这就是17台车的到店量,月进厂台次可达500台。这个数据即使打对折,也有250台的进厂量。
当然,现在已经进入了全面投流付费时代,赛琳汽修的老板对这部分越来越重视,对新媒体的运用也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发视频、做宣传”。
赛琳汽修的每个门店和业务团队(总厂的喷漆、老改新业务、底盘业务都是分开核算)都有独立的IP,独立的拍摄剪辑和运营人员,每个团队都要打造独立的IP。
而这,才是赛琳汽修的业务能够迅速起势并规模起量的核心原因。不仅不依赖老板个人的IP,还能发挥整体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当然这个过程中,绩效考核一定要到位。
04
最后再看开头的数据,这是客观事实。
说句实在的,每天都有店在倒闭。很多培训老师说一年倒闭几万家店,也有很多老板吐槽说汽车后这个行业没办法做了,行业不行了。
但其实不是行业不行了,而是做生意的思路和方法发生了变化。消费者变了,项目也变了,但是老板们还抱着原来的传统方法,怎么能做得好现在的生意?
行业没有好坏,只有对比;普通个体改变不了环境,只能适应;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老方法搞不定新客户。
这个行业,大有大的玩法。
像厦门赛琳汽修那样,一年赚几百万利润是可以做到的;小也有小的路子,很多一个人的小店一年挣个几十万也挺轻松。
关键是你得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准对标的客户,看别人是怎么赚钱的。再想想自己有没有那样的条件,然后去照着学、照着做就行。
传统获客逻辑依然有用,但不能单靠它,配合新媒体使用效果才能翻倍。
而新媒体讲究的是投入产出比,是把咨询的客户转化到微信私域,进行长期沟通和转化。如果还停留在原来的自然流量和白嫖思维,那基本上可以不用做了。
再说项目。
中国这么大市场,只要稍微用点心,赚钱的机会并不少。静下心,找到别人成功的核心方法,去学、去复制,没有做不好的生意。
说到底,这个时代淘汰的不是行业,而是那些不愿改变的传统思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