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郑树明、王凯婕
摘要
■ 投资逻辑
整体客运航班量同比回落,境内航司增班国际线。2025年10月11日,民航预先飞行管理系统发布2025年冬春航季航班计划,新航季将于2025年10月26日开始执行,至2026年3月28日为止。按起降一次计为1班,新航季航司客运航班量12.5万班/周,同比下降1.6%,延续了2025夏秋航季航班量同比回落的趋势,较2019年增长11.6%。分境内外航司看,新航季境内航司客运航班量为11.8万班/周,同比下降1.6%,其中国内线107786班/周,同比下降1.8%;国际线9198班/周,同比增长1.5%(约为2019年同期75%);港澳台地区线1392班/周,同比下降12.1%;新航季境外航司客运航班量6515班/周,同比下降1.7%(约为2019年同期70%)。整体航班量同比回落,供给收缩有望缓解行业“内卷式”竞争,航班量下降也反映淡季部分航司存在飞机停场检修的需求;境内航司持续增加国际航班计划量,主要系随着签证政策放宽,国际旅行热度提升。自2023年底以来我国陆续宣布对多个国家实行单方面或者双边免签政策,截止9月15日单边免签国家47个,双边免签国家29个,240小时过境签国家55个,国际航班量持续恢复。
多家航司客运时刻量减少,春秋航、华夏航、东航逆势增长。分航司看,2025年冬航季中国国航(中国国航、深圳航空、昆明航空、山东航空)客运航班量为24271班/周,同比-1.3%;中国东航(东方航空、上海航空、中联航)为22223班/周,同比+0.4%;南方航空(南方航空、厦门航空、重庆航空、贵州航空)为25520班/周,同比-1.3%;春秋航空为3948班/周,同比+5.2%;吉祥航空(含九元航空)为3590班/周,同比-8.5%;华夏航空为3250班/周,同比+4.5%;海航控股(海南航空、乌鲁木齐航空、福州航空、祥鹏航空、长安航空)为9253班/周,同比-2.5%。新航季春秋航空、华夏航空时刻数量同比增长较明显,主要系相较于其他航司,二者产能相对充裕;东航整体航班量逆势提升,主要系国际线客班计划量同比增长13%,反映公司坚持“向远处飞、向国际飞、向新兴市场飞”的战略布局。
全国机场周度计划航班量下降,上海机场国际航班量增速领跑。从全国机场角度来看,周度计划进出港共23.3万班,同比2024年冬航季下滑1.7%。分机场看,新航季上海机场(浦东、虹桥)客运进出港航班量为15569班/周,同比+0.8%;首都机场为8346班/周,同比-0.7%;白云机场为10728班/周,同比+1.2%;深圳机场为8248班/周,同比+1.0%。其中,上海机场、白云机场、深圳机场进出港航班量增长主要系国际线增班,新航季上海机场(浦东、虹桥)国际进出港航班量为3356班/周,同比+7.1%,较2019年-6.9%;首都机场为1183班/周,同比-7.8%,较2019年-44.1%;白云机场为1914班/周,同比+5.5%,较2019年-15.6%;深圳机场为706班/周,同比+3.7%,较2019年-26.1%。
投资建议
行业供需改善趋势确定,看好航司业绩释放。短期看,近期因私出行表现良好,公商务出行需求有望继续释放,行业客座率不断创新高,叠加“反内卷”政策,预计票价改善可持续,四季度航司利润将同比明显提升。中期看,受飞机制造商及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产能制约,未来航空业供给增速将放缓,预计年化增速在3%左右,同时需求仍保持高个位数增长,供需优化将推动票价提升。航司票价弹性大,仅1%的票价增长将为大型航司带来10亿元以上的利润释放。关注航空板块。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低于预期风险、人民币汇率贬值风险、油价大幅上涨风险、安全运行风险。
+目录
目录
一、整体:新航季客运航班计划量同比回落,供给收缩有望缓解“内卷式”竞争
1.1整体:新航季整体客运航班量回落,境内航司增班国际线
1.2国际线:日韩泰航线位列航班量前三,中国航司占主导
二、航司:三大航主导市场,春秋航、华夏航增速领跑,东航国际线增班较快
2.1航司航班量占比:三大航主导
2.2增速:春秋航、华夏航、东航航班量增长,东航国际航班量增速较快
三、机场:全国机场进出港航班量同比下降,上海机场国际航班量增速领跑
3.1机场换季情况:进出港航班量同比下降
3.2枢纽机场换季情况:上海机场国际航班量增速领跑
四、投资建议
五、风险提示
正文
一、整体:新航季客运航班计划量同比回落,供给收缩有望缓解“内卷式”竞争
1.1整体:新航季整体客运航班量回落,境内航司增班国际线
整体换季情况:2025冬航季自2025年10月26日开始至2026年3月28日结束,共22周。2025年冬航季航班计划量同比小幅回落。按起降一次计为1班,新航季航司客运航班量12.5万班/周,同比下降1.6%,延续了2025夏秋航季航班量同比回落的趋势(降幅缩窄),较2019年增长11.6%。整体航班量同比回落,供给收缩有望减轻行业“内卷式”竞争,航班量下降也反映淡季部分航司存在飞机停场检修的需求。
![]()
分境外航司:2025年冬航季境内航司国际线航班量同比增长。按起降一次计为1班,新航季航司客运航班量12.5万班/周,同比下降1.6%,延续了2025夏秋航季航班量同比回落的趋势,较2019年增长11.6%。分境内外航司看,新航季境内航司客运航班量为11.8万班/周,同比下降1.6%,其中国内线107786班/周,同比下降1.8%;国际线9198班/周,同比增长1.5%(约为2019年同期75%);港澳台地区线1392班/周,同比下降12.1%;新航季境外航司客运航班量6515班/周,同比下降1.7%(约为2019年同期70%)。
境内航司持续增加国际航班计划量,主要系随着签证政策放宽,国际旅行热度提升。自2023年底以来我国陆续宣布对多个国家实行单方面或者双边免签政策,截止9月15日单边免签国家47个,双边免签国家29个,240小时过境签国家55个,国际航班量持续恢复。
![]()
1.2国际线:日韩泰航线位列航班量前三,中国航司占主导
国际航班量:日韩泰位居前三,各国航班量恢复率分化。按航班量排序,日本、韩国、泰国航线的周进出港航班量位居前三,分别为2468班、1966班、1910班,恢复率分别为74%、80%、61%。此外,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阿联酋、老挝、哈萨克斯坦、意大利、土耳其的进出港航班量均超过2019年同期。
![]()
国际航班量占比:中国航司占据主导。以进出港航班量较高的国家看,中国航司占比大多高于境外航司,在部分国家甚至达到100%(如澳大利亚、意大利),部分国家中国航司占比较2019年大幅提升(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老挝、菲律宾、英国、哈萨克斯坦等)。
![]()
二、航司:三大航主导市场,春秋航、华夏航增速领跑,东航国际线增班较快
2.1航司航班量占比:三大航主导
新航季客运航班量仍以三大航为主导。新航季南方航空(南方航空、厦门航空、重庆航空、贵州航空)客班计划量占境内航司的比例为22%,中国国航(中国国航、深圳航空、昆明航空、山东航空)占比21%,中国东航(东方航空、上海航空、中联航)占比19%,海航控股(海南航空、乌鲁木齐航空、福州航空、祥鹏航空、长安航空)占比8%,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含九元航空)、华夏航空占比均为约3%。较2019年同期,春秋航空市占率提升0.4pct,华夏航空提升0.4pct。
![]()
2.2增速:春秋航、华夏航、东航航班量增长,东航国际航班量增速较快
整体客班:多家上市航司计划量减少,春秋、华夏、东航逆势增长。分航司看,2025年冬航季中国国航客运航班量为24271班/周,同比-1.3%;中国东航客运航班量为22223班/周,同比+0.4%;南方航空客运航班量为25520班/周,同比-1.3%;春秋航空客运航班量为3948班/周,同比+5.2%;吉祥航空客运航班量为3590班/周,同比-8.5%;华夏航空为客运航班量3250班/周,同比+4.5%;海航控股客运航班量为9253班/周,同比-2.5%。
![]()
分航线看:(1)国内线:春秋航、华夏航逆势增长。2025年冬航季中国国航国内航班量同比-1.5%;中国东航同比-1.0%;南方航空同比-1.6%;春秋航空同比+9.6%;吉祥航空同比-8.1%;华夏航空同比+5.2%;海航控股同比-2.5%。(2)国际线:东航增速较快。2025年冬航季中国国航国内航班量同比+2.2%;中国东航同比+13.1%(较2019年-13.1%);南方航空同比+3.6%;春秋航空同比-13.2%;吉祥航空同比+3.7%;华夏航空同比-62.5%;海航控股同比-1.3%。
新航季春秋航空、华夏航空时刻数量同比增长较明显,主要系相较于其他航司,二者产能相对充裕;东航整体航班量逆势提升,主要系国际线客班计划量同比增长13%,反映公司坚持“向远处飞、向国际飞、向新兴市场飞”的战略布局。
![]()
![]()
三、机场:全国机场进出港航班量同比下降,上海机场国际航班量增速领跑
3.1机场换季情况:进出港航班量同比下降
全国机场进出港航班量同比下降。从全国机场角度来看,新航季周度计划进出港共23.3万班,同比2024年冬航季下滑1.7%。Top30机场中,广州白云、上海浦东、深圳宝安的航班量仍维持增长,航班量增速较快的机场为宁波栎社(同比增长6.1%),而航班量降幅超过5%的机场包括郑州新郑、武汉天河、长沙黄花、贵阳龙洞堡、天津滨海、大连周水子机场等。
![]()
3.2枢纽机场换季情况:上海机场国际航班量增速领跑
机场进出港航班量增速分化。分机场看,新航季上海机场(浦东、虹桥)客运进出港航班量为15569班/周,同比+0.8%;首都机场为8346班/周,同比-0.7%;白云机场为10728班/周,同比+1.2%;深圳机场为8248班/周,同比+1.0%。其中,上海机场、白云机场、深圳机场进出港航班量增长主要系国际线增班。
国际线方面,新航季上海机场(浦东、虹桥)国际线进出港航班量为3356班/周,同比+7.1%,较2019年-6.9%;首都机场为1183班/周,同比-7.8%,较2019年-44.1%;白云机场为1914班/周,同比+5.5%,较2019年-15.6%;深圳机场为706班/周,同比+3.7%,较2019年-26.1%。
![]()
![]()
四、投资建议
行业供需改善趋势确定,看好航司业绩释放。短期看,近期因私出行表现良好,公商务出行需求有望继续释放,行业客座率不断创新高,叠加“反内卷”政策,预计票价改善可持续,四季度航司利润将同比明显提升。中期看,受飞机制造商及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产能制约,未来航空业供给增速将放缓,预计年化增速在3%左右,同时需求仍保持高个位数增长,供需优化将推动票价提升。航司票价弹性大,仅1%的票价增长将为大型航司带来10亿元以上的利润释放。关注航空板块。
五、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低于预期风险。航空运输业是与经济、贸易环境状况密切相关的行业。民航运输业受宏观经济景气度的影响较大,宏观经济景气度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开展、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减,进而影响航空运输需求。
人民币汇率贬值风险。航空公司有较多外币负债且外币负债主要以美元负债为主,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情况下,美元负债将因此产生较大金额的汇兑损益,直接影响当期利润,对航空公司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油价大幅上涨风险。航油成本是航空公司最主要的成本支出之一。国际油价水平大幅波动将对航油价格水平和燃油附加费收入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航空公司经营业绩。
安全运行风险。安全飞行是航空公司维持正常运营和良好声誉的前提和基础。恶劣天气、机械故障、人为差错、飞机缺陷以及其他不可抗力事件等都可能对航空公司的飞行安全、空防安全、运行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阅读全文
《专题研究:2025冬春航季客班计划量同比回落,“内卷式”竞争有望缓解》
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专题研究:2025冬春航季客班计划量同比回落,“内卷式”竞争有望缓解》
报告日期:2025年10月16日
作者:
郑树明 SAC执业编号:S1130521040001
王凯婕 SAC执业编号:S1130522070001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