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不管你多爱孩子多努力供他上学,若不懂他,再用力也留不住他的心

0
分享至

这样的场景,你是否正在经历?

孩子早上赖在床上不肯起,催他上学就摔枕头:“我不去上学!”;

放学回家把书包扔在门口,钻进房间就锁门,作业一笔不动,手机却玩到半夜;

你好不容易劝他去了学校,没过几天老师就打电话:

“孩子怎么又没来上课?”

直到班主任找你谈:

“孩子状态太差,建议先休学调整”,你拿着休学申请单,手都在抖。

你明明把最好的都给了他:

挤破头送他去重点中学,报最贵的补习班,自己省吃俭用却从不让他受委屈。

怎么就养出了一个 “厌学逃学” 的孩子?

你夜里翻来覆去想:“我掏心掏肺对他,怎么他就不肯好好上学?”

其实,孩子的叛逆厌学、甚至休学,从不是 “突然变坏”。

而是我们没读懂他 “拒绝上学” 背后,那些没说出口的需求。

01

你的 “下行爱”,成了他的 “学习枷锁”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 “下行爱”:

从他出生起,我们就想把最好的都给他,连学习都要 “替他安排好”。

每天盯着写作业,周末排满补习班,考差了就急着找原因、定目标。

我们以为这是 “为他好”,却忘了孩子的 “上行爱” 里,更需要 “被信任、被尊重”。

有个孩子初一就休学了。

原来他妈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查作业,错一道题就罚抄 10 遍,周末更是从早 8 点补到晚上 6 点。

直到有次孩子考了 70 分,他妈当着亲戚的面骂他 “没出息”。

孩子当天就收拾书包说 “我不上学了”。

后来孩子说:“我看到课本就怕,我觉得学习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我妈 —— 她满意了,我才不算‘没用’。”

当我们把 “上学” 变成 “满足父母期待” 的任务,孩子只会用 “厌学” 反抗:

反正我再努力也达不到你的要求,不如干脆放弃。

02

你只看 “成绩”,却没看见他的 “委屈”

我们这代人大多在 “匮乏” 里长大,总觉得 “好好上学才有出路”,所以把 “成绩” 当成孩子的 “唯一标尺”。

却忘了现在的孩子,活在 “压力过载” 的时代:

作业写到半夜、同学间的竞争、老师的期待,早已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我曾遇到一个 14 岁的女孩,休学后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门。

她说:

“我妈总说‘你只要把成绩搞好,别的都不用管’。

可上次我被同学孤立,跟她哭,她却说‘别人为什么不孤立别人?还不是因为你成绩不够好’。

从那以后,我就不想去学校了。在学校受了委屈,回家也没人懂我。”

孩子厌学的不是 “学习”,而是 “没人理解的孤独”:

他在学校遇到的困难、心里的委屈,你没问过。

他想喘口气的需求,你没看见。

只盯着 “为什么不上学”,却不关心 “上学让他有多痛苦”,孩子只会越逃越远。

03

你的 “自我牺牲”,让他不敢 “学不好”

“我这辈子就为你活了”

“我辞掉工作陪你,你还不好好上学?”

很多父母总把 “牺牲” 挂在嘴边,以为这样能让孩子 “懂感恩、好好学”。

却不知这种 “沉重的爱”,只会让孩子用 “厌学” 逃避。

有位爸爸为了陪厌学的儿子复学,特意申请了调岗。

每天接送、陪写作业,可儿子反而更抵触,甚至故意迟到早退。

有次父子吵架,儿子喊:

“你别对我这么好!我要是再学不好,我就是罪人!”

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敏感:

他知道你为他放弃了工作,知道你省吃俭用供他读书,所以他怕 “学不好会让你失望”。

这种 “愧疚感” 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 “厌学”。

与其努力后还是让你失望,不如干脆 “躺平”。

至少这样,我不用背负 “对不起你” 的压力。

04

你说 “爱他”,却用错了 “方法”

心理学家盖瑞・查普曼说 “爱的五种语言”,可很多父母在孩子厌学时,连 “沟通” 都没对上过:

你以为 “送他去补习班” 是爱,他却需要 你说一句‘辛苦了’;

你以为 “没收手机逼他学习” 是爱,他却渴望你能听他说一次‘上学好难’。

有个妈妈,为了让休学的儿子返校,买了最新的学习机、请了名师一对一,可儿子连看都不看。

直到有次妈妈生病,儿子主动煮了碗粥,妈妈哭着说 “谢谢你,妈妈以前总逼你,没问过你累不累”。

那天晚上,儿子第一次主动说 “妈,我下周想试试去学校”。

不是孩子 “不懂事”,是你用 “自己的方式” 爱他,却没问过他 “想要什么”。

对厌学的孩子来说,“我知道你很难” 比 “你要加油” 更有用;

“我陪你一起面对” 比 “你必须返校” 更温暖。


想让孩子返校,别逼他 “上学”,先做这 4 件事

当孩子用 “休学” 拒绝沟通时,与其焦虑 “怎么让他返校”,不如先调整自己。

亲子关系顺了,孩子才会愿意打开心门,慢慢找回上学的勇气。

1.先 “放下期待”:他愿意 “好好吃饭”,就是进步

很多父母在孩子休学时,总盯着 “什么时候返校”“落下的课怎么办”,越急越乱。

其实此时最该做的,是 “降低期待”:

别把 “返校” 当成唯一目标,先让孩子 “找回生活的节奏”。

朋友老周的儿子休学后,老周没逼他学习,反而每天早上喊他一起买菜,晚上陪他打会儿篮球。刚开始儿子还抵触,后来慢慢愿意跟他聊学校的事了。

三个月后,儿子主动说 “爸,我想找个家教补补数学,我怕下学期跟不上”。

老周说:“我后来想通了,孩子休学不是‘放弃’,是‘需要喘口气’。我不再逼他‘必须上学’,反而他自己愿意动了。

毕竟,一个能好好吃饭、好好聊天的孩子,才有力气面对学习的难。”

对厌学的孩子,别用 “成绩” 衡量他的价值:

他今天愿意走出房间,是进步;他愿意跟你说一句话,是进步;

他偶尔翻一页课本,更是进步。慢慢来,比 “急着让他返校” 更重要。

2. 好好说话:把 “指责” 换成 “看见”

“你怎么又在玩手机?”

“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就这么回报我?”

这些话只会把孩子推得更远。对叛逆厌学的孩子,沟通要先 “看见他的感受”,再 “说出你的担心”。

把 “你怎么不去上学?” 换成 “你今天没去学校,是不是觉得上学很累?”;

把 “你就知道玩,一点都不着急” 换成 “妈妈看到你每天待在房间,有点担心你的状态,你要是有难处,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

把 “我都是为了你好” 换成 “我有个想法,比如我们先从每天看半小时书开始,你觉得怎么样?”

去年我邻居家的孩子,休学半年后返校,就是因为妈妈改了说话方式:

以前孩子说 “上学没意思”,妈妈会骂他 “不懂事”;

后来妈妈说 “妈妈小时候也有不想上学的时候,觉得坐在教室里好无聊,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

就是这句 “我懂你”,让孩子愿意跟妈妈聊学校的事,慢慢找回了返校的勇气。

3. 别围着孩子转:你活得精彩,他才敢 “做自己”

很多父母在孩子厌学时,会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辞掉工作、推掉社交,每天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可你越 “围着他转”,他越觉得 “我的休学,毁了你的生活”,反而更不敢面对。

不如把注意力拉回自己身上:

报个兴趣班,跟朋友约着出去玩,甚至重新投入工作。

当你有自己的生活,孩子会觉得 “原来我的休学,没有让妈妈变成‘不快乐’的人”。

他的愧疚感会减少,也会更愿意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认识一位妈妈,孩子休学后她没有 “放弃自己”,反而重拾了年轻时的爱好:学插花。

每天下午她都会去花店上课,回家后还会跟孩子分享 “今天插了一束向日葵,你看像不像你小时候画的画?”

慢慢的,孩子会主动凑过来问 “这个花怎么插呀”,后来甚至说 “妈,下次你去上课,我能不能跟你一起去?”

当你活得有力量,孩子也会被你的 “生命力” 感染:

原来生活不止 “上学”,还有很多有趣的事 —— 那我或许也可以试试,重新回到学校。

孩子叛逆厌学,不是‘对抗父母’,而是‘求救’。

他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你,他撑不住了,需要你拉他一把。

我们抚养孩子,从不是为了 “让他按我们的路线走”,而是为了让他 “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人生”。

他可能会暂时停下脚步,可能会走些弯路。

但只要我们不逼他、不骂他。

站在他身边说 “别怕,我们一起想办法”,他终会找回属于自己的节奏。

就像风筝,偶尔会因为风大而坠落,但只要握着线的人不慌、不扯,轻轻拉一把,它终会重新飞向天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深度探讨对尼布楚条约是否应当全面履行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价值意义

深度探讨对尼布楚条约是否应当全面履行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价值意义

小影的娱乐
2025-11-03 13:47:53
县城险象环生,你千万不要被表面的平静给蒙蔽了。

县城险象环生,你千万不要被表面的平静给蒙蔽了。

流苏晚晴
2025-10-31 20:55:43
62岁李连杰豪宅游泳,脱光上衣自证清白,大腹便便并无刀疤

62岁李连杰豪宅游泳,脱光上衣自证清白,大腹便便并无刀疤

心静物娱
2025-11-02 10:22:09
你不大可能见过的照片

你不大可能见过的照片

霹雳炮
2025-10-04 22:58:14
建国初乔冠华对李克农不尊敬,周恩来发脾气:真不知道几斤几两!

建国初乔冠华对李克农不尊敬,周恩来发脾气:真不知道几斤几两!

品茗谈史论世事
2025-11-03 11:21:12
老铺黄金、周大福……集体大跌

老铺黄金、周大福……集体大跌

极目新闻
2025-11-03 10:35:28
王凯已任江苏无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王凯已任江苏无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澎湃新闻
2025-11-03 10:14:29
导弹覆盖莫斯科!特朗普急刹车,普京一通电话警告,援乌计划生变

导弹覆盖莫斯科!特朗普急刹车,普京一通电话警告,援乌计划生变

万国明信片
2025-11-03 12:53:34
张俊豪被撞成重伤一年后身亡,其父母:每次看见儿子的遗物都特别难受

张俊豪被撞成重伤一年后身亡,其父母:每次看见儿子的遗物都特别难受

极目新闻
2025-11-03 08:34:23
天津市2025-2026年供热时间会提前吗?官方回复来了…

天津市2025-2026年供热时间会提前吗?官方回复来了…

天津生活通
2025-11-03 11:34:55
降温后,一看就很“土”的6种衣服,穿上廉价又寒酸,快看你有吗

降温后,一看就很“土”的6种衣服,穿上廉价又寒酸,快看你有吗

小陈聊搭配
2025-10-30 19:56:42
媒体人:中国退役球员当教练是恶俗圈子,应让草根教练来竞争

媒体人:中国退役球员当教练是恶俗圈子,应让草根教练来竞争

懂球帝
2025-11-03 09:58:44
刚联手就闯大祸!李在明被高市早苗坑惨,中方这一次不会手下留情

刚联手就闯大祸!李在明被高市早苗坑惨,中方这一次不会手下留情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11-03 12:27:30
董卿的现状,老父亲后悔自责:她嫁密春雷,是我没拦住

董卿的现状,老父亲后悔自责:她嫁密春雷,是我没拦住

君好伴读
2025-09-22 12:49:18
李兰娟院士提醒:胃部开始癌变的第一信号,吃东西可能就知道

李兰娟院士提醒:胃部开始癌变的第一信号,吃东西可能就知道

阿纂看事
2025-10-23 09:38:57
英首相一句话又把中英关系搅浑了:不给批,中方得答应一个条件?

英首相一句话又把中英关系搅浑了:不给批,中方得答应一个条件?

历史求知所
2025-11-02 11:40:03
19岁男子KTV上班,三名女孩来喝酒,男子下体过度使用成永久创伤

19岁男子KTV上班,三名女孩来喝酒,男子下体过度使用成永久创伤

丫头舫
2025-09-22 20:39:00
杨振宁告别式落幕,次子杨光宇当众表态,围绕翁帆的三大疑问终于有答案了

杨振宁告别式落幕,次子杨光宇当众表态,围绕翁帆的三大疑问终于有答案了

天气观察站
2025-10-26 17:12:56
中国玩阳谋有多厉害?日本人故意编制的高铁死局,咱们如何破解?

中国玩阳谋有多厉害?日本人故意编制的高铁死局,咱们如何破解?

扶苏聊历史
2025-11-03 13:40:20
医生忠告:吃完降压药千万别碰这3样食物,患者要牢记,不能大意

医生忠告:吃完降压药千万别碰这3样食物,患者要牢记,不能大意

今日养生之道
2025-10-23 08:08:38
2025-11-03 15:03:00
纽扣家庭教育
纽扣家庭教育
专注于青少年心理问题
844文章数 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父母对孩子的爱,最终指向分离,珍惜孩子还愿意和你滔滔不绝的时候吧

头条要闻

美媒:中国正迅速充实石油储备 或与俄油设施遭袭有关

头条要闻

美媒:中国正迅速充实石油储备 或与俄油设施遭袭有关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秋季穿衣别太老气横秋,看看这27套造型,时尚舒适又显高

教育要闻

AI时代应该培训小朋友什么能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