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家、生命科学学院食品学科带头人、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伍晓斌教授亲临茧艾工厂,与创始人陈昊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与实地考察。
伍晓斌教授长期从事抗生素代谢调控、分子营养与食品安全等领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曾任西班牙INBIOTEC研究所博士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生化系高级研究员,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大量科研成果。他的到访与认可,意味着茧艾在坚持古法制艾的同时,也走在了科学验证与现代养生结合的前沿。
![]()
古法工艺,三年陈蕲艾的坚守
在茧艾,我们坚守百年石磨冷碾工艺,坚持“摘艾叶、晒艾叶、陈艾叶”的节律与标准,将蕲春好艾严格陈化三年,去燥火、才开始制作产品。每一株艾草,都承载着匠心与时间的沉淀。这种看似“慢”的工艺,恰恰是茧艾品质的根基。
科学验证,让古方更可信
在与伍教授的交流中,双方围绕艾草的活性成分提取、储存环境的影响、工艺对药效保留的作用等方向展开了深入讨论。
• 现代实验数据证实:三年陈艾中有效成分更稳定,药效更温和持久。
• 科学的储存方式与工艺打磨,使艾草中的活性物质得以更好保存。
• 临床数据也正在不断积累,为“用艾养生”提供现代科研支撑。
伍教授的到来,正是对茧艾“古法与科学并行”的肯定。
尊重传统,更尊重科学
茧艾始终相信:
• 只有恪守古法,才能不失艾之本真;
• 只有依靠科学,才能走得更远。
正因如此,我们不断与科研机构合作,将非遗技艺与现代实验室研究结合,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验证。
一株好艾,既是时间的馈赠,也是科学的结果。
伍晓斌教授的实地交流,不仅是对茧艾品质的认可,更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信心与方向。
未来,茧艾将继续以“以医者之心制好艾”为使命,让世界看见好艾,不止于传承,更在于科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