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交2000多暖气费太贵了,还不如开一冬天空调?终于搞清楚了

0
分享至

“哎,我们家今年暖气费又交了快三千,就暖和那么三四个月,这也太贵了吧!”

每年一到十月、十一月份,北方朋友们的话题里,总也绕不开这笔让人又爱又恨的暖气费。

看着手机上几千块的缴费通知,很多人心里都会犯嘀咕:这笔钱交得到底值不值?尤其是现在很多家庭都有了冷暖空调,一个念头便会油然而生,“要不今年冬天,我干脆不开暖气,就用空调取暖得了?会不会比交暖气费便宜多了?”



有的人说,空调开一天电费都不得了,肯定比暖气贵;也有人现身说法,讲自己一个冬天都开空调,电费加起来也没超过一千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听得人一头雾水。

暖气和空调,它们到底是怎么让你暖和起来的?

集中供暖的暖气片和家里的空调,它们让你感觉温暖的原理,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像一个是“烧开水”,一个是“搬运工”,路子完全不同。



咱们先说大家熟悉的集中供暖。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超级巨大的中央厨房,这个厨房(也就是热力公司)通过烧锅炉(主要燃料可能是煤炭、天然气等)把水加热,然后再通过一个庞大的管道网络,像送外卖一样,把这些热水送到千家万户的暖气片里。

暖气片通过散发热量,来提高整个房间的温度。

它的特点是一旦开启,通常是24小时不间断供暖,保证了整个供暖季里一个稳定、均衡的室内温度。你交的几千块钱,买的就是这样一个“全天候的温暖套餐”。

接下来说说空调制热。很多人以为空调制热和电暖器一样,是靠电热丝发热,那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真是那样,空调的电费恐怕会高到让人无法承受。实际上,现在大部分冷暖空调的核心技术叫做 “热泵”。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专业,但工作原理很好理解:它不是在“创造”热量,而是在做热量的“搬运工”。

冬天的时候,即便室外温度很低,比如零下5度,空气中也并非完全没有热量。

空调的室外机就像一个勤劳的搬运工,它会努力地从室外寒冷的空气中“搜集”热量,然后通过压缩机和制冷剂这个“运输工具”,把这些热量“搬运”到室内,通过室内机吹出来,温暖你的房间。

这个“搬运”的过程,效率非常高。



空调只消耗了“搬运”所需要的电能,但换来的却是好几倍的热量。这个转换效率,我们通常用一个词来衡量,叫做 “能效比”(COP)。比如能效比是3,就意味着空调消耗1度电,就能“搬运”来相当于3度电产生的热量。这可比直接用电来发热的电暖器(能效比约等于1)要高效多了。

那么,问题的关键就来了:在不同的情况下,到底是“套餐”划算,还是按“工时”付费的“搬运工”更省钱呢?

你在北方还是南方?

“不谈地域就比较取暖成本,都是耍流氓。”这句话虽然有点糙,但理却一点不糙。你住在哈尔滨还是上海,是决定空调和暖气哪个更划算的首要因素,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因素。



让我们先看看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华北这些冬天动辄零下十几度、甚至几十度的“极寒之地”。

在这样的环境下,集中供暖展现出了它无与伦比的优势。为什么呢?还记得我们前面说的空调是“热量搬运工”吗?当室外温度太低,比如低于零下10度时,空气中的热量本就稀少,“搬运工”的工作效率就会急剧下降。

它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消耗更多的电)才能从室外搬来一点点热量,也就是能效比大幅降低。

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空调的室外机还容易结霜,为了能继续工作,它不得不开启“化霜”模式。



化霜时,空调不仅不制热,反而会消耗大量的电能来给自己“解冻”,有时甚至还会往屋里吹冷风。

很多北方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大冬天里眼巴巴指望空调救急,结果它自己先“冻僵罢工”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还想靠空调维持一个舒适的湿度,它可能就会启动电辅热功能。这个电辅热,说白了就是一个内置的电热汀,它不再是“搬运”热量,而是直接用电发热,能效比瞬间掉到1左右,耗电量暴增,成了一只真正的“电老虎”。

所以,在严寒的北方,集中供暖提供的24小时稳定热源,是空调难以比拟的。



虽然一次性交2000多块钱看着心疼,但如果换成用空调来挑战零下二十度的寒冬,一个月的电费可能就远超这个数了,而且取暖效果还大打折扣,屋里忽冷忽热,体验极差。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北方家庭来说,集中供暖依然是过冬的首选,也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那么,场景切换到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这些没有集中供暖的“湿冷魔法攻击区”。这里的冬天虽然不像北方那么酷寒,但零度左右的湿冷天气同样让人难以忍受。

在这里,空调就成了取暖的绝对主力。



因为南方的冬季气温大多数时候都在零度以上,这个温度区间恰好是空调“热泵”技术高效工作的“舒适区”。它的能效比可以轻松维持在2-3甚至更高。这意味着,在南方用空调取暖,经济性非常高。

而且,南方的寒冷天气通常不是持续一整个冬天,可能就是那么一两个月,或者是一些突然降温的日子。

空调这种“即开即用、按需付费”的模式,就显得特别灵活和划算。你只需要在感觉冷的时候打开它,人离开就关掉,完全避免了浪费。

因此,对于南方用户而言,讨论“要不要用空调代替暖气”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因为空调就是他们过冬的“暖气”。



选择一款高能效的变频空调,是在南方过一个既温暖又省钱的冬天的最佳策略。

你的房子“穿没穿暖和”?

在计算取暖成本时,我们往往只盯着暖气费和电费单,却忽略了一个最根本、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因素,房屋的保温性能。

打个比方,冬天取暖就像往一个木桶里倒水。如果你的木桶严丝合缝,那只需要倒一次水就能装满,并且能保持很长时间。

但如果你的木桶到处是窟窿和裂缝,那你得不停地往里倒水,才能勉强维持一个浅浅的水位,大部分水都白白流走了。



我们的房子就是这个木桶,暖气或空调产生的热量就是我们倒进去的水。而房屋的墙体、窗户、门缝,就是那些可能存在的“窟窿”。

如果你的房子保温性能很差,那无论你用集中供暖还是空调,都像是在给大自然“免费供暖”,钱自然也就花得冤枉。

什么样的房子保温好呢?新建的商品房通常会好很多。国家对于建筑的节能标准越来越高,墙体里会加装保温层,窗户也普遍采用双层甚至三层的中空玻璃,密封性也做得更好。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热量不容易散失,暖气片摸着不烫手,室温也能保持在20度以上;开空调,温度上来后,空调会自动进入低频运转状态,非常省电。



反之,一些老旧的“老破小”小区,情况就没那么乐观了。单层玻璃的窗户、墙体保温的缺失、门窗老化导致的各种缝隙,都是偷走你家温暖的“小偷”。

你交着和邻居一样的暖气费,可热量从窗户和墙体源源不断地溜走,家里温度自然上不去。如果你用空调,会发现空调的压缩机几乎要“焊死”在高频运转模式上,因为它需要不停地制造热量来弥补散失的部分,电费账单自然也就节节攀升。

根据一些建筑节能研究的测算,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一间保温性能差的房间,其取暖能耗可能是保温性能好的房间的数倍之多。

国际能源署(IEA)等机构发布的报告也反复强调,提升建筑能效是实现供暖领域节能减排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所以,如果你觉得家里的取暖费太贵或者空调不给力,先别急着抱怨设备。不妨花点时间检查一下自己的“木桶”:窗户的密封条是不是老化了?换成厚实的窗帘能不能挡住一些寒气?门下方的缝隙是不是可以贴个密封条?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改造,有时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节能效果,帮你省下的可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做好房屋保温,才是省钱的第一步,也是最有效的一步。

现在我们知道了,地域和房屋状况是硬性条件,那在这些条件都已确定的情况下,我们自己的使用习惯,又会对最终的账单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钱在谁手里?

聊完了宏观的地域和房屋,我们再来聊聊最微观、也最能由我们自己掌控的因素,使用习惯。这直接决定了你是选择了“包月自助餐”模式,还是“按需点菜”模式。

集中供暖,就是典型的“包月自助餐”。你一次性支付一个采暖季的费用,比如2500元。

从供暖开始到结束,这四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无论你是否在家,无论你需要18度的微暖还是24度的燥热(当然,温度通常不可调),热力公司都会24小时不间断地为你输送热量。

这种模式对于某些人群来说,是极其划算的。



比如家里有常住的老人、小孩,或者你是居家办公的SOHO一族。你们一天24小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对持续的温暖有刚性需求。如果把2500元的总费用平摊到整个供暖季大约120天里,每天的成本大约是20元。20元换来24小时的全屋恒温暖,这个性价比是非常高的。

你完全不用去操心电费,想什么时候在家待着,就什么时候待着,享受的是一种“温暖自由”。

而空调取暖,则是彻底的“按需点菜”模式。你开一分钟,就付一分钟的电费。这对于生活节奏快的上班族来说,可能就是更经济的选择了。



我们来简单算一笔账。假设你是一个典型的“朝九晚五”上班族,工作日白天家里没人,只有晚上6点到12点,以及周末全天需要取暖。

一台1.5匹的高能效变频空调,在室外温度尚可(如0度以上)的情况下,达到设定温度后,平均每小时的耗电量可能在0.5度到1度之间。我们取一个中间值,算它每小时0.8度电。

你工作日每天使用6小时,周末每天使用15小时。那么一周的取暖时间就是 (6小时 5天) + (15小时 2天) = 60小时。

一个月的取暖时间大约是 60小时 4 = 240小时。

一个月的耗电量就是 240小时 0.8度/小时 = 192度电。

按照目前普遍的阶梯电价第一档,每度电大约0.6元计算,一个月的电费就是 192 0.6元 = 115.2元。



整个供暖季算4个月,总花费大约是 115.2元 4 = 460.8元。

你看,这个数字,连500块都不到,比起动辄两三千的暖气费,是不是显得格外“眉清目秀”?

当然,这只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估算。

如果你的房子保温不好,空调需要一直高功率运行;如果遇到极寒天气,空调能效降低甚至启动电辅热;如果你家的电价进入了第二档或第三档,成本都会显著增加。

但即便如此,对于那些在家时间不多、只在特定时段需要温暖的用户来说,空调的灵活性和精准计费模式,确实具备省钱的巨大潜力。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开空调到底会不会比交暖气费便宜?答案就在你的生活方式里。如果你追求的是全天候不间断的恒温舒适,并且家里经常有人,那么集中供暖的“包月”服务物有所值。

如果你是“精准取暖”的用户,只为自己在家的时间付费,那么空调的“点播”模式几乎肯定能帮你省下一大笔钱。

结语

当然,无论你选择哪种方式,请务必记住:提升房屋的保温性能,是所有省钱攻略中最根本、最有效的一条!检查门窗缝隙,换上厚窗帘,这些小投入会给你带来大回报。

希望这个冬天,你不再为取暖的账单而烦恼,能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拥抱一份踏实而温暖的幸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混沌录
2025-11-02 17:13:10
美方:若中国不偿还100年前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华8500亿美元

美方:若中国不偿还100年前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华8500亿美元

福建平子
2025-11-02 13:57:36
凌晨3点,浙江此地全是人!有人半夜从上海、江苏赶来!老板被“逼”上班

凌晨3点,浙江此地全是人!有人半夜从上海、江苏赶来!老板被“逼”上班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1 19:43:42
震惊!李连杰贴了假皮肤?豪宅泳池光膀子自证清白,引发网友质疑

震惊!李连杰贴了假皮肤?豪宅泳池光膀子自证清白,引发网友质疑

火山诗话
2025-11-02 11:19:05
太狂了!苏奇督通知妙瓦底各诈骗园区:不要怕,诈骗活动照常进行

太狂了!苏奇督通知妙瓦底各诈骗园区:不要怕,诈骗活动照常进行

霹雳炮
2025-11-01 20:55:50
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突然语出惊人,扬言:不放弃武力保台

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突然语出惊人,扬言:不放弃武力保台

老范谈史
2025-11-02 19:18:15
在折腾人这件事上,他们一向是炉火纯青的!

在折腾人这件事上,他们一向是炉火纯青的!

胖胖说他不胖
2025-11-02 14:00:14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刘哥谈体育
2025-11-02 14:32:38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董董历史烩
2025-11-01 14:13:05
歌手黄安透露,屠颖去世是因为在酒店跑步机上跑步时摔跤致颅内出血

歌手黄安透露,屠颖去世是因为在酒店跑步机上跑步时摔跤致颅内出血

红星新闻
2025-11-02 10:19:19
高三男生遭邻居驾车故意冲撞身亡案明日开庭,家属希望严惩肇事者

高三男生遭邻居驾车故意冲撞身亡案明日开庭,家属希望严惩肇事者

极目新闻
2025-11-02 19:07:41
黄金税收新规来了,你媳妇手上的金镯子未来可能卖不动了。

黄金税收新规来了,你媳妇手上的金镯子未来可能卖不动了。

流苏晚晴
2025-11-02 16:34:00
被求援?俄罗斯回应了

被求援?俄罗斯回应了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02 12:53:08
57万元/平方米!深圳一别墅被神秘富豪3.65亿元“捡漏”拍下,刷新全国纪录

57万元/平方米!深圳一别墅被神秘富豪3.65亿元“捡漏”拍下,刷新全国纪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09:13:03
率泰州爆冷夺苏超!39岁女足队长回家受热捧 邻居拉横幅+敲锣打鼓

率泰州爆冷夺苏超!39岁女足队长回家受热捧 邻居拉横幅+敲锣打鼓

我爱英超
2025-11-02 18:03:00
郑丽文:尊重2300万台湾人意愿,绝不能武统!洪秀柱:当然可以打

郑丽文:尊重2300万台湾人意愿,绝不能武统!洪秀柱:当然可以打

刚哥说法365
2025-11-01 17:15:20
1斤豆芽卖28.8元?网友直呼“吃不起”,知名餐饮品牌回应

1斤豆芽卖28.8元?网友直呼“吃不起”,知名餐饮品牌回应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02 16:20:16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近史谈
2025-11-02 18:54:35
没错!日本外援:中国球员最大问题是基本功,短距离传球都传不准

没错!日本外援:中国球员最大问题是基本功,短距离传球都传不准

茜子足球
2025-11-02 12:34:05
白宫公布美中协议详情

白宫公布美中协议详情

半导体圈
2025-11-02 20:09:27
2025-11-03 03:55:00
芳芳历史烩 incentive-icons
芳芳历史烩
人人心藏历史敬畏, 感激岁月馈赠
5785文章数 16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手机
时尚
亲子

教育要闻

学龄前的孩子真的不要教,榜样的力量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风扇版确认:五款机型同台竞技,18号见!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亲子要闻

我发现一个带娃永远不生气的理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