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凤阳城里的“野丫头”
元顺帝至正初年的凤阳,淮河边上的风里还飘着麦香,10岁的马秀英正蹲在村口老槐树下,盯着路过的货郎担子流口水。货郎摇着拨浪鼓喊:“糖人糖人,一文钱一个!”她摸了摸兜里的铜板,攥得手心出汗——那是养父郭子兴昨天给的零花钱,本来想留着买针线,可糖人的香味实在太勾人。
![]()
“秀英,又在这儿贪嘴呢?”养母张氏笑着走过来,手里拿着个粗布包。马秀英赶紧站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土:“娘,我没贪嘴,就是看看。”张氏把布包打开,里面是个温热的菜包子:“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马秀英接过包子,咬了一大口,韭菜鸡蛋的香味瞬间填满喉咙,她含糊地说:“娘,你也吃。”张氏摸了摸她的头:“娘不饿,你吃。”
马秀英的亲爹是宿州的商人,早年间得罪了官府,带着她逃到凤阳,没多久就病死了。郭子兴当时是凤阳的里长,见这丫头可怜,就收为养女。张氏是个温柔的女人,教她做针线、认汉字;郭子兴则教她骑马、射箭,说:“丫头,以后要是有人欺负你,就拿箭射他。”马秀英倒不怯,12岁就能骑上郭子兴的黑马,在田埂上跑一圈,吓得村里的小孩直喊:“野丫头来了!”
有一次,村里的王二蛋欺负卖菜的老太太,把她的菜篮子踢翻了。马秀英正好路过,捡起地上的萝卜,砸在王二蛋的头上:“你个臭小子,敢欺负老人?”王二蛋捂着头哭:“你是野丫头,我告诉我爹去!”马秀英叉着腰:“你去啊,我爹是郭子兴,看你爹敢不敢来!”王二蛋吓得撒腿就跑,老太太拉着她的手:“秀英,谢谢你。”马秀英笑着说:“奶奶,以后有人欺负你,就找我。”
朱重八的“救命恩人”
至正十二年,郭子兴加入红巾军,成了濠州城的元帅。这年冬天,朱元璋——也就是朱重八——穿着破僧衣,背着个包袱,来投奔郭子兴。郭子兴见他长得高大,说话直爽,就留他当亲兵。
马秀英第一次见朱元璋,是在郭子兴的客厅里。他刚从外面回来,脸上沾着泥,手里拿着个饼,啃得腮帮子鼓鼓的。马秀英捂着嘴笑:“你怎么吃成这样?”朱元璋抬头,见是个穿粗布裙的丫头,挠了挠头:“饿了,没顾得上。”郭子兴笑着说:“秀英,这是重八,以后跟着我打仗。”马秀英点点头,递给他一杯水:“慢点儿吃,没人跟你抢。”
后来,郭子兴见朱元璋能干,就想把养女嫁给她。张氏跟马秀英说:“秀英,重八是个好小伙子,虽然穷,可踏实。”马秀英脸红红的:“娘,我听你的。”婚礼很简单,郭子兴给了两床被子、一个木箱子,马秀英就跟着朱元璋住到了濠州城的小破院里。
![]()
朱元璋脾气直,有时候跟郭子兴吵架。有一次,郭子兴生气,把他关在柴房里,不给饭吃。马秀英知道后,偷偷溜进柴房,把怀里的热饼拿出来:“重八,快吃,我刚从厨房偷的。”朱元璋接过饼,摸了摸她的手:“你怎么不先吃?”马秀英说:“我吃过了,你快吃。”其实,她怕饼凉了,藏在怀里,胸口都被烫红了。
还有一次,朱元璋跟陈友谅打仗,被打得落荒而逃。马秀英带着几个妇女,背着粮食和衣服,沿着小路找他。天黑了,她们就点着灯笼,喊:“重八,你在哪儿?”朱元璋听见声音,从草丛里钻出来,看见马秀英,眼泪都下来了:“秀英,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马秀英笑着说:“别怕,我来了。”她把身上的外套脱下来,给朱元璋披上:“快穿上,别冻着。”
军营里的“后勤总管”
至正十五年,朱元璋率军攻打集庆(南京)。马秀英带着一群妇女,跟着军队出发。她们背着针线筐、粮食袋,走在队伍后面,沿途给士兵补衣服、做鞋子。
有一天,军队在河边扎营,马秀英看见几个士兵的鞋子破了,脚趾头露在外面。她赶紧拿出针线,坐在石头上,给他们补鞋子。士兵们不好意思:“夫人,我们自己来。”马秀英笑着说:“你们跟着重八打仗,辛苦了,我这点儿活算什么。”她补得很快,没一会儿就补好了三双。士兵们拿着鞋子,感动得说:“夫人,我们一定好好打仗。”
晚上,马秀英坐在帐篷里,借着油灯的光,给朱元璋缝衣服。朱元璋进来,看见她的眼睛都熬红了,心疼地说:“秀英,别缝了,早点儿睡。”马秀英抬头:“你明天要打仗,衣服破了,怎么穿?”朱元璋坐在她旁边,摸了摸她的手:“辛苦你了。”马秀英笑着说:“不辛苦,只要你平安回来,我就高兴。”
朱元璋攻打集庆的时候,马秀英带着妇女们在后方做后勤。她们把粮食煮熟,送到前线;把受伤的士兵抬到帐篷里,给他们敷药;甚至跟着士兵们挖战壕,说:“我们也能帮上忙。”士兵们都说:“马夫人是我们的‘后勤总管’,有她在,我们打仗都有劲儿。”
皇宫里的“粗布皇后”
洪武元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马秀英成了皇后,可她还是穿粗布衣服,吃粗茶淡饭。后宫的妃子们都笑她:“皇后,你现在是天下之母,怎么还穿这么破的衣服?”马秀英笑着说:“我穿惯了,再说,民间的百姓还有没衣服穿的,我怎么能铺张?”
有一次,朱元璋想给她做件新衣服,让太监去买绸缎。马秀英知道后,赶紧拦住:“别买,我还有旧衣服,能穿。”朱元璋说:“你是皇后,穿得好点儿怎么了?”马秀英说:“皇上,你忘了我们以前吃的苦了?那时候连饭都吃不上,现在能吃饱穿暖,就该知足了。”朱元璋听了,点点头:“好吧,听你的。”
后宫的妃子们都很佩服马皇后。有个妃子怀孕了,马皇后亲自给她熬药:“妹妹,这药是我让人熬的,你喝了,对孩子好。”妃子感动得哭了:“皇后,你比我亲姐姐还亲。”马皇后笑着说:“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气。”还有一次,一个宫女犯了错,朱元璋要杀她。马皇后赶紧过来:“皇上,她只是不小心打碎了杯子,何必杀她?”朱元璋说:“这丫头太笨了。”马皇后说:“皇上,要是连个杯子都容不下,怎么容得下天下百姓?”朱元璋听了,就把宫女放了。
朱元璋的“枕边谏臣”
朱元璋脾气暴,动不动就杀人。马皇后总是在旁边劝他,说:“皇上,杀人容易,可挽回人心难啊。”朱元璋虽然有时候不听,可心里还是佩服她。
有一次,李文忠打了败仗,朱元璋很生气,要杀他。马皇后赶紧过来,拉着朱元璋的手:“皇上,文忠是你侄子,跟着你打了多少年仗,就算有过错,也该饶他一次。”朱元璋说:“他丢了城池,怎么能饶?”马皇后说:“皇上,你忘了当年在濠州城,文忠给你送吃的吗?那时候你饿了三天,是文忠把自己的饼分给你。”朱元璋想起往事,叹了口气:“好吧,饶他一命,贬为庶人。”
![]()
还有一次,宋濂——也就是太子朱标的老师——因为孙子犯了法,朱元璋要杀他。马皇后听说后,赶紧跑到书房,对朱元璋说:“皇上,宋先生是圣人,教了太子这么多年,就算孙子有罪,也不该牵连他。”朱元璋说:“他孙子谋反,他也有责任。”马皇后说:“皇上,你要是杀了宋先生,天下的读书人都会寒心的。”朱元璋想了想,说:“好吧,流放茂州。”
马皇后劝谏朱元璋,从来不是直接顶撞,而是用他能听懂的话。比如有一次,朱元璋要杀一批官员,马皇后就说:“皇上,你要是杀了他们,谁来帮你治理国家?”朱元璋听了,就会冷静下来,重新考虑。
孩子们的“严母”
马皇后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她对孩子们很严格,说:“你们是皇子、公主,要学会尊重别人,不能骄横。”
太子朱标小时候,很调皮,经常跟宫女们玩闹。马皇后知道后,就把他叫到跟前,说:“标儿,你是未来的皇帝,要学会稳重。要是连宫女都管不好,怎么管天下百姓?”朱标低着头:“娘,我错了。”马皇后说:“以后每天早上,你要读一个时辰的《论语》,晚上要写一篇字,要是没完成,就不许吃饭。”朱标听了,赶紧点头:“娘,我一定做到。”
燕王朱棣小时候,喜欢骑马射箭,不爱读书。马皇后就把他叫到书房,说:“棣儿,你是王爷,要学会读书。骑马射箭能打天下,可读书能治天下。”朱棣说:“娘,我喜欢骑马。”马皇后说:“娘不反对你骑马,可你得先把书读好。”她给朱棣请了个老师,每天教他读两个时辰的书。朱棣虽然不愿意,可还是照做了。
有一次,朱标犯了错,马皇后罚他跪祠堂。朱元璋见了,心疼地说:“标儿还小,算了吧。”马皇后说:“皇上,你要是现在惯着他,以后他当了皇帝,就会惯着自己,那怎么行?”朱元璋听了,就没说话,站在旁边看着朱标跪完。
民间的“活菩萨”
马皇后经常派人去民间查访,看看有没有受灾的百姓。要是有,就给他们送粮食、衣服,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要是百姓受苦,国家就不稳定。”
有一年,南京发生了旱灾,地里的庄稼都枯了,百姓们吃不上饭。马皇后听说后,赶紧带着后宫的人,吃了三天素,祈求下雨。朱元璋见了,就说:“皇后,你不用这样,我已经下令减免灾区的赋税了。”马皇后说:“皇上,减免赋税是应该的,可百姓们现在需要的是粮食。”朱元璋说:“我已经派人去调粮食了。”马皇后说:“皇上,我想亲自去灾区看看。”朱元璋说:“灾区很危险,你别去。”马皇后说:“皇上,我是皇后,应该跟百姓们一起受苦。”
第二天,马皇后带着几个宫女,穿着粗布衣服,来到灾区。她看见百姓们吃的是草根、树皮,心里很疼,就把自己身上的银子都拿出来,分给百姓:“乡亲们,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们拿着买粮食。”百姓们都哭着说:“皇后,谢谢你。”马皇后说:“乡亲们,你们要坚持住,皇上已经派人送粮食来了。”
还有一次,南京的冬天特别冷,马皇后派人给城里的乞丐送衣服、被子。她对宫女们说:“你们去把后宫的旧衣服拿出来,分给乞丐。”宫女们说:“皇后,那些衣服都是旧的,会不会太寒酸?”马皇后说:“旧衣服总比没衣服强,要是你们不愿意,就把我的衣服拿出来。”宫女们听了,赶紧去拿衣服。
她走后,朱元璋再也没立皇后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得了重病。朱元璋请了全国最好的医生,可还是没治好。她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却还是笑着对朱元璋说:“重八,我走了以后,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杀太多人。”朱元璋握着她的手,眼泪砸在她的手上:“秀英,你不会有事的,我不让你走。”马皇后说:“重八,我知道自己不行了。你要记住,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要善待他们;功臣是国家的栋梁,要善待他们。”朱元璋哭着说:“我听你的,我都听你的。”
八月初十,马皇后去世,享年五十一岁。朱元璋抱着她的尸体,哭了整整一天。他下令,全国哀悼三天,民间禁止娱乐。后宫的妃子们都哭了,说:“皇后走了,我们再也没有娘了。”
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再也没立皇后。他把她的画像挂在书房里,每天都要看看。有时候,他会对着画像说:“秀英,你走了,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民间的百姓也都怀念马皇后。他们说:“马皇后是个贤后,要是没有她,朱元璋说不定会杀更多的人。”甚至有百姓在自己家里供奉马皇后的牌位,说:“马皇后是菩萨转世,保佑我们平安。”
参考书籍:
1. 《明史·后妃传》(清·张廷玉等撰)
2. 《明太祖实录》(明·解缙等撰)
3. 《明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撰)
4. 《国榷》(明·谈迁撰)
5. 《明太祖宝训》(明·徐一夔等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