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1731年冬天,京师送出一封急报,直奔西北边陲。
信是从科布多送来的,上面只有八个字:“精锐尽失,将帅皆亡。”
这不是普通的战报。
那一年,清军在和通泊的战场上,吃了一次硬仗,仗没打赢,连带着把多年来积累的底气也打没了。
要说这事得从一桩意外讲起。
当时有个叫马尔萨的参赞大臣,是满洲正黄旗出身,家世不低,作战也算老练。
![]()
他随军出征时,带着随身御赐宝刀。
战败那天,他和几名亲兵被围困在山谷里,最后一刻,他把宝刀交给亲兵,低声说了一句:“带回去,不许丢。”
那把刀后来确实带回来了,可人没回来。
消息传到京师,雍正帝沉默了很久,最后只说了两个字:“可惜。”
这场仗叫“和通泊之战”,地点在准噶尔汗国西部边界的一个盐湖附近,现在在新疆和蒙古交界一带,地形复杂,气候凛冽。
清军这次出征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一举拔掉准噶尔这个长期在西北边疆搞不安定的“钉子户”。
![]()
之前不是没打过。
康熙年间,曾在昭莫多大败准噶尔,一度把他们打得抱头鼠窜。
那时候清军在西北的威望很高,八旗兵也还算能打。
但到了雍正这一代,情况变了。
清军这次派出去的部队,说是“野战部队”,其实已经不是那种能冲锋陷阵的兵了。
八旗兵虽然名义上是精锐,可很多人早就脱离实战太久。
![]()
真正能打的,反而是察哈尔和索伦这些少数民族骑兵,可他们数量有限,而且地形不熟。
准噶尔这边倒是准备得很周全。
指挥官是大策零敦多布,噶尔丹的侄子,年轻但不鲁莽。
他没有选择正面硬碰,而是利用和通泊附近的复杂地形设伏,引诱清军深入。
那地方白天气温能到零下二十多度,晚上更冷,风吹过来像刀子。
清军穿着皮甲,带着辎重,走得很慢。
![]()
结果就是,主力部队被切割包围,骑兵的机动力完全发挥不出来。
战斗持续了三天,最后一晚,傅尔丹下令突围。
可惜大部分人没冲出去。
副将军巴赛、查弼纳、参赞大臣达福都死在原地。
傅尔丹本人也在乱军中失踪,几天后尸体才被找到,身中三箭。
这场仗死了大约七千人,占了出征部队的大半。
![]()
问题不只是死了人,而是这批人里头,有的是清军最有经验的将领,有的是从京师直接调来的八旗亲军,他们的损失,等于把清廷的西北战略骨架直接砍掉了。
而且那会儿财政也不宽裕。
雍正刚推行“摊丁入亩”,整顿税制,国库负担本就重。
这场仗一打,后续的抚恤、军队重建、边防布置,全是钱。
有人后来估算过,光是补建这个失利带来的财政缺口,就花了将近七年。
更麻烦的是心理上的影响。
![]()
从康熙到雍正,清军在西北始终是主动方。
可这场败仗一出,朝廷上下突然变得谨慎起来。
雍正帝在之后的几年里,多次拒绝再组织西征。
他在一次军机会议上说得很明白:“兵事不可轻举。
非利,不动。”
这可不是简单的保守,而是实打实的畏战情绪。
将领不愿带兵出征,怕担责;士兵不愿远征苦寒之地,怕死;地方官也不愿配合征兵,怕惹事。
大家都觉得,再打一次,要是又输了,那可不是面子问题,而是边疆会彻底松动。
准噶尔当然不是傻子。
他们知道清廷短期内不敢再动,于是趁势扩张势力,拉拢喀尔喀蒙古,甚至对青海、西藏的局势也开始插手。
清廷为了应对,不得不在蒙古各部设驻军,光是后勤补给就忙得焦头烂额。
那会儿从京师往西北运输粮草,一趟来回得走六千里,中间还要穿越戈壁和雪山。
运输队一半人死在路上是常有的事。
所以这事拖了将近二十年。
直到乾隆上台,才找到机会翻盘。
乾隆用了个巧招——不是正面硬打,而是利用准噶尔内部的权力斗争。
特别是阿睦尔撒纳的叛乱,给了清军一个借口出兵。1755年开始,清军连续发动西征,最终在1759年彻底平定准噶尔。
可那时候,和通泊之战已经过去整整28年了。
那段时间里,清军一直在“恢复”和“重建”,直到乾隆中期,才重新恢复在西北的主动权。
那把马尔萨留下的佩刀,如今收藏在故宫武器库里,上面还有一块斑驳的血迹。
它是唯一从那场战役中完整带回来的军器。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把西北战场当成“轻松取胜”的地方。
参考资料: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61年。
戴逸,《乾隆帝及其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陈凤,《清代军制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编,《雍正朝满文奏折全译》,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年。
王家范,《中国通史纲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