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19日的火箭堪称联盟焦点,从清晨的阵容精简到深夜的重磅续约,24小时内两波操作直接敲定新赛季争冠蓝图。早上,他们才官宣连裁4人清障,到下午就说服了杜兰特降薪3000万留队。杜兰特也用5.982亿生涯总收入登顶NBA历史第一人的同时,亲手为火箭铺就冲冠路。
![]()
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
火箭的动作从清晨就拉开序幕,官方宣布裁掉弗农-凯里二世、里基-康瑟尔四世、泰瑞斯-亨特和卡梅伦-马修斯四名球员。这四人都拿着非保障训练营合同,本就是阵容边缘的"试用者",被裁后大概率前往火箭下属发展联盟球队里奥格兰德河谷毒蛇队待命 。
![]()
看似常规的裁员背后藏着深意:距离常规赛开打仅剩3天,火箭需要快速锁定核心轮换,将名额和薪资空间集中在能打硬仗的球员身上。这波操作如同"清理后备箱",为后续的重磅续约和阵容补强腾出了关键空间,也让球迷隐约察觉到:球队在为某笔大交易铺路。
![]()
果然,当晚就传来震撼联盟的消息:杜兰特与火箭达成2年9000万的提前续约协议,合同包含2027-28赛季的球员选项。要知道,按照劳资协议,他本有资格拿下2年1.2亿的顶薪合同,这一降薪直接少赚3000万。
![]()
早在被交易到火箭时,杜兰特就做好了金钱让步的准备。上赛季总决赛期间,火箭以杰伦·格林、5个未来次轮签等筹码换来这位巨星,当时就有消息称他愿为阵容灵活性牺牲薪资。如今续约落地,印证了他"夺冠优先于高薪"的决心:"我来这里是为了赢球,不是为了刷新工资单。"
这笔续约不仅关乎火箭冲冠,更让杜兰特创下历史纪录。算上现有合同剩余3年1.447亿,他的职业生涯总收入达到5.982亿美元,正式超越詹姆斯的5.839亿,成为NBA历史上赛场收入最高的球员 。
![]()
更难得的是,这份"历史第一薪"是在主动降薪后达成的。对比其他巨星对顶薪的执着,杜兰特的选择显得格外清醒——37岁的他早已不缺财富,比起多拿3000万,用降薪换一套能夺冠的阵容,才是对职业生涯的最好注解。
杜兰特的降薪堪称"双赢操作",直接为火箭解开薪资困局。据薪资专家Bobby Marks分析,新合同落地后,火箭新赛季薪资总额比第二奢侈税线低了8000万美元。这意味着球队既能全力续约伊森,又能在自由市场灵活补强,还不用触发严苛的奢侈税惩罚。
![]()
要知道,伊森的续约截止日期就在北京时间10月21日上午6点,这位上赛季场均12分6.4篮板1.7抢断的侧翼新星,此前因薪资空间问题迟迟未能敲定合同。如今杜兰特腾出的薪资空间,刚好能容下ESPN预测的"4年8000万"续约价,火箭的年轻核心班底得以保留 。
更关键的是,避开第二奢侈税线让火箭保留了操作灵活性。按照联盟规则,超过这条线的球队无法使用中产特例、不能打包交易球员,而火箭如今手握充足空间,完全能在赛季中期瞄准买断市场的实力派球员,补全阵容最后一块短板。
![]()
杜兰特敢降薪,底气源自无可撼动的赛场实力。上赛季在太阳,他62场比赛场均轰下26.6分6篮板4.2助攻,已经连续三个赛季达成"场均25分+50%投篮命中率+40%三分命中率"的神迹,这是NBA历史上最长的纪录 。
![]()
在历史得分榜上,他目前以30571分位列第八,只要本赛季再得990分,就能超越张伯伦和诺维茨基升至第六。更传奇的是,他在雷霆、篮网、太阳的队史场均得分都排第一,勇士队史也仅次于张伯伦,堪称"队史得分收割机"。这样的稳定性,正是火箭争冠最需要的"压舱石"。
从裁4人清障到杜兰特降薪续约,火箭24小时内完成了"阵容精简+核心锁定+薪资解套"的三连操作。如今的阵容堪称梦幻:杜兰特、小史密斯坐镇锋线,申京、卡佩拉撑起内线,阿门、霍勒迪、谢泼德掌控后场,再加上伊森等年轻力量,攻防均衡且深度充足。
![]()
唯一的悬念只剩伊森的续约能否在截止日前落地。若顺利留队,火箭将毫无短板;即便暂时搁置,作为受限制自由球员,火箭明年仍能匹配其他球队的报价。但无论如何,杜兰特的降薪已经给这支球队注入了最关键的信心——当一位历史级巨星愿意为冠军放弃高薪,这支球队的争冠决心已无需多言。
![]()
3天后常规赛就将开打,拿着"历史第一薪"却甘当"团队拼图"的杜兰特,将带领火箭开启冲冠征程。降薪3000万的牺牲,能换来职业生涯第四座总冠军吗?答案即将在赛场揭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