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武统台湾遇到难题?外媒:解放军武统台湾前,我们提前数周能看出

0
分享至

话说两岸的事儿,一直是国际上热议的话题,尤其是这几年,局势越来越紧绷。大家都盯着中国大陆会不会动用武力统一台湾,外媒也总爱分析这事儿。像美国前中情局分析师约翰·卡尔弗,就在2022年10月3日通过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发了一篇报告,直指如果解放军真要大举进攻台湾,外界其实能提前好几个月甚至数周就看出苗头。这不就给武统添了难题吗?因为准备工作没法完全藏着掖着,卫星、情报啥的都能捕捉到信号,给了对手反应的时间。

先说说卡尔弗这个人。他在中情局干了35年,专攻东亚安全和外交,从基层分析师干到高层,退休前负责评估中国大陆的军事和经济动向。2020年退休后,他没闲着,转战智库,继续发声。2025年3月31日,他加入布鲁金斯学会,当了非驻地高级研究员,还接受采访聊中国军队的事儿。他的观点挺接地气,不搞夸张预测,就基于历史和情报经验谈事儿。报告里他强调,中国大陆要打台湾,不会像小打小闹,得动用全国资源,这就藏不住。



报告的核心是那些战前信号。从早几个月开始,军工生产就得加码。弹药、导弹这些东西,平时产量够用就行,但真要打仗,得提前半年甚至更早猛增产能。工厂得三班倒,原材料运输量暴涨,能源消耗也跟着上去。外媒像台湾新闻就报道过,卫星能拍到新建仓库囤货,这些动静瞒不过情报系统。卡尔弗说,这不是一时兴起,得持续几个月,产量远超日常需求,明显是为大战储备。

部队内部调整也关键。解放军平时演习多,但临战前会暂停大规模训练,转而保养装备。飞机、坦克、舰艇得全面检修,确保拉出去就能用。资源有限,得集中到主战力量上。人事上,冻结调动,所有休假取消,服役期满的士兵延期退伍。这能稳住几十万部队规模,保证满员作战。卡尔弗分析,这步一般在行动前几个月启动,情报能从人员流动异常看出端倪。

思想动员也不能少。解放军几十年没打大仗,士兵适应战场压力是个问题。所以得加强内部教育,宣传战争残酷性,确保士气高涨。这些活动虽内部,但规模大,容易从媒体或情报泄露。



进入后期,空域管制就来了。为护航部队调动,空军会临时封锁特定区域,甚至全国范围。民航航班停飞,国际航线改道。私家飞机啥的也得停。卡尔弗提到,这种管制通知一发,就是大信号,表明军事优先。地面上,军事基地安保升级,海军港口禁民船进出,水域加强巡逻。关键基础设施如电站、通信枢纽、桥梁,得派部队保护,边境检查更严。海外基地像吉布提和塔吉克斯坦的,也会同步警戒。

最明显的在东南沿海,行动前几周焦点这儿。地方政府征用土地、港口,建临时营地,能容纳数十万部队和装备。帐篷、板房、水电设施快速搭起。周边禁区扩大,渔民出海受限,经济活动让路。舰艇集结,登陆舰、驱逐舰加上征用民船,港口锚地满满当当。后勤运输优先,铁路公路军列军车优先,民车限行。沿途补给站、维修点林立,后方基地堆满弹药、油料、粮食。



卡尔弗特别点出野战医院建设,像俄罗斯打乌克兰前那样。医院建在后方安全区,医护、药品、血浆到位。这明摆着预判伤亡大,准备充分。但这也暴露意图,外界能从建设动静判断。

这些信号加起来,让武统难有突然性。卡尔弗在报告里说,中国大陆没法实现战略惊喜,因为准备周期长,涉及面广。卫星侦察、情报网络能提前18到24个月察觉早期迹象,数周内确认后期动员。这给台湾和美国时间准备,增加干预可能。像新闻周刊2022年10月4日文章就说,这让北京投鼠忌器。

其实,外媒不止卡尔弗一人这么说。日本时报2022年10月18日也转载类似观点,指出北京有其他施压选项,不一定非武统。但如果真动手,信号太多,风险高。2024年6月5日,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报告谈中国可能对台湾“隔离”而不是全面入侵,训练迹象已现,但还是得提前准备,瞒不住。



总的说,武统台湾真有难题,外媒通过卡尔弗分析指出,解放军行动前数周能看出迹象。这让北京慎重,国际社会有时间应对。话说,谁也不想打仗,和平统一最好,但局势复杂,得看各方博弈。卡尔弗这类专家提供理性视角,避免盲目恐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混沌录
混沌录
闲云野鹤,一介书生罢了
7661文章数 374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