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那边,有个叫海基会的机构,出来一个人,叫吴丰山。
他对着大陆这边喊话,说是不是能把以前那个对话的机会,再捡起来?
不光是喊话,他还指明了一个时间点——1993年。
意思是要按照那时候的路子,继续往下走。
![]()
这话一出来,大陆这边的海协会,马上就有了回应。
负责人叫张志军。
他的话很直接,一点弯子都没绕。
想谈,不是不行。但谈话得有个根本。
这个根本,就是“九二共识”。
你不站到这个根本上来,那就没什么好谈的。
![]()
“可以谈,但要回到‘九二共识’这个基础上来。”
这事儿正说到这儿,台湾岛上另一个人,也表态了。
叫郑丽文。
她专门去拜访了马英九,出来以后对着所有人说,她本人坚持“九二共识”,也反对搞“台独”。
还说,两岸应该把制度化的沟通给恢复起来。
![]()
这几件事,看起来是三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说的话,其实都绕着一个东西在转——“九二共识”。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很简单,就是1992年的时候,大陆的海协会和台湾的海基会在香港商量事情,最后形成了一个双方都认的说法。这个说法的核心就一句话: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说白了,这就好比盖房子,这是打地基。地基打好了,房子是什么户型,几层高,用什么砖,那都是可以坐下来慢慢商量的事。可要是连地基都不认,那房子还怎么盖?大陆这边的意思,从始至终就这么明确。
吴丰山这次喊话,他背后是民进党。
而民进党,从他们上台开始,就从来不承认这个“九二共识”。
现在他们的人出来说想谈,却闭口不提这个最根本的地基问题。
这就让事情变得很奇怪。
你到底是真想盖房子,还是只是想做个想盖房子的样子给大家看?
![]()
所以张志军的回应才那么干脆——别绕弯子,先把地基认了!
这个条件不是今天才提的,而是一直就摆在那里的。
这不是大陆这边设的障碍,而是对话本来就该有的起点。
没有这个起点,跑道都不存在,还谈什么起跑?
就在民进党想把事情搅浑的时候,郑丽文的话就显得格外清楚。
她直接把“九二共识”这四个字摆在了台面上!
这一下,就等于在台湾内部,把问题挑明了。
![]()
她的话至少说明了两个情况。
第一,台湾岛上并不是只有民进党一种声音。有人是愿意承认这个对话基础的。
第二,岛内存在着一股力量,他们不希望两岸关系越来越僵,他们记得过去和平交流时候的样子。
![]()
郑丽文的表态,让民进党想说又不敢说的处境,变得更加明显。
民进党想对外放出信号——你看,我们是愿意和平的,是想对话的。
结果郑丽文直接站出来说——想对话,那就得认“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这等于直接扒下了民进党那层模糊的外衣。
把真正的矛盾点——要不要承认一个中国——直接亮了出来。
这就让大陆这边看得更清楚。
现在台湾岛上当权的人,嘴上说着要谈,行动上却一直在干相反的事。
不停地修改教科书,想让下一代台湾年轻人忘了自己的根。
花大价钱从美国买武器,摆出一副准备对抗到底的架势。
这些行动,哪一个像是真心想坐下来谈话的?
![]()
大陆这边根本不着急。
为什么要着急?
主动权一直都在自己手里。
你想谈,可以,拿出诚意来,回到共同的政治基础上。
你不想谈,继续搞对抗,那大陆就静静地看着你。
大陆有的是时间和耐心,去等一个真正合适的时机,去等一个真正有诚意的对话者。
郑丽文提到的马英九时期,很多人都还记得。
那时候,两岸就是因为都承认“九二共识”,才有了大规模的交流与合作。
经济上的往来多了,人们的生活也实实在在得到了好处。
这不是什么遥远的记忆,而是没过去几年的事实。
事实摆在眼前,对比很强烈。
吴丰山的喊话——张志军的回应——郑丽文的表态,这一连串的动作连起来看,就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
台海的局势,关键点不在于对话的门开没开。
门一直都没锁!
关键在于,台湾那边,谁来拿钥匙,用哪把钥匙来开门。
民进党拿着一把错的钥匙,试了半天,当然打不开。
郑丽文这次发声,就像是在提醒所有人,岛上还有拿着正确钥匙的人。
只是他们现在还没机会走到门前。
大陆要等的,就是这些人。
等岛内民意出现变化,等政治格局发生改变。
等到一个真正认同一个中国原则、真心想为两岸和平办实事的人或政党出现。
到那个时候,对话自然水到渠成。
现在?就继续看着。
看谁在真心铺路,谁在假意作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