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尼泊尔,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珠穆朗玛峰、雪山佛国,或者那些虔诚而宁静的眼睛。
但如果咱们把地图拉远一点,就会发现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特殊了。它的北边,是咱们强大的中国;而南边,则被另一个区域性大国印度三面包围。
作为一个国土面积不大,而且不靠海的 “陆锁国” ,尼泊尔就像被夹在两块巨大“三明治”中间的“馅料”。
![]()
几百年来,尼泊尔就像一个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小心翼翼地在中国和印度之间维持着脆弱的平衡。
然而,就在最近这些年,这个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小国,似乎下定了决心,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战略转向。
它不再满足于小心翼翼地维持现状,而是果断地选择向北,把更多的信任票投给了中国。
![]()
这个选择,不仅改变了尼泊尔自身的国运,也让它南边的“老大哥”印度,彻底坐不住了。
“亲密”又“窒息”的邻居
从文化、宗教到语言,尼泊尔和印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尼泊尔在经济上几乎完全依赖印度。
它的石油、天然气、生活用品,乃至对外贸易的唯一陆路通道,都牢牢掌握在印度手里。可以说,印度打个喷嚏,尼泊尔就得“感冒”。
这种关系,往好了说是“亲如兄弟”,但往现实了说,却是一种近乎“窒息”的控制。
![]()
印度一直把尼泊尔视为自己的后院和传统势力范围,时常会干涉其内部事务。这种不平等的地位,让尼泊尔人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
而彻底点燃这股情绪的,是发生在2015年的一件事。
那一年,尼泊尔颁布了新的宪法,这本是自己家的事,但印度方面却认为新宪法没有充分保障其南部边境马迪西人的权益,于是对尼泊尔实施了一场长达数月的“非正式封锁”。
![]()
这场封锁的后果是灾难性的。一时间,尼泊尔全国的燃油供应中断,物价飞涨,医院缺医少药,民众生活陷入巨大困境。
尼泊尔把国家命脉完全交到别人手里,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正是这次“窒息”的经历,让尼泊尔朝野上下形成了一个共识:必须寻找新的出路,实现外交和经济的多元化,不能再在一棵树上吊死。
既然南边的路走得这么憋屈,那么,把目光投向北方,就成了一个必然且急迫的选择。
![]()
向北看!
南边被堵死,北边就是生路。
从2016年开始,尼泊尔的“向北看”战略正式拉开大幕。时任总理奥利顶着巨大的压力访问中国,双方达成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
其中最核心的一项,就是《过境运输协定》。这个协定看起来只是几个字,但它的分量千钧。
紧接着,更大的合作接踵而至。
![]()
2017年,尼泊尔正式加入了中国的 “一带一路” 倡议。在这个宏伟的框架下,一系列之前想都不敢想的超级工程被提上了日程。
其中,最让世界瞩目的,无疑是连接中国西藏和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中尼铁路。
这条铁路需要穿越世界上地质条件最复杂的喜马拉雅山脉,其工程难度堪称“天路”,但它所承载的,是尼泊尔从一个 “陆锁国” 转型成为一个四通八达的 “陆联国” 的梦想。
![]()
除了铁路,中国的援助和投资还深入到了尼泊尔的方方面面比如,由中国援建的博克拉国际机场,已经成为尼泊尔的新国门 ;跨越喜马拉雅的光缆,让尼泊尔的互联网不再受制于人;还有水电站、公路、水泥厂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都在实实在在地改变着这个国家的面貌。
到了2019年,中尼关系更是直接升级为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进入2024年,新上任的尼泊尔总理更是打破了“先访印”的传统,将中国作为首访国家,并签署了包括《“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在内的多项重要文件,推动两国合作迈向了新的高峰。
尼泊尔,这次是铁了心要背靠中国,谋求新生。
“老大哥”不高兴了
眼看着自己后院的“小兄弟”跟北边的邻居越走越近,印度的心情可想而知,那是相当的复杂和焦虑。
![]()
印度国内的媒体和一些政客,开始充斥着各种“中国要把尼泊尔从印度身边夺走”的论调。
他们认为,尼泊尔的亲华举动,是对印度在南亚地区传统主导地位的直接挑战。
于是,一系列软硬兼施的“反制”措施也悄然展开。
在外交上,印度开始频繁向尼泊尔的政治派别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必须将印度的核心利益放在首位。印度媒体也时常炒作所谓的“反印宣传”,将尼泊尔政府与中国的正常合作,描绘成是对印度的背叛。
![]()
有时候,这种不满还会通过一些具体行动表现出来。比如,印度曾突然召回驻尼大使,或者取消高层互访,以此表达强烈的不满。
除了外交喊话,印度也试图在边境问题上做文章。例如,在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附近的里普列克山口地区,印度曾高调宣布开通一条具有战略意义的边境公路,直接引发了尼泊尔的强烈抗议,认为此举侵犯了其领土主权。
双方的口水仗一度让两国关系降到冰点。
![]()
当然,印度也明白一个道理:一味地强压,只会把尼泊尔推得更远。所以,胡萝卜也是要给的。
近年来,印度也加大了对尼泊尔的经济拉拢,比如承诺提供巨额援助,并签署了购买尼泊尔10000兆瓦电力的长期协议。
它既想维持自己“老大哥”的体面和控制力,又害怕因为手段过激,而彻底失去这个重要的邻国。
![]()
夹缝中生存
那么,尼泊尔的这一系列选择,真的只是简单地“抛弃印度、投靠中国”吗?如果我们站得更高一些,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小国在复杂的国际格局中,为了谋求自身最大利益而展现出的高度战略智慧。尼泊尔的核心目标,从来不是选边站队,而是战略平衡与发展自主。
一些地缘政治专家将尼泊尔的策略称为 “等距离外交” 或 “等近外交”。
![]()
简单来说,就是谁能给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谁能尊重我的主权和发展道路,我就跟谁走得更近。
过去,它没得选,只能依赖印度。现在,中国的崛起和 “一带一路” 倡议,为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充满机遇的“中国选项”。
清华大学的钱峰、复旦大学的张家栋等学者都曾分析指出,尼泊尔利用大国间的竞合关系,为自身创造发展空间,是一种务实且必然的选择。
![]()
选择与中国深度合作,尼泊尔得到的是什么?是通往世界的新通道,是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是摆脱对单一国家过度依赖后的经济安全感。
这对于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来说,都是无法拒绝的诱惑。
中国在与尼泊尔的交往中,始终坚持不干涉内政、平等相待的原则,支持尼泊尔自主选择发展道路 ,这种尊重更是赢得了尼泊尔的信任。
如今的尼泊尔,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它的面前,依然是一条充满挑战的平衡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